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专家:是否“持基”并非关键 首选专注长期业绩基金

2012年02月06日01:06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王群航:

  理性看待人才流动

  个人并不认为基金行业人才流失严重。今年一月32个基金经理变动,仅有4个人是离职,占比仅为15%;流水不腐,随着基金业不断发展,人员变动持续,但行业始终在发展壮大。
  张洁:

  留人留心

  只有基金公司让核心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让他们与行业同成长,才能增强基金公司核心人员的稳定性,摆脱目前基金公司核心人员流动频繁的困境。
  时间:2012年2月3日14:00~15:30

  地点: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嘉宾

  王群航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

  张洁 晨星(中国)基金分析师

  参与互动人数:8252人

  峰值访问数:3057人

  发帖数:595帖

  他山之石 能否攻玉

  游客32562问:在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方面,海外经验是怎样的?有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张洁:在美国,基金经理持有自己或本公司管理的基金一般采取自愿性的原则,公司也会以分红的形式发放一定比例的基金,鼓励基金经理持有自身的基金。也有少数公司强制要求持基,如纽约的Royce & Associates基金公司。一般而言,基金经理持基比例较高的多为小规模基金公司。但也有个别大基金公司有该传统,例如骏利资产管理公司(Janus)就有基金经理持基的长期传统,该公司并且在其网站上显著刊登旗下基金被持有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起,美国证监会强制要求基金公司必须在年度补充信息报告中披露的每个基金被其管理的基金经理持有的金额。该披露要求把基金经理持有的金额按照0到100万美金划分为7个区间,披露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额位于的区间,其中100万美元及以上为区间上限。

  游客63436问:目前基金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根据海外成熟市场基金公司的发展经验,您认为国内基金行业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和推广?

  王群航:我不认为人才流失严重。就以今年的一月份为例,32个基金经理变动,仅有4个人是离职,其他的人都是在公司内部的调整,即离职的占比为15%。另外,凭什么就认为走的人好,新来的人不好?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人员变动很多,行业一直在发展壮大。

  张洁:基金公司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尤其是核心投研团队是基金公司利润创造的主要源泉。海外基金公司在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措施是我国基金业借鉴的。

  在薪酬制度上,海外基金公司分红的考核主要基于中长期业绩。并且把投研团队的团队合作,基金经理的任职期长短以及对于新投研团队的培训等多种人力资源因素也纳入分红的考察指标中。这些做法鼓励优秀的员工为公司带来的全方位价值,充分体现优秀团队创造的额外价值。

  在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中,海外基金可以采取公司制的形式,也不乏由个人发起设立或者参股的资产管理公司,并且采取有限合伙制和股权激励机制的做法也较为普遍。

  国内基金公司还应注重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规划。基金公司应该努力寻求多种发展路径,为长期做研究工作的人才又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有效地确保个人的无形资产成功转换为集体智慧,避免长期培养职业经验的流失。

  持基计划 效果几何

  游客12352问:海外经验看,是否基金经理持基,对于其营销宣传更有帮助,其市场追捧度相应更高?

  张洁:基金经理持基使得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共负盈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责任心,关注长期业绩,同时亦体现了基金经理对自身投资能力的信心。但是否单凭基金经理持有的份额高就应该得到追捧则另当别论。毕竟,持有基金份额高低情况也主要说明该基金适用于基金经理自身投资组合的情况,不代表适合所有的投资者。而有些没有被基金经理持有的基金未必就不好。

  游客88533问:从海外经验来看,基金经理持基对于其业绩是否产生正面激励?

  王群航:国内目前这个方面的数据很少,且不属于法定的公开信息披露范围。但是,我们可以有一个指标来看看基金公司从业人员的自购情况,即基金公司的人买自己基金的很少,这之中的原因有两个:(1)担心露富。(2)手续较为繁琐,因为自购的处理与外购不同。

  张洁:海外研究表明,“持基”和没“持基”的基金业绩存在显著的差异。基金经理“持基”每增加一个基点,业绩就会相应的增加3个左右的基点;并且基金经理“持基”有助于减少基金换手率。晨星的研究也验证了“持基”的有效性。晨星研究表明随着基金经理对自己管理基金投入的增加,其基金相应的星级评分和百分比排名均有所提高。

  游客10053问:近期有部分基金公司提出打算强制基金经理用自己的年终奖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您觉得这会有效提高基金经理管理的积极性吗?

  张洁:把自己管理的基金作为以年终奖的方式发放,在海外基金公司也屡见不鲜。与其强调是否强制,制定合理的持基比例、时机、金额和方式可能则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必须考虑到不是所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都适合自身的财务状况;第二,持基金额占收入的比例;第三,持有的时限。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以很好的协调和解决,那么强制持基的结果只会使得基金经理一心清仓,选择择机买卖。如果持基计划不能推动基金经理专注在基金的长期表现上,协同和投资者的利益,是否强制持基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王群航: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强制基金经理持基,本意是希望他们把基金的业绩做好,是因为不强制持基就做不好?如果做得不好,为什么要发奖金?如果做得好了,发奖金了,还有强制持基的必要吗?强制持基与业绩之间没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在很多时候反而会有副作用。了解基金,择时、择基的责任在于投资者自己。以股票型基金为例,60%的底仓,遇到熊市,基金经理持有再多也无用。

  普通基民 何以择基

  游客35237问:有人说基金经理持基,就等于把自己的利益与投资者绑定在一起,您觉得这种说法合理吗?投资者是否应该对相关基金抱有更大的兴趣?

  张洁:从基金经理的角度上出发,持基的确能够适度增强基金经理和公司管理基金的责任心。但参考美国经验,把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最根本的措施是以衡量基金长期业绩为主的基金经理薪酬制度。股权或者持基只是作为激励的辅助手段。毕竟,如果基金经理无法关注长期业绩,即使持有自身基金,基金经理也可视机而动,低价买入,高价抛出,不顾投资者利益。

  从投资者的角度,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基金始终应该取决于个人的需求,投资期限和风险结构。在适合自己投资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投资者可以把持基情况作为挑选基金的一个参考因素。总体而言,晨星和海外的学术研究均表明:持基和没持基的基金业绩存在显著的差异。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随着基金经理自愿对自身基金的投资的额度的增加而提高。

  王群航:基金经理本身也是一个打工者,只不过他的工作是专业资产管理人。这个身份,决定了这个群体的投资效率会高于普通投资者。但是,并不等于各个基金经理的业绩都好,更与是否持基没有关系,因为决定基金业绩的因素里没有基金经理是否持基这一项。投资者选择基金,还是应该关注基金自身。

  游客79638问:所有类型的基金都适合推出“持基计划”吗?根据海外经验,哪些类型的基金推出类似激励可以被看好?

  张洁:并不是持基计划对所有类型的基金的激励效果都是均等的。美国市场上货币基金和一些对市场变化不敏感的共同基金甚少采取激励措施。一些被动性基金,如ETF和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可以操作的空间有限,持基多少和业绩的关联并不显著。而对于主动型的基金,持基有利于基金经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励效果也更明显。

  晨星研究表明,相较债券型基金而言,基金经理似乎更倾向持有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投入较高的基金通常集中在过往业绩优异,前端收费低,小规模,和基金经理任期时间长的基金上。

  王群航:海外似乎是有统计:在高风险产品方面,有持基计划、并且是持有量较大的基金业绩较好。若如此推广,那么我们国家的股票型基金最为适合这样做。但是,如果这样做,我有两个建议:(1)要做信息披露。(2)如果基金经理一拖二、一拖三,则必须在每个基金中的投入都一样。

  (本报记者 丁宁 整理)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