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票据类信托产品数量达到95只,而去年总发行量也不过160只;个别产品年化收益率竟高达9%
本报记者徐天晓
针对近期传出的监管层叫停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的传闻,《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从中部某信托公司了解到,前日确实收到了监管层暂停票据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信托的电话,后者要求其把这块业务先“放一放”。
从去年四季度的暴涨到现在的被叫停,票据信托经历了昙花一现的发行轨迹,在监管层严控表外信贷规模的初衷下,票据信托遭遇严格监管也多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之内。
票据信托 换汤不换药 银行的票据资产其实与信托有很深渊源,早在2009年银信合作开始放量增长时,票据资产便是银信合作的投资标的之一。彼时的交易结构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借信托公司的通道投向票据资产,从而变相实现理财资金与票据资产的对接。但是随着2010年监管层重拳打击表外银信合作业务,通过上述方式投资票据资产的路径已经被堵死。
2011年年中,银行资金面紧张,票据贴现利率从年中开始一直在高位运行,在三季度末一度达到顶点,持票企业贴现的需求逐渐上涨都为票据信托的发行创造了土壤。票据信托也应运而生,并在去年三季度末发行达到顶点。票据信托的交易结构为,信托公司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购买票据的收益权,在票据信托到期时承兑。由于票据信托的主要风险点在于票据真伪的鉴别上,信托公司往往会找更加“专业”的合作银行来负责验票、保管以及到期托收。
但是事实上,票据信托的发行主导机构往往仍是银行,由于票据信托诞生的土壤之一便是持票企业有较高的融资需求,但是银行资金面紧张无法承兑,因此,商业银行便再一次借信托的通道,将票据打包给信托公司并由信托公司购买票据资产的受益权,对于部分封闭期较长票据信托计划,银行会向信托计划中不断的补充新的票据资产以替换已经结束的票据资产,从而实现信托资产规模的总体平衡。同时信托计划也有很大部分由相关银行代销。虽然交易结构更加复杂,但是与先前的银信合作相比,但是交易目的和结果是一样的,同样属于表外贷款的范畴,如果做大了都有令信贷规模管控失效的嫌疑。
普益财富提供的数据显示,票据信托去年从三季度开始逐渐增长,进入四季度,信托公司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数量达到了95只,而去年该产品总发行量也不过160只,四季度数量占比超过6成。前三季度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61%,而四季度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了7.55%,个别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9%。
广发证券研究显示,受存款大量流出银行体系、季末考核以及信贷额度受限等因素影响,去年9月份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一度出现负增长,去年9月底10月初时的票据直贴、转贴利率分别高达月息13%。和月息11%。“票据信托的受益权对应的收益率是和票据的贴现利率完全挂钩的。”普益财富分析师范杰对本报记者表示。也正是去年三季度末银行贴现利率的飙升引起了票据信托的井喷。
叫停或为 防止信贷管控失效 票据信托的井喷直接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由于票据信托并不属于融资类银信合作的范畴。据媒体报称,监管层曾两次准备提高票据信托的风险系数以打击信托公司的积极性,但是最后直接采取了“叫停”这一更为严厉的措施。
“此次监管层直接采取"叫停"票据信托这一严厉的手段,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业内人士指出:“前年的银信合作令信贷管控失效的余悸犹在,所以此次监管层暂停票据信托的发行是严防上述情况的重演。”
“票据信托的叫停对信托公司来说影响不大,因为票据信托在全部信托资产中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对银行和部分有贴现需求的企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诺亚财富研究总监李要深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票据贴现利率便已经呈现了逐渐下行的态势,记者昨日从中国票据网查询数据显示,1月16日票据直贴利率为6.9%,转帖利率为5.1%—5.4%之间。分析人士多预测,无需监管层直接出面限制,票据信托会慢慢进入低谷。
不过虽然票据信托有规避信贷管控之嫌,但是业内人士分析,票据信托本身对信托业务创新及打破企业融资瓶颈有一定的效果。
用益信托分析师李阳曾对本报记者表示,该类产品某种程度上讲,可以满足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收紧带来的发行空缺,同时也可以帮助在当前信贷紧缩的环境下对资金有较迫切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贷款紧缺的银行来讲也可以有效缓解贷款紧张的局面。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