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入世十年特别报道:开放的红利

入世贸易战:与贸易保护主义周旋 中国越来越专业

2011年12月05日11:44
来源:新华网
692起 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92起
692起 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92起

  反倾销 连续16年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

  反补贴 连续5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足够残酷;这是一条走向强大的必经之途,虽荆棘满布。

  商务部数据显示,入世以来,我国共遭 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9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510起,反补贴调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中国已连续16年(1995-20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2006-20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国。

  十年间,如此密集的贸易摩擦让很多企业、国人困惑与忧虑。不过,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看来,摩擦与贸易相伴而生,不搞贸易就永远不会有贸易摩擦,如同不参加110米栏就永远不会有刘翔与罗伯斯的碰撞一样。对于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等要以平常心视之,“要习惯于打官司”。

  如何学习、接受进而熟练地运用WTO争端机制进行自我保护与主动回击,这是一个忐忑的初学者到越来越坦然而专业的参与者的漫长成长史。

  在入世前六年的“蜜月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纠纷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过3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业务总监龚柏华认为,“和为贵”是这一阶段中国的入世心理主旋律。但是“蜜月期”一过纷争便纷至沓来:2007年有关中国作为当事方的案件占WTO全年案件将近四成;2009年更是被戏称为“中国在WTO争端解决中的崛起年”当年WTO新发生案件半数涉及中国,超越美国、欧盟。

  一定程度上,学者们把2007年中国首次单独就美国“双反”措施发起WTO争端解决视为阶段性的转折,从心态上趋于理性,从行动上更加坚定。

  有“WTO之父”美誉的美国学者杰克逊说:“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专业,中国在WTO争端解决案件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的确,对贸易规则的掌握让中国有了更多博弈的机会和实力,不过这艘年轻的“航母”还刚刚扬帆,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等战斗远未停息,甚至更加复杂多变。在这场马拉松中,如何提高参与规则谈判的能力和水平,使中国从一个被动的规则接受者和执行者晋升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一个长久的命题。(焦立坤)

  美对华贸易制裁最大案后遗症犹存

  反倾销壁垒下的艰难转型

  提起2009年那场“飞来横祸”,在江苏常宝钢管(以下简称常宝)工作数年的李一(化名)至今还心有余悸。“公司震动很大,根本没想到会吃到这种国际官司,当然现在想想这是情理中的”。

  李一说的正是中国输美油井管“双反”案,涉案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国对华贸易制裁最大的案件,也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第一起针对中国的“双反”案,引起中美两国政商界关注。

  律师费付出千万元

  时光回溯到2009年4月8日,当中国的钢管商们热情地忙着订单,大洋彼岸的美国,匹兹堡美国钢铁公司、Maverick管材公司在内的7家石油管材生产商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一起,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针对中国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当时美国经济深陷金融危机漩涡。20天后,美国商务部对此立案。

  李一回忆说,当时公司海外生意一片红火,2008年公司外贸收入占总收入的三成多,其中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超过80%。在遇到“双反”大棒之前堪称出口美国的黄金时代,油井管销量旺盛,价格又高,是利润最厚的一块。“我们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大,自认为不存在倾销行为”。

  从未经历过这种险关的常宝,高价聘请了两家知名律事务所,包括号称美国四大律所之一的美迈斯律师事务所。不过事实证明,即便配备如此豪华的律师阵容,付出上千万元的律师费,也没有在这场对垒中占到上风。

  说明书的小瑕疵被无限放大

  李一介绍说,确定抗辩的身份后,公司根据美国方面发来的调查提纲紧锣密鼓地准备材料。通宵达旦准备了两三个月,厚厚的材料堆满屋子,“如果装大皮箱的话,估计得五六个大箱子”。

  大约在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派来了实地核查组,一组负责反补贴调查,另一组负责反倾销调查。“刚开始他们给的反馈真的很好,但是结果出人意料。”他回忆说,当时反补贴的现场调查很顺利,毕竟常宝是民营企业,最后美国商务部裁定的结果还可以接受,但是反倾销调查却没有那么幸运。

  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是这样的。2009年11月5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步裁定,对中国油井管征收最高99.14%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其中常宝和天津钢管“幸运地”获得了差别税率,分别为0和36.53%。但是2010年4月9日宣布终裁结果时,美国商务部把最高的99.14%税率扣给了常宝及部分中国出口商,如此大的反差令常宝陷入困顿与低落。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常宝的遭遇只是缘于一个小细节“被揪住不放”。内部人士解释说,国内的说明书很简单,原材料供应方给出的说明书和常宝最终给客户的不完全一样,结果被质疑。“如果要抓小辫子,肯定能抓得住啊。”李一叹息,这场“战役”让我们真正见识了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

  困境下的转型之道

  有关数据表明,2008年美国共进口价值约27亿美元的油井管,但自2009年二季度美国发起“双反”调查,中国对美国这一产品的出口额迅速缩减至约11亿美元。并且“后遗症”还在蔓延。

  跟很多受牵连的同行一样,常宝调整了外销策略,向非洲、中东以及新兴市场转移,慢慢地走出了低谷。李一告诉记者,现在常宝依然在努力抗争,去年就反倾销终裁结果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

  以天津钢管为首的一些企业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到美国开厂去。今年10月3日,天津钢管集团投资10亿美元的新钢厂在得克萨斯州科帕斯市动工,堪称制造业领域中国企业在美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我国最大的无缝管生产企业首次到海外建厂。在业内看来,此举规避重税的意味浓厚。

  而实力稍弱的民营钢管厂则在重压下步履维艰。据了解,目前无锡另外一家小型民营钢管企业正在清理库存和设备,员工从顶峰时的300多人裁至20多人。当年民营钢管厂的带头大哥无锡西姆莱斯受到的影响更大。该公司2007年12月登陆纽交所,发行价8.5美元,但是截至2011年11月21日,已经缩水至0.4美元。由于该公司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今年8月已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

  “常宝”们的遭遇只是钢铁业近些年来的缩影,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入世”十年来,我国遭受的钢铁产品(不含制品)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总计50起,其中保障措施案件7起、反倾销案件31起,双反案12起。(记者 焦立坤)

  作者:焦立坤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