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 聚焦江苏交科院IPO > 江苏交科院IPO最新

苏交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011年12月25日17:21

  和中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始终以“为交通事业持续贡献新技术、新产品”为使命,秉承“关注客户、发展员工、崇尚合作、鼓励创新、重视绩效”的核心价值观,朝着“成为国内一流工程咨询公司”的目标阔步前行。苏

交科今年7月已通过国家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顺利过会,行进在抢滩创业板的道路之上。

  与改革开放一起前行

  谁也无法想象,如今风光无限的苏交科,当年还经历了从吃“皇粮”到纳税人的巨大落差。1978年,“苏交科”的前身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成立,当时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的全民事业单位。这个与改革开放同期出现的科研机构,在好长时间里就像中国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一样主要是完成上级指派的科研任务。2000年,当江苏省全面启动省属应用类科研院所改制时,在所有参与改制的26家院所中,江苏交科院是选择转制为国有企业的两家院所之一,目的就是希望继续享受国字号的“铁饭碗”。但到了2002年,苏交科面临着改制的巨大压力。

  当时,很多员工并不很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在的有着“铁饭碗”之称的国有事业单位改制为股份制,成为由职工持股的纯粹的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会带来什么风险?但当时经营层认为:“一个企业要保持在前端,必须确定目标,变革能力要足够强、变革速度要足够快。”因此,经营层将突破口定位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苏交科改制为企业后仅仅一年,就四处寻找国际顶尖咨询公司为企业把脉。2004年,苏交科聘请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制定了企业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聘请国际知名人力资源公司梳理了企业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方法和步骤。最终苏交科通过文化诊断和全体员工的讨论,明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如果说2002年的那场改制还让不少人对丢掉“铁饭碗”耿耿于怀,那么2008年当企业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则顺风顺水。2009年5月31日,时任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现任江苏省省长的李学勇专程来调研科技体制改革,对该院将科研成果形成技术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的做法以及为交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该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以相关实验室为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感到振奋。

  打造一流研发团队

  一流的研发团队才能打造一流的高端技术平台。科研,一直是苏交科的核心竞争力。

  自建院开始,尤其在改制后凭借灵活的用人机制,苏交科吸引了道路、桥梁、结构工程等一大批各方面人才。在苏交科建立的一套科研与业绩挂钩、科研与市场挂钩的良好机制下,优秀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转化为市场份额,进而会为企业和科研人员带来直接利益。苏交科的员工们说:“科研做得好的,没有吃亏的。”

  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载体里,直接的反映是苏交科员工个人素质的提升和人数的增加。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苏交科的人员编制仅为120人,如今已有员工1700余人。其中,中高级人才超过30%,形成了一支包括“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百名优秀工程师培养对象、“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等高层次人才在内、专业配置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队伍。2003年1月,江苏交科院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多次荣获交通部“科技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被授予“江苏省创新型企业”称号,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列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011年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

  科技是造就人才的最大舞台,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已经深深融入苏交科发展的血脉之中。

  紧跟国际技术前沿

  2009年11月初,由苏交科承办的2009国际橡胶沥青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国际橡胶沥青权威会议,参会国家、人数都创下历史新高。

  一直以来,我国沥青混合料设计主要采用马歇尔法,但随着近些年交通量的激增和超重载交通的不断出现,马歇尔设计方法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完全满足马歇尔设计指标的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美国在沥青路面技术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相似的问题,为此,美国耗资1.5亿美元,在1993年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简称Superpave)。在看好这项技术在国内应用前景的情况下,苏交科在国内率先购买了全套的Superpave试验设备,开始了Superpave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通过大量工程实践,苏交科形成了Superpave沥青路面原材料选择与评价、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等丰硕的成果。迄今已参与了全国10个省(区、市)共3400余公里Superpave的技术服务,为该项技术在中国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再创新作出了贡献。

  面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状况,2010年,苏交科研制出了与国内气候条件、道路环境相适应的柔性沥青。它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路面结构增强,抵抗车辆荷载车辙变形。柔性沥青里面设置了压力传感器、ASG应变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与路面的设备相通,能够及时反映路面状况,如果路面出现损坏,数据中心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里出了问题。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经比较成熟,未来将在全省进行推广,道路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0年左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苏交科经过多年的磨砺,已从当初一个省级机关下属科研事业单位,迅速成长为一个主营咨询业务承接额超10亿元的股份制企业。面对巨大的业绩和荣誉,苏交科经营层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带领他们的团队,秉承产业报国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书写新的华章。(孙金龙 江红)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