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 IPO调查

华西证券今年IPO首单:华录百纳负债率高华策54%

2011年11月28日09:30
来源: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IPO实验室研究员 杨庆婉/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新版《红楼梦》曾备受观众诟病,如今该电视剧的投资发行方华录百纳即将冲关创业板。

  这家在电视剧制作及发行领域排名第五的公司,盈利能力较弱,各项财报指标不敌同行(300133.SZ)。

  今年

以来,保荐方华西证券仅承销一单定增项目,华录百纳打破了其投行IPO的“0”记录。

  行业份额只占1.61%

  对于熟知新版《红楼梦》的人来说,未必了解其背后的制作公司。2011年,《媳妇的美好时代》获第28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这是华录百纳的得意之作,为其贡献了四个“飞天奖”奖项。

  华录百纳主营电视剧制作,电影占比不大。2008年至今年1-6月,这四个报告期的电视剧数量分别为3、3、7、3部,电影数量为0、3、2、1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部电视剧首先要取得《制作许可证》,但关键还要获得《发行许可证》,否则即使拍摄完成也不能发行。有关统计显示,2010年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最多的前5名制作机构分别是中央电视台、华策影视、、海润影视和华录百纳。其中,中央电视台以17部产量位居榜首,华录百纳拥有7部排在第5位,其他三家公司产量均为9部。

  从招股书中发现,即使是行业排名第一的电视剧制作机构,电视剧产量(部数)也仅占全国的3.90%。2008-2010年,华录百纳的产量(部数)在行业占比分别为0.6%、0.75%、1.61%。在这种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明显优势企业较少的情况下,虽然华录百纳的市场份额在逐年递增,但仍不敌华策影视。

  华策影视在2010年的电视剧产量占比2.06%,是华录百纳的强劲竞争对手,与其业务模式也最为接近。

  “一般电视剧在开拍之后,会有预售过程,先与意向电视台沟通,提供片花给他们参考,接着是签订协议,拍摄完毕获得发行许可证之后再提供母带。”华策影视证券代表对本报记者介绍,“前期需要收集或编写剧本,所以企划和发行部门尤为重要,90多名员工主要集中于这两个部门。”

  对比发现,华录百纳团队设置似乎并不合理,42人的团队中占比最多的是行政财务类,有16人,而制作管理和发行销售方面的分别只有11个和9个。

  不过,华录百纳在招股书中称,2012年之前拟投资制作的电视剧剧目有20部,已落实相关导演和编剧情况。即使其前期企划人员不足,电视剧的储备也比较充足,不会出现“无剧可拍”的情况。

  资产负债率高企

  “电视剧从开机到发行通常需要18个月或两年时间,前期立项和拍摄是投资阶段,回款需等到与电视台签约,这时会给付50%,开播再给30%,播完之后给剩下的20%。”

  制作和发行周期长,导致这类公司需要大量营运资金,应收账款比重大。据招股书,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华录百纳应收账款分别为5830万元、8187万元和894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高达69.48%、73.49%和40.63%。

  从运营情况来看,华录百纳资产负债率高企,相比同行存在较高的偿债风险。过去三年和2011年上半年,华录百纳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12%、78.73%、68.47%和61.47%。而近三年,华策影视的资产负债率仅为32.5%、24.52%和1.91%,如果不考虑华策影视2010年上市融资后的资产负债率,单就2008和2009年的情况也比华录百纳好许多。

  再比较偿债能力,近三年华录百纳流动比率分别为1.85、2.39、2.8,速动比率分别为1.1、1.36、1.92。而华策影视流动比率对应是3.04、4.02、51.07,速动比率对应1.84、3.19、47.62。

  相比之下,华录百纳偿债能力要弱许多,不过从华策影视上市后2010年财务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也许上市后使用募集资金补充营运资金,华录百纳的账单也会变得好看。

  尚理、睿信投资携手入股

  上海私募大佬李振宁现身华录百纳股东名单,并且与尚理投资不约而同地入股华录百纳和豫金刚石

  华录百纳7名股东中,除了控股方华录文化持有40%股权外,就只有尚理投资和睿信投资是法人股东,李振宁即睿信投资董事长。

  2008年9月,华录百纳增加注册资本,同处上海的尚理投资和睿信投资分别出资125万元。发行前,两者分别持股450万股,占比10%,为华录百纳第三大股东。

  有趣的是,同样在2008年9月,尚理投资和睿信投资又同时看上了另一家公司豫金刚石,以每股3.8元的增资价格分别认购了850万股、550万股,持股比例7.46%、4.82%。豫金刚石在2010年3月26日上市,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尚理投资和睿信投资仍持有3.29%和2.63%的股权比例。

  承销商华西证券毕其功于一役

  距离2011年结束还有1个月零5天,这一年华西证券并不好过,其投行部门至今只保荐了一单项目,即凯恩股份的非公开增发,而在最为挣钱的IPO承销业务上差点颗粒无收。

  华录百纳是华西证券今年的第一单IPO项目,也可能是唯一一单,拟公开发行1500万股,将2.52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影视业务营运资金。如果华录百纳顺利过会,华西证券才能有一笔不菲的承销费用落袋。

  2004年,胡关金带领一批国信旧部转战华西,当年华西证券获得了承销保荐资格,投行队伍不断壮大,曾经风及一时。

  可惜2005年因实际控制人张良宾的股权转让未获证监会批准,后来连承销保荐资格也被取消,胡关金也于2009年1月离开。

  之后保荐资格失而复得,但华西证券的投行业绩始终没有明显起色。去年,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排名显示,在2010年股票及债券主承销家数排名榜上,华西证券仅做成1单,排名倒数第一。

  今年,华西证券高层又遭遇人事变动,3位副总裁葛旋、李巍巍、陈杰明和2位部门总经理先后离职,高层只剩下负责投行业务的总裁杨炯洋。

  作为今年唯一的IPO项目,华录百纳对华西证券来说尤为重要,是投行首发项目“0”的突破。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