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海啸以来,“去杠杆”(deleverage)已经成为一个财经流行词,同时也令不少投资者受累。随着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冲破7%的水平,市场担忧欧美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加剧,11月上旬香港恒指曾在一日之内骤跌千点,便是明证。
但是凡事总有两面性。正在如火如荼的去杠杆化,或许会给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更佳机会。
要理解这一问题,不妨先看看去杠杆化是怎么回事。所谓去杠杆化,简单理解便是减少公司的负债。对银行来说,负债的减少,意味着自有资本权益占总资产比重增加。不论是美国的次贷,还是欧洲主权债券,最后都与银行账本上的自有资本金息息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毒债”可作为银行或机构间相借贷的抵押品——当这些抵押品减值时,融资方便要赶紧“补仓”,要么增加抵押品数量,要么补现金。银行体系本身的自有权益极有限,当这些抵押品市值暴跌,便会引发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
当年无人料及与美国主权评级相当的两房债券会沦为没有市值的抵押品。但自美债前车之鉴后,投资者对欧债担忧更甚。美国很聪明也很霸道,不顾他人反对,先是更改会计准则,允许银行不再以“市值计价”来确定“毒债”在账上的价值,再由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给银行“补仓”。欧洲人没有这么霸道,10月底的欧洲峰会要求银行在明年6月30日前提升资本金比率至9%。政客还要求银行家从“民间”融资,充实自有资本,以抵消欧债价值下跌的影响。
欧盟的号召,银行家肯定会遵守——看看欧洲银行家们如何响应萨科齐所谓“自愿”减值希腊债券的经过便知道,欧洲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会比美国更彻底——这意味着大量欧洲资金可能从其他市场回流欧洲本土。
在中国香港,欧美机构占信贷市场相当比重,在证券市场上尤其如此,超过半壁江山。由于香港没有资本出入境限制,这些机构可以在一天之内将巨额资金调出市场。在今年大部分时间里,与欧债不沾边的香港股市总回报远远落后于美欧市场,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去杠杆化因素。近期,在港的外资银行开始收紧信贷,取消了优惠的HIBOR浮息房贷利率,都是不太妙的信号。
但如果中国政府及中资金融机构能充分利用当前的时机,填补欧美机构去杠杆化留下的空白,或许目前恰恰正是人民币进入亚洲市场、开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机会。这种机会可以通过中资机构增加在当地市场的信贷及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来实现。
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重点是贸易支付手段。欧美去杠杆化意味着可能给海外贸易商的授信减少。已经有欧洲的贸易代表抱怨说,近期从银行获得授信开始难上加难,现金取款更是仅限在数千欧元以内。
而中国应该鼓励自己的金融机构增加在各个主要市场上的曝光,除并购外,还应允许中资机构有更大的人民币授信空间及灵活度,鼓励它们扩大在各个市场上的人民币业务量,增加以人民币贷款给当地进口商。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促进了中国的出口,同时又促进了中资金融机构在当地的业务发展,壮大中资金融机构的实力,推动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允许香港进一步发展人民币资产管理业务,推动人民币投资产品的创新,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关注人民币投资产品,增加对于人民币的需求。这种需求未必都与汇率相关,但同样也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遗憾的是,决策层似乎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并无清晰的发展思路。某些学者与官员仍在纠结于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冲击。担忧者提及人民币国际化会引发对冲基金赌人民币升值,但近期,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多次出现贬值,受热捧的点心债收益率也蹿升近一倍——担忧者又抛出了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阴谋论。
风险无疑要重视,但正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所说,在洗澡盆里永远不会淹死,但也永远学不会游泳。理性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更有必要。长远来看,由升值预期占主导的因素将会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退居二线。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11月中旬接受采访时说:“(港币贬值的)最差的情形已经过去,人民币最大的升值已过去了……”
陈家强的判断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需另谋驱动力?如果说真有这种驱动力,当下欧美的去杠杆化可能算得上一个。
其实给中国货币决策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机可能真的并不多,因为欧美货币不会永远弱势,而从欧元区不愿接受中国带有条件的援助便可看到,欧美也绝不会轻易给人民币挑战其货币霸权的机会。
(作者系香港金融业从业员、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