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消费

交行营业厅里卖保险 中英人寿5万四年理财成3万

2011年12月03日09:30
来源:齐鲁网
经过代签的保险合同
经过代签的保险合同
至今不知去向的“神秘”500元
至今不知去向的“神秘”500元

  济南市民彭广芳女士跟交通银行(601328)打交道10多年了,每次提起交行,总是强调它是“国家银行”、“很信任”,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就在这家她如此熟悉和信任的银行,本想办理普通业务的5万元积蓄,结果,钱是

“存”进去了,没想到,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一路下跌,最低的时候,仅剩下两万余元。

  存款变买“金芒果”中英人寿业务员变“交行员工”卖保险

  2007年7月份,彭女士手头有5万元的积蓄到期,一直在交通银行办理工资、储蓄业务的她,本着对交行一直以来的信任和好感,便想把这钱存到离家很近的交通银行济南分行舜玉支行去。恰好这时,一直相熟、“就像亲闺女”一样的交行舜玉支行理财经理王妍给彭女士打来了电话,称她那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让彭女士快来了解一下。

  彭女士跟王妍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了,对这个交行的经理,她的个人印象还很不错。于是,她便带着5万元积蓄来到了交行舜玉支行营业厅。一进门,王妍便很热情地给彭女士介绍了这款“非常好”的保险产品。

  听到“保险”二字,彭女士心里还是很警惕的,她明确表示,自己不买保险,因为彭女士和老伴,当时的年龄已不适合购买保险了。(目前我国超过60岁的老人可购买的险种数量很少,而且限制较多编者注).

  “没关系,您不是有个儿子吗,您可以给他买。”对彭女士情况很清楚的王妍随即建议。

  但彭女士还是明确表示,她不买保险,她的儿子也不需要任何保险。

  看到彭女士如此坚决,王妍随即向彭女士解释,这并非“买”保险,而是买一份理财产品,免费送一份保险。听到不是买保险,彭女士的态度有所松动。这时,旁边的一名何姓女士开始宣传这种理财产品的好处。

  “涨得可厉害了,一个月就能涨100%多。”“有个工厂的老板,看到我们这个产品好,给全厂的职工都买了,一下就买了1000多份。”

  听到如此高的销售量和这样“骄人”的业绩,彭女士有所心动,但此时,她心里还是范起了嘀咕,因为这位介绍理财产品的女士,她从来都没有见过。

  彭女士便向王妍询问何女士在哪里办公,没想到王妍含糊回答“在别的地方”,就是不解释这名叫何琪的女士,是否为交行的员工,具体职责是什么。但本着对交行的信任,王阿姨还是放下了大部分的戒备,准备签字购买这份“非常好”的理财产品。

  但此时问题又来了,保险受益人是彭女士的儿子,需要他的亲笔签名合同方能生效。彭女士的儿子在北京,不方便回来签字,王妍和何琪便说,让彭女士替他签字,“您替他签就行,没事儿。”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保险人大于18周岁,必需要被保险人签字才能生效。如果客户由此提出退保,要退全额不能扣费的。彭女士并不清楚这些条款,但如果是保险从业人员,这些条款必须熟记于心,并有责任告知当事人。

  彭女士此时还想再看看这款名为“金芒果”理财产品的相关介绍材料,但何琪却推说没带在身上。这时王妍在一旁说“保证没错”,彭女士这才放下心来,签了合同。

  然而直到签合同,彭女士也认为,她买的,是“很信任”的交通银行的理财产品,保险只是附赠的,而何琪,也是交通银行的一名员工。

  保险公司经理称“随便走法律程序” 4年理财损钱又伤心

  签完合同接到收据和《投资账户报告书》的时候,彭女士傻了眼,怎么变成了和“中英人寿”签的合同、而且投资金额怎么成了49500呢?这时,王妍才向彭女士解释,这实际上是中英人寿公司的一个产品,交行是代理银行。不过,当看到合同上也有交行的签字时,彭女士想,交行,总不能骗人了吧。只是她不明白,扣去的500块钱到底去了哪里,直到现在,交行和中英人寿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告诉彭女士。

  

  王妍也对彭女士说,以后有任何关于产品的问题,都可以找她或者何琪。但事实上,在随后不长时间里,王妍便调离了交行舜玉支行,彭女士只能转而联系她并不熟悉的何琪。而在接过彭女士两三次电话之后,何琪便再也不接她的电话了。

  “突然就断线了。”彭女士说,“我不停地打,她期间接过一两次,以后再看到是我的电话,就怎么也不接了。”

  在仅有的几次询问中,中英人寿的人始终告知,彭女士的投资理财处于亏损状态,最低谷时仅剩两万多一点。

  记者查看了彭女士所签的保险合同,发现所谓的“买理财送保险”其实就是一个产品,是中英人寿推出的一款名为“金芒果B型”的投资连结保险,与基金较为类似。

  之后经过业内朋友的提醒,彭女士和老伴梁先生才觉得可能是“上当”了。他们随即联系了交通银行舜玉支行,但对方告知,王妍已经调离,这件事和他们“没有关系”。彭女士感到很难接受,“这是在交行办的业务,我是出于对交行的信任才签的字,就算后来看到是中英人寿的产品,我也安慰自己,说有交行的签字,肯定不会骗人的,想不到这么多年的信任,换来这么个结果。”几次联系王妍,交行不是说她结婚、就是说她生子,不方便出面。

  几经周折,彭女士最终联系上了王妍,她最初答应帮忙协调解决,但在之后的日子里,始终没得到明确答复的彭女士和老伴再联系王妍,她却说“你们就像待亲闺女一样待我,怎么两下里都逼我呢。”

  “她都要哭了,我自然不好为难她,可我们的问题总得要解决啊。”彭女士的老伴梁先生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

  不得已他们只好直接联系中英人寿保险公司,询问他们自己的账户究竟还有多少钱,保险公司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透露具体金额,只说赔了。

  “那个李经理(中英人寿经理编者注),一开始态度很好,说他们很有诚意,但我说要退保赔偿,他一会儿说正亏损,不划算,一会儿说11月底,接着,就在同一个电话里改成年前,又说12月找个节点,变来变去,让我们怎么相信!”梁先生对保险公司的态度很不满。

  今年11月初的时候,中英人寿的这位李经理曾到彭女士和老伴的家,承诺给出答复,在梁先生的一再要求下,才给出了5个工作日的期限承诺;但5个工作日后,李经理又推到11月20日给答复,而直到20日,两位老人没有收到过任何答复和反馈。

  就在11月22日,梁先生联系这位中英人寿的李经理,他的态度却相当强硬,回答说,你们都签字了,要走法律程序你们就走,随便吧!

  交行承认代理保险承诺施压保险公司中英人寿称未收到交行意见

  就在11月23日上午,记者随彭女士来到了交通银行济南分行舜玉支行,之前跟彭女士接触过的许喆行长在得知记者身份后,明确表示不能接受记者采访,如果彭女士要谈,只能自己和他进VIP室单独协商。

  

  许行长多次向彭女士表示,他们一定会给保险公司施压,让他们尽快解决此事,并称保险公司已经承诺,会赔偿彭女士的全部损失,但具体时间,他称保险公司还没给出答复,他也无法给出一个大体的期限,只能尽快。

  彭女士反复表明自己的态度,她已经无法相信“尽快”这两个字,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表示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她才能安心,并且就在前几天,中英人寿承诺23日上午会派领导和“负责人”到她家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保险公司的人联系他。

  此时许行长得到了保险公司的回复,称下午会派人到彭女士家里,并承诺,产品是银行“代理的”,彭女士也是在交行办的这个业务,他一定会负责到底。

  下午,中英人寿的一名“客服专员”惠翠来到彭女士家,但令他们失望的是,这名专员表示,她是来“表达诚意”和“了解问题”的,现在并不能给出具体解决办法。

  而且这名客服专员在到来之前,也反复向梁先生强调,希望不要有媒体记者在场,而在她到来之后,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她均以个人不能接受采访为由,回避过去。

  这名客服专员反复对梁先生说,“不会再拖了。”梁先生无奈反问,“这么说你们之前是拖着了?”她却只是笑而不答。

  “我是给您吃个定心丸,肯定会给您解决,但我们还要汇报总部,给您争取,具体赔多少,需要由总部来决定。”

  “这样我怎么能定心?”梁先生很生气,“而且保险公司早就了解问题了,为什么一拨拨,总是换人来了解,而不解决呢?这不就是拖着吗?”

  对于记者上午和彭女士一起向银行提出的要求,许行长曾当着记者的面打电话给相关人员,要求他们立即转达给保险公司,但当梁先生问起中英人寿的客服专员,这些要求她是否都已经清楚时,该专员却回答,“没有得到银行有关于此的任何信息”。

  而一直让两位老人耿耿于怀的是,保险公司曾“教唆”他们做出“代签”这一违规行为。对此,客服专员称,彭女士的儿子事后已经补签了一份授权书,并亲笔签名,这件事从程序上已经合法合规,不需要再追究了。

  有关这份授权书,无论是彭女士还是梁先生,事先都没有对记者展示过,是两位老人忘了吗?事后记者再追问老人此事时,梁先生却是茫然不知,等记者对老人解释了刚刚客服专员的话,老人颇有些激动地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授权书,我儿子没有签过任何这样的东西,从始至终就只有办理的时候那一份签名。”

  而彭女士也说,自己的儿子很少回家,而且对这些保险理财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如果儿子看过这些文件,是不会随便同意他们购买的。

  “这些年为了这件事,来来回回折腾得我们身体也不好了,四年多了,我们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现在两个人的耳朵时常嗡嗡作响,耳背得很啊。”老人显得很无奈。

  老人询问中英人寿的客服专员,账户还剩多少钱?专员回答,还剩三万两千块左右,这与上午交行许行长回答的四万多又有了一万多元的出入。

  截止记者发稿时,此事终于有了新的进展:中英人寿已经同意归还梁先生的5万本金并按照银行五年定期存款的利息赔付两位老人的损失,公司也对此次事件对二人造成的诸多不便表示道歉;但目前,中英人寿济南分公司正在等待总公司批复的相关文件,彭女士暂未拿到赔款。

  据齐鲁网记者了解,继2010年11月银监会发布规定整顿银保产品销售之后,保监会、银监会今年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细则。《指引》重申保险公司人员不得派驻银行网点;投连险产品不得通过商业银行储蓄柜台销售。调整之处在于允许通过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等方式销售银保产品。

  记者也在此提醒广大网友,不论您是通过何种渠道购买的理财产品,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合同条款、潜在风险,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最好也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建议,毕竟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