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大集团须破解自主慢性病

2011年12月16日08:1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志杰
  国有大集团的弊病正是容易习惯性地“被政治化”,这于自主发展是致命的慢性病。

  在“内资车企走到生死存亡关头”等崩溃论的风声鹤唳中,自主品牌发展再次成为当前汽车业最紧迫的命题。最近听到的最强音是来自东风集团,提出了“向旗下合资企业导入"双飞燕"自主品牌”的设想,东风称已和外方取得一定共识。这一设想,无疑是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的得意亮点,成为大集团“自主化”的一种战略思维突破。

  当前“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渐成潮流,但对其争论从未停息。有汽车业权威协会的主持者,更直指“这是胡扯”,可见即使在政策制定参与者层面,“合资自主品牌”也并未形成共识。在东风提出的“大自主乘用车战略”中,最受争议的也是将合资自主品牌列为一大层次,以此壮大自主品牌的销量规模。但东风总经理朱福寿也明确指出,“合资自主品牌不会成为主流,因为外资品牌不可能从战略上去推动合资自主的发展。”

  向合资公司导入本土品牌的构想,因此是一次有震撼力的逆向思维突破。之所以称之为“逆向思维”,是因为众所周知,虽然部分国内汽车大集团和国际巨头同样位列全球500强,但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仍相差甚远,即使在合资公司发展自有品牌中,理所当然仍要由外方提供技术支持。政策制定者对“合资自主品牌”的初衷是,迫使外方不要一味将合资公司作为组装厂。因此是对国产化战略的提升,或是对大众思维中“市场换技术”的修补,尽管实际上不存在这一政策提法。

  向合资公司导入本土品牌,则需要本土车企更加有实力,能够向合资公司输入技术和产品。因此不管这一做法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市场成功,对于本土大集团来说,至少是一种更为勇敢和有责任的做法。

  实际上,在合资公司中发展中国汽车品牌,也已经早有先例。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就将本土的五菱品牌做成微客老大。郑州日产也展开了东风和日产的双品牌运作。在长安PSA的新合资项目中,也一开始提出会导入长安品牌。这被视为“后合资时代”的标志。

  但如果这一切只是停留于合同之中,或者最终成为走过场,那于自主品牌的发展仍毫无意义。最根本的出路仍是,本土车企仍树立起技术和产品优势,才能真正主导合资合作关系,而这也才是“后合资时代”的标志。

  应该注意到,在汽车业的开放发展时期,最早发展自主品牌的是新兴地方国企或民营车企,它们受市场力量推动从无到有,初步构筑起自主品牌阵营。而大集团因为大举推行合资,日子过舒服了,真正自家的事却有所耽搁。所以接下来的自主品牌发展,还要看大集团如何“做强做大。”

  国有大集团的弊病正是容易习惯性地“被政治化”,这于自主发展是致命的慢性病。在企业体制一时间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借助合资公司平台发展自主品牌,或构筑更加有活力的新平台,不失为好的选择。如奇瑞选择和国际非汽车企业合作,构建观致汽车这个全新和干净的平台,聚合人才发展中国品牌和拓展国际市场,或将会上演“一张白纸好画画”的好戏。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