“膨胀”了近一年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本想在年末大放异彩,却突遭监管急刹车。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今年的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
品变相高息揽储,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重点加强对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杜绝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产品。”这是继9月30日紧急发布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后,银监会正式就叫停期限在1个月内的理财产品作出明确表态。
“现在距离年底不到四十天的时间,银监会此时叫停一个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噩耗。”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部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存贷比监管趋严,原本指望超短期理财产品‘赶考’,看来没戏了。”
短期理财大幅减少
“前两天行里已经收到了通知”。在近日银率网主办的银行评测报告发布活动上,多家银行的理财部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超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但还是可以购买一些滚动型理财产品,目前这方面的理财产品尚未被限制。”
有投资者担心,是否会从最短期限的理财产品“停”起,陆续叫停稍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比如三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比如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上海某支行人士收到该行内部转发的《关于2011年11月25日暂停销售部分理财产品的通知》,暂停销售部分1个月期、2个月期和3个月期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崔利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应该不会。对于限制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也只是想阻止银行在月末或者季末等重点时间点,发行几天期限有较高收益率的产品。”
时代周报记者从工行官网看到,该行目前最新推出的理财产品最短期限为31天。农行的官网上近日发售的理财产品都超过了1个月。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发现一个月期内的超短期产品大多已经改成30—40天的产品甚至更长期。不过,这部分的产品到期日设置在12月30日附近,且收益高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
例如,农行近日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投资期为41天,收益率达到5.8%,到期日为12月29日。中国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投资期为43天,到期日为12月30日,到期收益率4.7%。建行推出的一款乾元尊享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31天,到期日为12月26日,年化收益率为4.35%。
建行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想买更短期的产品,可以买日鑫月溢、日日鑫高等滚动型产品的信息,也就是开放式产品,可以随时赎回,不过年化收益率要稍微低一些。”
根据银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1月初至记者截稿时,1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315款,环比下降29.2%。10月份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6个月)发行1791款,环比下降13.3%,其中1个月以内产品发行601款,占全部理财产品的31.2%,环比下降27.0%。
“此次银监会叫停一个月期限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影响还是很致命的。”中行某支行副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相关数据显示,5-10月,在12004款新发银行理财产品中,1个月内期限的超短期产品有4443款,占比近四成。“一旦叫停政策全部落实,波及面很广”。
银行存款年关难过
为此,银行的应对之策,就是纷纷上调理财产品收益率。比如光大银行半年赢1号及2号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由4.6%和4.7%上调至5.0%和5.1%,上调幅度均为0.4个百分点;半年赢3号产品预期收益率由原来的5.0%上调至5.3%。还有银行打算归并同一系列的理财产品,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再比如工行的“灵通快线”。
临近岁末,银行本就资金紧张。此前存款失血严重,依赖短期理财产品“突击揽存”的银行,余下日子压力可想而知。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存款“失血”成为今年各家银行的巨大挑战。其中,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三季度存款规模负增长,“失血”规模共计3295.63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有4家,3家银行为城商行,国有行3家,分别是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其中,中行三季度末存贷比为76.7%,超过75%的监管水平。
这种存款失血问题并没有在10月好转。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存款下降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银行集体出现存款流失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受限制约了银行存款时点冲量。”高盛高华银行业分析师马宁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1个月内期限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达到顶峰,2040款银行理财产品中,有883款的期限在1个月之内,占比超过43%。7月份后,在银监会两次警示下,七八月超短期产品发行量和占比都有回落,但至9月份冲击第三季度末存贷比的时点又遇反弹,当月发行801款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比升至37.31%。
“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方向是对的。理财产品短期化说明商业银行大多还在走粗放型经营的老路。”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央行6次上调准备金率,流动性趋紧。多数银行的存贷比已经达到或接近75%的监管上限。今年3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存款零增长。若存款继续流失,银行存贷比达标压力将越来越沉重;而叫停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后,银行揽储的难度和成本将增加。”
华夏银行某支行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抱怨,尽管已经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各样的存款送礼活动,在剩下不到40天的时间,想要完成既定的存款指标已是不可能,这个年关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