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RQFII启航 为庞大离岸人民币提供境内投资渠道

2011年12月23日15: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23日电(记者 潘清 桑彤)备受关注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获重大进展22日多家内地基金公司证实,其香港子公司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首批RQFII试点机构。

  据悉,待其额度申请获得外汇管理机构的申请后,上述机构将在香港发行相关产品,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内地资本市场。这也意味着借助RQFII这一机制,中国内地开始为日渐庞大的离岸人民币提供境内投资渠道。

  位于香港中环的一座写字楼里,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港交所为邻。这里的30多位工作人员一直在为即将展开的RQFII业务忙碌。作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3年前的嘉实国际资产管理已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证券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及提供资产管理三张牌照,目前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2.8亿美元。

  “香港投资人一直期待着RQFII。”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蔡美德女士告诉记者。

  蔡美德援引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数字说,截至2011年10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高达6185亿元,较15个月前增长六倍。“香港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为0.6%,持有人民币的香港投资者希望投资内地的股市和债市,以赚取较具吸引力的回报。”蔡美德说。

  蔡美德的判断有着充分依据。过去3年,中国内地债券市场规模以年均逾15%的速度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总存量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债券市场的两成。而经历了持续调整之后,A股市场估值水平回落至历史最低水平,其吸引力也正在逐步显现。

  按照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发布的相关试点办法,香港募集的RQFII产品首批规模约为200亿元人民币,投资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的资金不超过募集规模的20%,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包括各类债券及固定收益类基金不少于募集规模的80%。

  根据嘉实基金提供的数据,其旗下一只类似结构的基金产品过去3年的平均回报为7.13%。对于盘踞于香港的逾6000亿元人民币而言,这一收益水平无疑具备相当的吸引力。

  事实上,所有出现在RQFII试点名单中的相关机构,都对这一业务态度积极。据了解,南方基金的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公司已上报一只偏债型产品,海富通、华安等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也已经或计划上报类似公募基金产品。

  除了扩展业务范围,RQFII还被本土资产管理机构视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良机。海富通基金公司总经理田仁灿表示,RQFII业务资格的获批,符合海富通自2003年成立开始就设定的长远目标,即成为一家“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资产类别专业管理人”。

  尽管首批香港募集RQFII产品规模仅为200亿元人民币,但这并不妨碍各方人士对这一新机制寄予厚望。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要“逐步扩大港澳地区投资沪深股市的实际规模,特别是投资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规模,促进双边的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香港金融业界人士预计,在未来1至2年时间里,RQFII的规模有望猛增至500亿至100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离岸人民币提供境内投资渠道的同时,RQFII还承担着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吸引人民币回流的重要载体。

  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要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需坚持“两条腿”走路,即积极建立人民币在海外循环和回流两种机制。从这个角度而言,借助RQFII开启畅通有效的回流机制,无疑会成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作者:潘清 桑彤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