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观致”探路 奇瑞打开另一扇门

2011年12月03日12:02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杨小林 耿慧丽

  奇瑞打开的另一扇合资大门,或将为奇瑞下一个10年的稳健盈利铺平道路。上周,奇瑞量子整车合资项目正式揭开面纱全新品牌QOROS观致发布,一家名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的企业也正式在上海挂牌。据悉,其规划年产15万辆整车、位于江苏常熟的全新工厂已正式开工建设,首款产品预计2013年投放市场。

  至此,悄然运作长达四年之久的奇瑞量子项目,终于以“奇瑞第一个整车合资项目”之名拔锚起航。与此同时,大概需要历时5年的战略转型中,尹同跃掌舵的奇瑞这艘大船已经行至深水区。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奇瑞-斯巴鲁和奇瑞-捷豹路虎也将在未来5年内从幕后走向前台。在坚持高举自主品牌旗帜10年后,奇瑞学会了向现实妥协。“如果算上政府补贴和出口,奇瑞今年盈利有望突破10亿元。”奇瑞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大幅削减管理费用和营销开支,停止了数款新车型的研发,加上产品线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奇瑞在高速发展中广受诟病的盈利能力问题,从今年开始将得到明显提升。

  另一种模式

  “观致”是奇瑞在2011转型年奏出的“最强音”,这个志在进军中高端市场的新品牌意味着奇瑞近两年借合资项目实现品牌提升计划正式起步。

  作为奇瑞第一个落地的整车合资项目,“奇瑞量子”早在2007年6月就完成项目签约,彼时奇瑞正准备迎来第一个百万辆新车下线,自主品牌事业可谓“如日中天”,以至于克莱斯勒和菲亚特争抢着与其合资合作。

  不过因种种机缘巧合,奇瑞此前尝试的多个整车合资合作项目都相继夭折,唯独只有奇瑞量子历经四年波折方才开花结果,且由于合资方以色列集团旗下的美国量子公司并非汽车行业出身,这让奇瑞量子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整车合资项目,而“观致”在运作模式上也显得特立独行。“定位国际化视野、产品达到国际水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品位上追求雅致风格,力争在中国与欧美市场都具有领先地位”,这是奇瑞常务副总、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郭谦对这个全新品牌的描述。

  为此,“观致”从研发、制造和经营管理的诸多环节,都力求打造一支全面国际化的团队。其中,观致汽车副董事长石清仁 (Volker Stein-wascher)曾担任北美大众汽车执行副总裁及德国大众汽车高层领导;观致汽车首席设计师则是由前宝马MINI设计总监何歌特(Gert Hilde-brand)担任。

  在零部件配套方面,“观致”也刻意与国内大多数本土品牌“划清界限”,其95%的供应商都来自世界顶级供应商。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了发动机会采用奇瑞与意大利AVL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外,其余零部件都将重新招标,建立独立于奇瑞且标准更高的供应商体系。

  2013年,观致将推出首款车,这款定位为中级车的产品将同步在中国与西欧市场投放。正式投产后的两年内,观致计划推出3款新车,在首款三厢中级轿车之后,还将投放两厢车与SUV产品。在电动车方面,观致汽车也有所准备,以参与外方股东以色列集团在电动车领域的全球战略。

  由于采用全新的运作模式并招募了一支全面国际化的团队,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好奇瑞的这次品牌高端化努力,但观致品牌高昂的投入、核心技术的缺失以及奇瑞战略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仍是让部分人士对观致未来的市场前景心存疑虑。

  新合资时代

  “在合作的中外方没有核心技术与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从零起步打造一个全球知名品牌,难度很大,更何况资金需求也很大。即便有再强的资金实力,也拼不过那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汽车企业积累的技术与品牌积淀。”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对此,郭谦并不讳言,他坦言,“观致”的确没有独特的核心技术,品牌也是从头起步,但通过国际化的团队,吸纳全球优秀资源,可以通过集成创新的方式成功。

  更重要的是,在奇瑞两度冲击中高端市场均无功而返的情况下,“观致”及其独一无二的运作模式,可能成为奇瑞在中高端市场实现“翻盘”的另一条路径。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克莱斯勒陷入财务困境,以及掌门人尹同跃在合资菲亚特的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奇瑞“贴牌”克莱斯勒和合资菲亚特这两个国际合作项目到现在也都应该开花结果。但现实没有假设,奇瑞最终还是与上述两家跨国车企擦肩而过。

  这其中除了全球金融危机等客观因素影响全球汽车格局外,也与奇瑞坚持要求控股合资公司和掌握经营主导权的“强势”姿态有关。“奇瑞合资的大门从来都是对外敞开的,但任何形式的合资合作,都必须以奇瑞为主导,这是奇瑞对外合作的底线,我们不可能抗战了多年,又转过头去当伪军。”尹同跃说。

  因此,无论是在与克莱斯勒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还是在与菲亚特签署的合资备忘录中,在合资公司生产奇瑞自主品牌轿车均被写进了“合同条款”中。而在代工克莱斯勒项目中,不影响奇瑞公司自主品牌所有产品自由进入欧美市场,同样被视作奇瑞合作的底线。

  据悉,在与奇瑞达成合资意向之初,菲亚特已经同意由奇瑞代工旗下高端品牌阿尔法·罗密欧的部分产品。而当时对合资项目成竹在胸的尹同跃则进一步提出,要由奇瑞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下一代新产品的开发,而不是代工上一代“过时的产品”。这也是奇瑞与菲亚特难以达成合资协议的重要原因。

  五年突围战

  由于正值奇瑞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奇瑞近期推进的一系列整车合资项目备受外界瞩目。

  继奇瑞量子项目后,奇瑞又将迎来新一轮合资潮富士重工旗下的斯巴鲁以及来自英国的老牌汽车品牌捷豹路虎,都希望借道与奇瑞合资,以更加本地化的姿态挺进中国市场。最新消息显示,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报批已近尾声,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谈判也渐趋深入。

  国内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钟师认为,奇瑞在小型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品牌和技术提升却遭遇了现实瓶颈,“在国内市场和出口方面已经夯实基础的奇瑞,显然希望依托与知名跨国车企的进一步合资,来实现品牌国际化诉求以及形象的提升”。

  实际上,奇瑞高层早在2009年前就意识到品牌和技术将成为制约奇瑞中长期发展的两大瓶颈。于是,从两年前开始,奇瑞发布了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瑞麒品牌,并宣布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即从追求销量和规模扩张,到追求品质和盈利提升。

  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奇瑞自去年开始优化产品结构,大幅削减管理和营销费用,并不惜停止数款新产品的研发。

  “在被停止上马的多款新产品中,有一款代号为B23的自主跑车,公司模具都找人开发完了,但最后仍然决定暂时将这款新车的量产计划雪藏起来。”负责奇瑞产品规划的一位人士日前向记者透露,为了确保新产品投放市场成功,奇瑞赋予销售部门对即将上马的新产品行使“一票否决权”。

  来自奇瑞内部的消息称,为了尽可能摊薄新车研发成本,在2013年之前奇瑞不会上马全新车型平台,而大多数改款或换代车型,都将基于现有平台基础上打造。例如,今年推向市场的两款新车旗云E5和瑞麒G3,都是基于老款奇瑞A5技术平台打造,此举将把奇瑞现有车型平台资源发挥到极致。“2013年奇瑞品牌全系产品将陆续迎来换代,届时也将是奇瑞5年战略调整期的收官之年”,奇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13年以后的奇瑞能否实现品牌和技术的升级,关键要看奇瑞在这5年调整期内能否把内功练好,在梳理好多品牌架构的同时,也陆续发力合资项目。

  ADFHOST3248="https://bc.ifeng.com";ADFCID3248=1234;ADFBID3248=3248;ADFUSER3248="https://bc.ifeng.com/c?d=ifeng-4&i=z1234,227126,3248,7492&k=&p=0&v=634761064&wl=&rf=(null)&u=";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