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政策·监管

郭树清“满月” 真正的三把火还未祭出

2011年12月02日09:31
来源:理财一周报 作者:林奇

  11月28日,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正好一个月时,深交所出台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意见征求稿。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是郭树清“烧的又一把火”。

  加上此前的强制分红新政、严把发行审核制度,这一个月来,郭树清的一言一行,都成为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新政旋风吹向分红

  过去一个月,郭树清本人两次公开亮相都没有谈及证监会的工作,而是延续了他本人的一贯风格,对自己长期关注的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自郭树清上任一个月以来,证监会密集推出一系列新政,媒体普遍将其解读为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即烧向了不给投资者回报的“铁公鸡”上市公司。

  分红问题是证券市场的老大难。A股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分红率一直不高,特别是缺少现金分红,因此被讥讽为“铁公鸡”。郭树清上任后不久,证监会就宣布将通过四项举措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包括要求上市公司树立牢固的分红意识,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以及要求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

  11月9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解答四大市场热点问题时强调,证监会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

  证监会表示:“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

  接下来第二项举措是综合推进创业板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尚福林担任证监会主席时期的主旋律,而郭树清的新政事实上是对这一主旋律的继承和强化。过去两年,证监会的市场化改革在创业板的推出和运行中得以集中体现,而解决创业板存在的问题也在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据细心人士统计,分红新政消息一出,11月9日后披露IPO招股书的5家公司,均在申报稿中的“重大事项提示”栏对分红政策作了特别强调的说明。

  尽管这一政策得到投资者的普遍好评,但也遭到诸多市场人士的质疑,焦点集中在“监管层是否有权力强制干扰公司正常的经营战略”。

  降低新股估值带来希望

  郭树清的第二把火则烧向了把关不严的IPO。

  近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推进债市制度规范及监管审核统一、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启动创业板非公开发债工作、继续严打内幕交易、在国务院部署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在频频陷入“融资市”、“圈钱市”、“造假市”的质疑之后,A股公司在回报投资者方面能否有所改善,成为检验新一届证监会执行力的“试金石”。

  11月18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其新浪微博称:“郭主席第二把火烧起来了: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1月18日下午表示,下一步,将多管齐下,加大发行审核制度改革力度,改变目前高市盈率的局面。评:从根本上改变A股高价圈钱的顽疾!可以有效改变让投资者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困局,这才是长期性根本利好!”

  “市场化的方向令人鼓舞,但大家盼股市上涨的心却更加迫切,人们不禁要问,在中国的独特国情下,市场化是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良药吗?能改变跌跌不休的现状吗?我个人认为,从私募基金这几年的发展之路看,市场化不是短期就能奏效的兴奋剂,而是推动行业发展、壮大的十全大补汤。”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玲11月30日对理财一周报表示。

  李大霄表示,IPO普遍高出老股一两倍甚至数倍的价格,甚至平均数十上百倍的PE,判断偏高并不需要更多的争论。从一级市场制造的泡沫源源不断地输入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投资人要想赚钱只能互相倾轧,这是投资者不赚钱的根本原因,因为投资者从一开始买就被赚钱了。只有真正消减IPO发行泡沫,投资者买股票才有希望赚钱。

  “IPO的定价问题是平衡的关键,定价决定偏向,偏向融资方就用尽量高的定价和宽松的发行条件,让上市公司以更少的股份换取更多的资金;偏向投资方,就应该以尽量低的价格和尽可能苛刻的发行条件发行,让上市公司以尽量多的股份换取尽量少的资本,让投资者可获取的投资价值更高。两者的平衡原则就是趋于合理准确定价。”李大霄认为。

  完善退市制度待考

  在郭树清连烧几把火后,11月28日,深交所出台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意见征求稿。

  深交所表示,根据监管实践并借鉴海外市场经验,拟增加两个反映公司规范运作情况和市场效率的退市条件,以丰富创业板退市标准体系。包括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以及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的创业板公司。即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收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即1元)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另外,深交所还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不支持通过“借壳”恢复上市;实施“退市整理期”制度,设立“退市整理板”;明确退市公司去向安排。

  事实上,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但一直以来,退市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是中国股市的最大弊端之一。有数据显示,自2001年初“第一版”退市标准实施以来,直至今天,A股退市公司总计仅有不到60家,大约占目前A股挂牌公司总数的2.6%。

  在海外,公司退市是一种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美国纳斯达克每年大约有8%的公司退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为6%;英国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约12%,每年超过200家公司由该市场退市。而在中国,近10年来的年均退市率为1%;最近5年来,我国已经没有公司从A股退市。

  形同虚设的A股退市制度究竟症结何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现行A股退市制度的致命弱点在于退市标准单一,而且易于人为操纵,“现行A股退市制度唯一可以量化的标准是‘连续三年半亏损’就退市,这一退市标准很容易借助‘报表重组’来规避。”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11月29日在其新浪微博上称,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普遍被认为是重大进步,垃圾企业终于要清扫了,但照章实施并不容易。创业板的两个退市制度,公开谴责及成交价连续低于面值,就前者而言,企业可以公关化险为夷;就后者而言,目前创业板处于高市盈区间,若要满足退市条件,多数创业板个股须二三十个跌停板才行,近乎形同虚设。

  不过,李大霄对理财一周报记者表示,千万不要以现在的股价体系来判断未来,2009年最高120倍市盈率,2010年最高80倍市盈率,2011年最高60倍市盈率,现在是40倍市盈率,而现在只是200多家创业板公司,以后远不是这个数量级。而谴责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谴责一次,上市公司的寿命立即缩短1/3。

  “退市制度一直有,现在是改进。市场预期是快速退市,岂料深交所却搞了个比主板还严格的退市制度。完全是开倒车,圈内朋友都不看好。据身边搞过港股的圈内朋友说,香港主要是从成交活跃度和信息披露的真假决定退市与否,具体没有深入了解。个人以为在中国这种会计作假是惯例的情况下,财务上的标准难以让上市公司快速退市。” 湖北金源投资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谢峰11月29日对理财一周报记者表示。

  真正的三把火还未祭出

  至于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是否为郭树清上任三把火,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些政策多是尚福林时期即已在准备的,现在判断是不是三把火还为时太早。

  明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高峰11月29日对理财一周报记者表示,“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都是猜的。”

  “这些都是尚福林的遗产,只不过对外发布正好是郭树清上台后不久。郭树清的思路还在形成中,肯定是有三把火的,只是现在还未亮出来。现在市场就是在政策预期放松和政策实际兑现中纠结,在此期间存量资金在预期有变化的结构产业中切换而已。房地产调控的继续(李克强发话确认)和在减速的GDP增长中调结构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格局。”谢峰表示。

  市场人士中也不乏乐观派。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创业板退市新政充分反映创业板公司的特点,退市条件比较严格,加强了动态监管力度,引进了优胜劣汰机制,增强了投机行为的风险,有助于改善绩劣股投机气氛,增加绩差上市公司危机意识,这是对困扰市场的根本性问题的触及,对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有帮助。

  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玲11月30日对理财一周报记者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初期其实就是个试点,管制成分比较多,因为怕普通大众受伤害,所以有诸多保护,严审批,少退出,因此才有了所谓的壳资源,才有了股市如赌场的说法。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这种现象开始逐渐改变。如果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奏响了市场化的前奏的话,目前分红制度和退市制度的陆续推出则让人看到了监管部门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无论如何,每一位投资者都希望中国资本市场能够真正拥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