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因债务危机而一度经济停滞的拉美国家中,巴西却因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而一跃成为“金砖四国”之一,引起世界的瞩目。
如何跳出传统的研究思路,完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解构的方法,全面解析巴西成长的轨迹及其背后的动因,《赤道之南:巴西的新兴与光芒》应是这种努力和尝试的成果之一。
作 者 之 所 以 取 名 为 《 赤 道 之南》,并非在于巴西的国土大部分处于赤道的南部,而在于巴西歌手兼作曲家希科.步阿尔克所著流行歌曲《赤道以南无罪恶》的广泛传唱,在于这个“歌名已经成了一个简短的格言。
《赤道以南无罪恶》的广泛传播,既表达了巴西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体现出他们对未来的理想和愿望。在作者对巴西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等的解读中,更体现了巴西人所具有的乐观、和谐的性格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在巴西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地得到了展示,如广为人知的巴西足球、桑巴和狂欢节,也促进了巴西的发展和崛起。
丰富的资源是赋予巴西发展的天然禀赋,足球、桑巴和狂欢是巴西社会的人文条件,两者及之外的诸多因素构成了巴西成长的重要条件。在作者颇具吸引力的描述和解读中,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环境成为了巴西崛起和新兴的关键要素。
作者并没有直接归纳和总结巴西成长的规律、路径。在作者的观察和阐述中,巴西的成长不只是上天眷顾的结果,而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经济社会政治变革、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作者单独在第六章“工业巨人,农业超人”集中展示了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背后的轨迹。而事实上,巴西之所以成为“金砖”国家,仅此两项是远远不够的。
在巴西崛起之外,作者还以观察者的视野,把巴西社会中的种种问题、矛盾作了分析和解读。如所谓的种族天堂其实远非天堂,种族的差别乃至歧视随时隐现,天堂的距离仍很遥远;法律的威严受到挑战,社会潜规则被广泛接受、认同,影响着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正如前面所述,此书并非学术性的著作,没有翔实的资料和数据,没有严密的逻辑论证,没有规范性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对巴西的成长轨迹作科学、系统的归纳,从内容上看似乎有着天然的缺陷。不过,作为一本游记式、体验性、观察性的著作,此书让读者能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到巴西社会的全貌,体会巴西社会及其成长的原因尤其是巴西未来成长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喜欢阅读的人、喜欢奇闻异事的人、对经济社会发展感兴趣的人、对国别做比较研究的人,此书值得一读。
作者:特约书评人 谌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