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鄂尔多斯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欲打造成草原硅谷

2011年12月05日09:2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李国鹏

  在鄂尔多斯的产业转型版图中,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西部“数据中心”一直是鄂尔多斯人的梦想。

  但本报记者采访期间从各方获知,该产业的发展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尚存在诸多问题。

  依托资源发展“云计算”产业

  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 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作为国内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城市。此举标志着我国的云计算开始在国家主导下,从概念走向应用层面。

  众所周知,云计算的应用离不开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高度消耗电能。调查显示,相关企业每年在用电成本上的花费往往大于当年硬件设备的投资额。此外,数据中心机房的降温还需要大量水源,很多地区因水电资源的短缺而影响发展云计算。

  在此背景下,鄂尔多斯顺势而为。

  2009年6月,阿里巴巴首席架构师、阿里云总裁王坚一行来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考察,该区一些领导在接见中首次提出在鄂尔多斯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思路。 10月27日,东胜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了云计算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及土地开发具体事宜,并于2011年确定了“草原硅谷”云计算产业园区土地一级开发商。

  至此,一个占地10平方公里、定位于云计算时代的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据管理产业及云计算平台的云计算园区规划便横空出世。

  2011年7月20日,中兴能源鄂尔多斯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在东胜区云计算产业园区内奠基启动。

  据云计算产业园区负责人提供给本报记者的资料,目前,中兴能源全资子公司鄂尔多斯市云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本地注册。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完成,总投资3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0亿元,目前项目场平及地勘工作完成,计划2012年4月投入运营。

  2011年 9月9日,世纪互联鄂尔多斯超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项目在东胜区云计算产业园区内奠基开工。

  “鄂尔多斯市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项目建设用场地场平工作完成。于2011年11月1日完成基建开槽验收工作,鄂尔多斯数据中心所需的集装箱已在广东佛山进行实验性运营,首期安排40个集装箱的生产计划。 ”云计算产业园区负责人提供给本报记者的资料中说。“除了上述两家已动工企业外,还有浪潮集团、金蝶、用友、北京双州科技、鄂尔多斯鼎联数码等企业已与我们签定了合作协议。 ” 11月10日下午,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马迎春对本报记者说,“另有华为、腾讯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正在就入驻事宜做进一步调研。 ”

  马迎春介绍,鄂尔多斯市政府已经将云计算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与能源重化工、装备制造业并列为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

  “在鄂尔多斯发展云计算产业,可以得到优厚的政策支持。我们将为企业直接供电,甚至将来可为云计算产业建设自备电厂,可以将发电成本控制在一毛七到两毛之间,再加上上网的费用和税金,最终电价可以控制在两毛八分钱左右。 ”马迎春对本报记者表示,“北京的工业电价约为这一价格的两倍,上海约为三倍。 ”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实现多电源供电、近距离传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马迎春强调,“现在是用资源来换取未来产业发展的优势,通过云计算信息由"西煤东送"、"西气东输"变为"西数东送"。 ”

  “硅谷梦”能否成真?

  鄂尔多斯市常务副市长李世镕曾对外宣称,鄂尔多斯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该地区打造成辐射西北、服务全国的信息产业示范园,通过网络传送数据信息替代煤炭运输和电力输送、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模式。

  “云计算有三个环节(IAAS、PAAS、SAAS):基础云阶段、平台云阶段、服务云阶段。我们这搞的是基础云这一块。其背后的东西是耗电,要消耗能源。 ”在马迎春看来,信息服务业的创新模式,就是把信息服务像水电一样送入千家万户。

  除了试点5城市外,呼和浩特、广州、重庆、廊坊、烟台、深圳等十几个城市均提出搞云计算。显然,竞争已然开始。那么,鄂尔多斯如何来成就这一产业模式?

  “鄂尔多斯搞的是差异化,具体是在基础层面,数据中心、集群基地”。马迎春说,“我们有发展的基础,相对于国内数据中心能耗水平PUE值为2.5,在鄂尔多斯建设数据中心能耗指标PUE值可降至1.4以下。 ”

  在他看来,鄂尔多斯有能源、土地、区位、发展、地理、气候、直供电、应用8个优势来发展IDC产业。此外,马还表示,“鄂尔多斯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构造运动和地震条件;无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记录,也非国家政治、军事重点地区,具备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的地理优势”

  能源、土地、发展、直供电优势不用赘述。马迎春强调,“应用优势体现在"数字东胜"、"数字城管"早已家喻户晓,东胜区成为在全国首家将市民卡与移动支付相融合的城市。每年信息化投入不低于上一年财政收入的2%,以保障信息化的长效发展。 ”

  尽管如此,外界对于这个土路泥泞、刚刚破土动工的云计算产业园还是满腹疑虑。

  “鄂尔多斯本身就没有IT产业,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又有大型IT企业的入驻,这样,大量的人才需求就变成了首要问题。”IT业资深人士李梁表示出质疑,“鄂尔多斯本地根本没有这样的人才,那么就得靠从外地引进,有多少人愿意去、能否符合企业要求、是否能留住,等等都是问题。 ”

  云计算是一个远程服务的产业,但是当地市场狭小,购买能力有限。在李梁看来,“虽然电价、土地都很便宜,但是运营的费用和远程消耗的成本加起来就是大本钱,这一点政府该不会不清楚吧? ”

  对此,马迎春并不认可。 “人才不是问题,政府这方面的政策很优厚。 ”他说,“因为不属于高精尖类,可融合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需要外围的力量,用行政力量、企业力量(可解决)”。

  对于业内质疑的带宽问题,马迎春说,“政府已投资12亿元,在年内完成鄂尔多斯至北京、上海、广州的三条光纤网络建设,解决带宽问题。 ”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