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 聚焦江苏交科院IPO > 江苏交科院IPO最新

苏交科:砥砺奋进谋创新 科学发展铸辉煌

2011年12月25日17:23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春华秋实蓄后劲,扬帆击水意高远。

  这是一个立率先之志、谋创新之策的企业,这是一支敢为人先、勇于挑战的科技团队,这是一群致力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斗在江苏“两个率先”征程上的开拓先锋!

  放眼“十二五”,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江苏省

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 力,秉持科学发展的胆略,永葆创优争先的锐气,构筑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新优势。

  机制变革,在管理创新中解放生产力

  阅览眼前的这一册30多年的发展史,每一页都饱蘸着矢志变革的激情与追求。

  迎着拂面而来的改革开放新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简称苏交科)成立于1978年,当时为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的全民事业单位;襟怀新世纪的豪情,2002年8月这家全民事业单位在全国交通系统省级科研院所系统中的第一家,一步转为全部由员工持股的科技型民营企业——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追求更高标杆,为配合上市需要,2008年9月整体变更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机制体制之变,刷新的是角色身份,递进的是发展理念与管理创新。一路走来的苏交科,其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创先争优,核心动力是解放思想——只有在思想上永不满足、永不僵化,发展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滞,才能以思想的解放引领企业的新发展。解放需要勇气,解放考量本领,解放创造效益,解放赢得生产力,这已经凝炼为广大干部员工的鲜明共识。

  行胜于言,共识的背后则是在化机遇为挑战的行动。面对一次次如此巨大的体制变革,整个苏交科及每个员工都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刚刚改制后的一段时期内,曾经有部分员工对改制后的环境感到不适应,甚至出现一度员工流失率较高的现象,但这些都没有褪淡该院改革创新的本色,更没有阻挡锐意创新的步伐。把困难当作压力,将挑战化作压力,苏交科抢抓改制后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科学布局,精耕细作,迅速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则未雨绸缪,着力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管理新机制。2004年,苏交科做出石破天惊之举:高价聘请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制定了企业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聘请国际知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梳理了企业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方法和步骤。改制后的苏交科始终将“关注客户”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理解客户的观点,恪守对客户的承诺,推崇为客户创造价值。苏交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对客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了解,取决于对客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建立了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实施了全员绩效考核及员工发展晋级制度。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了员工培训体系,为员工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不仅为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导航仪”,而且为苏交科建立全新的企业管理体系浇铸了“地基”。为打造既赢得市场又立足科技前沿的专业化、职业化团队,苏交科积极推行技术岗位资格认定工作。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岗位模型,使岗位认定有标准、有依据,使员工发展有途径、有手段,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长久持续。为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苏交科还在现有绩效考核基础上推出员工长期激励计划,充分激发员工创新热情,使创新与员工的利益相结合,使创新与企业的绩效相结合,使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将员工利益更紧密地与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协调统一发展。多策并举,握指成拳,创新渗透到企业的一个个环节,创新催生出一步步前进,创新赢取了一笔笔佳绩。

  厚积先发的创新,擦亮苏交科的品牌——如今现已发展成为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为龙头,以规划、设计、咨询、检测评估、项目管理等为核心的科技服务型企业。业务领域从改制前的公路行业科研、设计、试验检测等发展到目前覆盖公路、市政、水工、城市轨道、铁路和建筑、环评等行业,形成了以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科研、试验检测、质量管理咨询、工程总承包及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为核心业务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最新统计显示,业务区域覆盖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连续五年入围ENR/建筑时报评出的“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2010年位列第37位。

  人才兴企,在制度创新中焕发战斗力

  科技立企,人才兴企,对于一个以技术先进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说,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主旨。而苏交科发展的昨天与今天已然生动诠释出这样的启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两者统一,相辅相成,必将创造更为精彩的明天。多年来,苏交科领导层已经理性认识到,科学发展无止境,科技创新不停步,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努力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互动局面。

  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这是苏交科发展的一个清晰路径。坚持以用为本,坚持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安排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工程、急难险重任务等措施,加大各类人才锻炼培养的力度,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为培养员工形成人才梯队,苏交科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量化培训管理体系,通过静态、动态培训课程设置,满足员工自我发展需要。建立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路线,为更多的知识型员工提供自主领导团队的平台。2009年,苏交科在内部讲师队伍、现有培训课程体系基础上,成立企业内部大学——方山大学。这是苏交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员工能力,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大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苏交科始终把人才的引进、激励与保障工作纳入工作目标,通过行业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建立,吸引更多优秀技术人才加入到交科院研究团队。目前的近2000名员工中,中高级人才超过30%,形成了一支包括“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百名优秀工程师、“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等高层次人才在内、专业配置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各类优秀人才竞相涌现。2003年12月,苏交科因其在引智方面的突出贡献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称号,是全国交通系统惟一获此荣誉的单位。

  不仅如此,一个又一个科技平台创新成为立于先进技术前沿的主阵地。“交通部长大桥梁健康检测与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有四十多位国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其中有四位院士。苏交科依托平台,实现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加强与国际战略合作,先后与全球知名桥梁研究、咨询机构丹麦科威合作研究“大跨径桥梁检测技术”、与日本阪神道路公团合作研究“自然灾害条件下桥梁养护、维修技术”等实现了与高端资源的对接,大部分科研水平居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桥梁建设和营运养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打造一流研发团队,构建高端技术平台,叫响了苏交科这张科技名片——2004年江苏省科技厅与交通厅以苏交科为依托,设立“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7年江苏省发改委授予“江苏省路面养护技术工程中心”;2008年成为交通运输部“长大桥梁健康检测与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2008年江苏省科技厅授予“江苏省桥梁质量检测及营运安全评价公共服务平台”。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同年被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列为“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011年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同年,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企业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细数30多年点点滴滴的成绩,科技是造就人才的最大舞台,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已经深深融入江苏交科院发展的血脉之中。

  高瞻远瞩,在技术创新中铸造领先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敏于行、行于思的苏交科深刻体认到:唯有技术创新、能力创优,才能步步领先、步步为赢。

  瞄准最新技术,追踪世界先进,树立更高标杆。苏交科建立了更加开放的合作交流机制,拓展技术创新的渠道,进一步发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关系,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与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以及同行企业的专家、学者等,通过参观、指导、讲座、展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访问、讲学,交流合作使苏交科不仅得以及时跟踪国际同行的先进技术、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而且能够吸取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扩大影响。2009年11月2至4日,由苏交科承办的2009国际橡胶沥青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国际橡胶沥青权威会议,参会国家、人数都创下历史新高。2009年苏交科与德国轨道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IFB)联合成立中德轨道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成立使苏交科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专业配套能力趋于完善,技术力量得到提升,加快了苏交科与欧洲企业合作步伐。

  勇于技术攻坚,不懈技术突破,抢夺行业话语权。苏交科积极参与国家多项重点工程,在一线实践中展现过硬的科研实力与水平。先后围绕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完成了5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涉及SMA、Superpave、OGFC、改进的AC等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耐久性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橡胶沥青、柔性基层、老路改造加铺技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检测与评价等方面,形成了沥青路面成套技术,大大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使江苏省沥青路面研究与建设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正在研究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等方面的课题也做到与国际同类研究保持同步。此外,苏交科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管理技术进行了管理模式输出,成为重点工程的现场技术保障。在参与建设中,先后将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润扬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南京地铁等国家重点工程。2008年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建设组建了现场实验室。2010年被交通运输部树立为典型示范试验检测机构。

  奋战于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战场,苏交科有力塑造了他们敢拼搏、过得硬、打得赢的领跑者形象。苏交科先后承担大量国家、交通部、江苏省政府以及江苏省交通厅下达的一系列重点科研攻关、设计、试验检测和产品开发工作,完成了380余项研究课题,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励近1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七项,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28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他们拥有江苏省交通系统最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机构,全国交通系统第一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查机构,并且是全国第一家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省级交通院所。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与时俱进,这是苏交科上上下下迸发的一股精气神,这更是给力苏交科率先发展的创新驱动之源。

  辉煌照亮未来,荣耀载入史册。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轨迹令人感佩——因为,正是汗水与智慧写就了不凡的业绩;因为,正是改革与创新衍生了前行的道路;因为,正是团结与和谐凝聚了奋进的动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充满生机、彰显活力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必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