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洁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获悉,《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由工信部印发完毕,规划即将对外公布。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规划蓝本预计,“十二五”期末,纺织工业总产值将达6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5%-8%。“十二五”时期,纺织出口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8%-10%。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比重达28%-32%。
纺织行业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而东部地区的行业发展将由上量变提质,仍将作为中国纺织业领先地区和主要的纺织出口基地。
中西部产值占比提升一成
除给出“十二五”的行业发展预测值外,规划蓝本还对纺织行业布局目标提出要求。“十二五”时期,纺织行业布局目标是,兼顾国内外市场,促进东部产区转型升级,加快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建立东部产区和中西部产区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纺织产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产业链更加完整。有条件地区还将形成若干国家级纺织重大产业基地。
据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这一格局的纺织经济总量将在东、中、西区域的分布情况明显改善。到2015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比重由2010年的17%提高到28%。
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1%和27.5%,明显高于东部地区10.3%的增速;中部、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27.8%和25.9%,高于东部16.6%的增速。
建立200余个产业集群
规划蓝本还指出,“十二五”时期,纺织产业集群、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明显提升,产业集聚化发展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特别是纺织全行业中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高的、规模显著的、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成熟而有特色,且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将由2010年的175个增加到200个以上,占全行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40%提高到52%。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沿海三大经济圈纺织工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长三角地区的纺织工业比重下降较大,而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明显,珠三角地区的纺织工业比重下降缓慢,而渤海湾地区化学纤维制造业比重下降。
中国纺织研究中心认为,“十二五”时期,东部沿海纺织产区继续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目前,虽然低成本比较优势有所减弱,但凭借完备的配套产业体系和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东部沿海地区仍将作为中国纺织业领先地区和主要的纺织出口基地。
现实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年来,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变得短缺,价格趋于上涨,东部发展率现正在从数量向质量效益提升,已经有众多国内著名品牌企业在东部落地。
此外,规划蓝本还提出,东部产区的纺织业将利用国内领先技术,成为创新中心和营销中心;致力于开发质量可靠、品牌自主、东部领先优势继续加强高效节能、环保低碳的高端纺织品。同时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品牌营销、节能减排、生产性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将走在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