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央行降准 启动货币扩张新周期

2011年12月01日11:01
来源:经济观察网
  中国央行11月30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在连续12次上调准备金率后的首次下降。根据当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情况测算,估计能够释放近4000亿元资金。这是在10月放松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放行“小微”企业贷款后的延续动作,共同指向了货币宽松的政策方向。

  由于美国延至2013年的低利率政策已经封杀了中国降息的空间,本次降准实际上标志了货币政策的明确转向,并且暗示了日趋严峻的实体经济衰退隐忧。由于央行政策一般具有单向和持续的特点,本次调降准备金率提前于市场预期,不应被理解为短期内的政策微调,而是启动了应对中期经济发展的货币扩张周期。

  首先,国内外通胀压力已经明显下降,并且预计能够持续。国内通胀水平连续4个月下降,11月和12月通胀水平可能会继续降低至4-5%之间。在今年较高的基数效应和内需疲软的情况下,未来两年都可能保持较低通胀压力。国内农产品和国际大宗商品等已经出现下行趋势,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明显下降。

  其次,实体经济衰退堪忧,“保增长”已经上升为政策重点。当前实体经济下滑趋势形成并有加速迹象,硬着陆风险不容小觑。近期,信贷紧缩和资金高成本已经重创企业活力,房地产调控显著压低众多行业发展预期,欧债危机动荡难消持续紧缩欧美市场需求,内需增长较慢无法弥补增长缺口,经济冷却程度超出市场先前预期。

  再次,“十二五”规划亟待启动和加速。2011年虽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但在紧缩调控下却进展不大。随着近期众多产业规划的密集出台,2012年政府势必加紧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充足的资金供给不可或缺。

  另外,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和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要求货币供应主动增长以弥补缺口。在国内外经济实力此消彼长和汇率升值影响下,我国贸易顺差呈现中长期的下降趋势,国际热钱也受迫于欧债危机而出现回流,双重影响下外汇占款出现明显下降。在货币被动投放减少的情况下,客观上需要增加主动货币投放以稳定货币供应。

  最后,货币量化宽松有可能呈现全球竞赛,放松货币是国际形势所迫。从目前欧债危机的救助进程看,欧元区难以在短期内清算欠账并且彻底解决财政联盟的难题,欧央行长期保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较大的可能性。11月30日晚,美联储还携手英央行、欧央行、日本央行等五央行,下调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0.5%,并将互换协议延长至2013年2月1日。在未来货币泛滥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无法独善其身保持紧缩或者适中的货币政策,放松货币供应是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选择。

  但是,本次降准启动的量化宽松预计不会重演2008年漫灌式的极度宽松,很可能会加强前瞻性、适度性和方向性,在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改革进程上加大货币支持力度,而在前期调控的领域继续保持紧缩。

  (刘峰: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风险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