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大盘股IPO本周来袭 机构出高价力捧引股民质疑

2012年02月13日15:52
作者:长沙晚报 彭翔

  经历了上周8只新股的抢滩登陆,本周仅有两只新股发行。记者发现,虽然新股发行数量少了,但是仅本周三发行的中国交建(601800)的融资额就将达到甚至超过50亿元,比上周8只新股的募资总额45.9亿元还要多。“募资王”中国交建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由于其计划募资额2

00亿元,远远超过市场承受力,一直拖到今年1月31日才最终披露招股说明书。根据其新的募资计划,发行股份数由原来的35亿股大幅缩水至16亿股,计划募资额也由200亿元大幅降低至50亿元。

  虽然中国交建大幅降低募资额,对本就脆弱的市场资金面是利好,但是上周末市场传出消息,作为国内券商龙头的中金公司,给出中国交建的合理交易价格区间为6元/股~7.8元/股,让券商和股民们大呼上当。根据中金公司的报价上限,中国交建发行16亿股,除去为换股预留的5.04亿股外,仍将达到85亿元左右,超募35亿元。而多数券商给出的中国交建合理价值在5元/股左右。此外,另一只新股卡奴迪路(002656)将于本周五发行。

  今年IPO规模或再创纪录

  春节过后,企业似乎都很缺钱,IPO、再融资,各种圈钱跟赶集过大年一样。龙年伊始,证监会首次对外公布的IPO申报企业信息显示,目前有515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上市。如此庞大的排队公司数量,深深刺痛着市场的神经,吓坏了众多投资者。股民惊呼如果这些企业全部通过审批,2012年每周将有10家公司上市。对此,财经评论人士直言不讳指出:“如此一来,什么牛市?牛粪味都已经干了。”

  逾500家企业排队上市

  龙年伊始,证监会首次公布主板及创业板IPO申报企业信息,截至2012年1月31日,共有515家公司排队上市,其中295家拟登陆主板和中小板,220家拟登陆创业板。

  业内人士指出,让正在排队上市的500多家企业集体亮相,接受投资者和舆论的监督。这一发行审核走向公开透明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市场喝彩。但投资者最担心的是,经过4年多熊市,圈钱会不会没完没了?而且胃口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31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515家拟IPO企业中,75家处于初审状态,330家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80家已经预披露,30家中止审查。此外,2012年1月份,俏江南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已被列入终止审查名单。

  从板块看,主板、中小板IPO申报企业295家,其中50家企业处于初审状态,204家企业正在落实反馈意见,其余41家企业已预披露相关申报文件。

  创业板IPO申报企业共220家,其中25家处于初审状态,126家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39家企业已预披露相关文件,其余30家企业已中止审查。

  从行业分布看,主板、中小板IPO企业分属化工、食品、农业、医药、汽车、制造、文化传媒等各个领域。其中医药、制造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有15家、14家和11家公司,为企业数最多的行业。创业板IPO企业多集聚于软件、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领域。

  另外,一批首次IPO折戟的企业也整装待发,包括凯龙化工、山东金创、九洲药业、永兴不锈钢、富煌钢构、中技桩业、利民化工、金博士种业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15家IPO申报企业中,有17家金融行业企业,包括14家银行,2家证券公司,1家信托公司。除4家拟于深交所上市外,其余上市地均为上交所。

  14家地方性中小银行为江苏常熟农商行、盛京银行、大连银行、江苏银行、锦州银行、徽商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重庆市商业银行、江苏张家港农商行、东莞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江苏江阴农商行。除张家港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申请在深交所上市,其余12家均申请在上交所上市。其中,前8家银行处于初审状态,后6家银行则已在“落实反馈意见中”。

  “初审的8家银行应该是第一梯队,比较有希望排在前面IPO的。其中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等实力不错,很有可能在今年就能够实现IPO。”某机构内部人士称。

  此外,西部证券、国信证券均拟于深交所上市。其中,西部证券处于预披露阶段,国信证券则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

  中海信托是唯一的信托公司,拟于上交所上市,但其仅在初审阶段。

  在500多家排队上市企业中,文化传媒企业达8家。除已过会的人民网,还有隶属于广播电影电视业的万达电影院线、广州金逸影视传媒,属于广告业的思美传媒,属于动漫衍生品的美盛文化创意,提供数字服务内容的上海炫动传播和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均拟于深交所上市;文化传媒业的保利文化集团拟于上交所上市,7家公司的申报进展均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

  在当前房市调控大背景下,名单中竟然也出现了房地产企业。大连万达商业地产、首创置业、广州富力地产均拟于上交所上市,其中前者刚进入初审,后两者则已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此外,航空业的春秋航空,餐饮业的狗不理集团,服装零售业的海澜之家等也引人注目。

  据统计,2012年1月份,广东九联科技、江苏太平橡胶、武汉新华扬生物、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苏州快可光伏电子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创业板发行监管部终止审查。

  浙江中马汽车变速器、甘肃稀土新材料、湖南华菱线缆、俏江南等4家公司的主板上市申请也被发行监管部终止审查。

  IPO融资额将超3000亿

  据统计,2011年度,A股市场共有277家企业IPO发行,融资额2756.96亿元。IPO最凶猛的2010年,IPO发行企业家数达349家,融资额为4940.35亿元。然而,光是目前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就达515家,哪怕按八成的过会率计算,数量也达到400多家。这还不包括今年准备提出申请排队上市的企业。从目前逾500家的庞大排队数量看,今年市场要消化的IPO数量将超过2011年。

  准备上市的企业不少体量颇大。在515家排队企业中,包括银行、房地产这样的融资巨头。14家银行中,包括4家农商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7家城商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重庆市商业银行、东莞银行),3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大连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

  从已上市的城商行当年募资规模来看,多则150亿元,少则40亿元。即便保守估计,这些准备上市的地方商业银行IPO融资500亿元,加上上市之后的增发、配股、发债等再融资,从此别指望有个消停了。三大房地产大鳄中,万达商业地产是内地最大的民营商业地产公司,2011年收入达953亿元。

  庞大的IPO排队公司数量,成了投资者最大的心病。不少投资者表示:“新股再这样发下去,休说散户,就是机构也没资金申购了。”

  “新股发不停,IPO相关利益方不顾市场死活地圈钱,A股市场就算有再多的资金也没用了”。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忧就是,这500余家公司会从A股市场抽走多少资金。据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合伙人何嘉远预测,在证监会排队等上市的这500余家公司,IPO融资额将超3000亿元。有业内人士指出,“500家公司IPO融资3000亿并不多,相当于半个月的全国银行新增贷款,农行的IPO融资额的两倍,关键是投资人信心和入市资金不足”。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直言不讳指出:“相信未来几年准备上市的企业都不会少。圈钱之毒不去,A股市场就会成为无数一级市场权贵们敲骨吸髓的舞台。对A股市场心存侥幸心理的人应该醒悟了。什么牛市?牛粪味都已经干了。”

  狗不理也想上市

  证监会披露主板和创业板IPO申报企业名单后,让投资者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今年的A股市场上,有哪些不同凡响的企业上市?又有哪些企业IPO让人大跌眼镜?检阅这份数量庞大的IPO企业名单,给人的感觉是知名企业不多,传统行业不少,非主流和另类IPO再次挑战市场底线……排队上市的名单中包括有生产包子、健身美容的企业。

  近两年,部分登陆A股的企业让投资者“大开眼界”。2010年,粉丝(双塔食品)、榨菜(涪陵榨菜)先后上市;2011年轮到了瓜子(洽洽食品)、扑克(姚记扑克)、桑拿房(桑乐金)、按摩椅(蒙发利),今年1月份是酱油(加加食品),现在又轮到了包子、美容店。

  非主流IPO示范效应,轮也该轮到包子、饺子了。在证监会公布的IPO申报企业中,天津狗不理集团赫然在列,这也成了近期网络热议的话题之一。因为就在前几天,微博上传出狗不理8个包子竟要百元,如此昂贵售价被指为“包子中的LV”。

  不过,对于狗不理包子的上市,网友大多持否定意见。有网友纷纷调侃:“我是做饼的,我也想上市。”“我是自行车修理铺,准备先搞联营然后就IPO。”“扑克牌和洗脚房都上市呢。”“都是卖榨菜的上市后的恶果。”

  据统计,目前共有天津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净雅食品四家餐饮和食品制造企业排队深交所上市,四家企业均处于初审阶段。对于狗不理上市前景,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来,餐饮企业IPO均出现受阻现象,此次狗不理IPO或是抱住了中华老字号的“大腿”,但估计也是前景堪忧。在此之前,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俏江南IPO被终止审查,无缘在A股上市。(深圳商报)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抛出惊人疑问:IPO不审行不行?

  “IPO不审行不行?”这个惊人之问,抛给了证监会发行部官员和发审委委员,而抛疑问者正是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

  一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谈起这个事情的时候,依然充满震惊。他说这是郭树清在上任不久之后的一次内部场合中提出的疑问。他认为这只是郭树清在试探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水深水浅,他也知道郭树清主张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真正想做点事,但他依然惊讶郭能有如此的改革思维和魄力,敬佩之余亦担心其所将遭遇的阻力。

  2012年2月6日,农历新年元宵节,距离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一职刚好百日。郭树清上任之后,频点火把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发展公司债、严打证券违法违规、推动长期资金入市、IPO审批阳光化。

  郭树清很快亮出了他的改革思路:加强监管放松管制,降低寻租空间,建立诚信、公开透明的市场理念,改变重融资轻投资的局面,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从制度上破局的施政理念,但可能成效缓慢,政绩难显,且阻力重重。

  一位证监系统人士则向记者直言,如此改革必将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寻租空间。改革的难点就在于此,它不能由一个强人决策来推行,而必须由体制来演化,否则他将面临无法抗拒的利益冲突和压力。

  不过,这契合着吴敬琏对于“权贵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警告。郭树清有着参与吴敬琏课题组的经历,并与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等人一起工作。1988年5月,共同完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设计》。他们被称为“整体改革论者”。

  百日新政

  2011年10月29日,郭树清正式亮相证监会,从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董事长赴任证监会主席一职。与其前任、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所不同的是,郭树清保持着高调形象,并不吝惜对改革的鼓与呼。

  上任伊始,市场与媒体均将郭树清定调为“学者型官员”。公开书信谏言者亦是众多,既有对十年零涨幅的宣泄,亦有对郭树清上任饱含的期望。

  郭树清上任“第一把火”,就是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11月9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决定加强对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立即从IPO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分红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

  股息率被认为是股票市场投资价值的最根本的参考标准之一,股神巴菲特亦是看重这点。中国上市公司股息率仅约为1%,甚至有10年不分红的铁公鸡。

  因此,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推分红政策之时,亦是表示:“红利是投资者回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股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石。”

  次日,郭树清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1全球年会”,11月12日出席“2011财新峰会”。三天内两次参加外部会议,郭向外界展示其谦和、开放的姿态。

  11月18日,证监会再开新闻通气会,表示将多管齐下逐步改变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市盈率发行局面,促进新股定价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证监会还将提高借壳门槛、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从根本上促进创业板的健康发展。此外,将建立统一债券市场。

  郭树清在公开场合首谈资本市场,则是在12月1日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较为全面阐释着资本市场下一步的改革任务。表示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坚持零容忍,小偷从菜市场偷一棵白菜,人们都可以义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进了成千上万股民的钱包,却常常不会引起人们重视。这就是内幕交易的实质,也是防范和打击这种犯罪活动的困难之所在。

  “偷白菜”理论也由此被媒体普遍提及。

  除此之外,郭树清亦是指出,要鼓励和引导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特别是此后千亿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促使股市暴涨逾4%。

  2012年1月9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郭树清则更为尖锐的提出,证监会是一个行政审批权相对较多的部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据悉,证监会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启动了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初步议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32%,还有一些调整事项正在继续研究之中。随后,IPO审核的改变也接踵而至,预披露时间从原来的发审会前5天提到前约1个月,证监会官方网站亦前所未有的全面公布IPO申报企业名单和基本信息情况表。

  改革争议

  郭树清的改革,步步围绕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并推崇市场化。

  海富通基金副总裁阎小庆表示,从各个渠道所了解,加上圈内人的评价,都认为郭树清是一个很愿意干事情的人。他上台以来所做的事情,就是加强市场的力量,减少政府的干预,这和市场的预期一致。

  但有部分市场参与者担心的是,证监会目前所有的审批都十分严格,在这种条件下,还是会出现许多虚假的情况,如果放给市场,是不是能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去保证信息披露和市场交易能够公平公正。毕竟中国证券市场的违法成本太低了。

  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在亚布力论坛上曾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比较复杂,它的涨和跌跟宏观经济不完全是亦步亦趋。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筹资市场,过去十年确实筹资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在过去十年当中,上市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估值高,筹资好,这样长期下去肯定不行。

  一位券商投行部总经理则表示,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几代人才能改变行为方式。现在要一下子从核准制到注册制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是高度监管下核准制的,不是注册制的,法治环境不支持。整个社会大环境是这样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资本市场能超越这个阶段吗?

  在记者接触的投行人士中,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保荐制完美无缺,只是认为当前阶段较为适合。对于市场热议的发审制度应向注册制转变,目前还有三大条件并不具备。法制环境及经济发展现状不允许,投资者不成熟,监管职责难于过渡。“未来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关于投资的功能,我觉得今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新的领导层上任加强这方面的监管,这是一个功能转化的过程。中国股市不论股指高低,大家都愿意来上市筹资,没有一个企业不愿意上市的,这就是问题所在!上市公司如果做得不好,就强制退市。这样未来市场环境会更好一些。”范勇宏指出。

  一大型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任何的改革都是博弈的结果,利益分配的过程。推动顶层设计的改革,中长期理顺的思路,将制度先建设好。慢慢与国际市场接轨。把投机市改革为投资市。什么样的市场培育什么样的投资者。如果做中长期。从机制上、从根上进行,郭树清认识到了这一点。

  银河证券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樊敏非对本报记者表示,郭树清开始在做顶层设计,服务实体经济。上市企业最早不是为了上市,是为了融资。现在变成了投机,功能在变味。现在要回到基本的功能上来,方向和思路都是对的。

  本报多方采访得知,很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各个业务条线正在密切关注行业变革政策,跟踪相关实践,力争抓住行业变革可能带来的新契机、新机会。

  改革阻力

  不过,郭树清的前一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政绩斐然,股权分置改革、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业板等等均得以推出,A股市场的规模也随着大扩容而不断飙升,市值跃居全球第三。如今郭树清要从制度入手,从存量上去做改革,则并非易事见效慢、政绩难以显现。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表示,郭树清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与市场条件和个人风格都有关系。尚福林执掌证监会的时候也有推出过相应的改革措施。特别是2009年开始至2011年,相继推出的国有股转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创业板、融资融券业务、股指期货等等。他任内已不可能再推出更多的改革,因为制度创新已然推行过快。比如创业板没有考虑负面影响,股指期货制度设计并不完善,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

  一位证监系统内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了忧虑,郭树清的改革最终将是触动既得利益者,包括掌握审批权的证监系统官员。资本市场潜藏着大量的权贵资本,如果仅仅靠强人决策去推行改革,肯定是要遭遇巨大阻力的。

  一位建设银行高管向记者表示,有人说郭树清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有点过分。他对自己也有估计,他说过“也不是我说的件件事情都能落实”。他说100,能达到80,他就很欣慰了;但是他一定要说100,他就是积极地去做。(人民网)

  IPO定价将迎来“大尺度”改革

  随着新股发审流程的规范和定价制度改革等措施出台,IPO发审制度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

  “IPO不审行不行?”作为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内部会议上说的这句话,最近被业内频频提及。或许这只是郭树清在试探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水深水浅,但这位新官上任来的一系列新政,让业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有了更多猜想:是否将从根本上改革现有新股发行制度?

  12日,天生人和机构资深分析师张春林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一系列改革,让证券市场更加阳光、更加市场化了。发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对于是否会将当前的发审制度变更为注册制度,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导报记者表示,注册制度或许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新股发行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才是关键。

  改革主线:透明、市场化

  “作为证券业一线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一系列新政带来的积极变化。”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坦言。

  本月初,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了IPO审核工作流程。此举意在使发行监管工作更加透明,也释放出IPO发审制度改革的积极信号。

  实际上,这并非监管层首次释放利好信号。在1月闭幕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言论,被市场普遍解读为2012年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的一年。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此前也表示,需要对发行体制作出改革,并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IPO和再融资办法,且有望今年完成。

  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最热门的词汇;而一系列政策的背后,都更加突出透明、市场化的主线。

  “实际上,最近的改革,已经触及到了IPO发审制度的核心问题新股定价。”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此前,尽管监管层多次对IPO发审制度进行改进,但鲜有涉及新股定价这一核心问题,而最近要求将新股定价与行业平均市盈率挂钩,则可以看做是大尺度改革的开始。

  导报记者注意到,对于改革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原因,业内多归因于当前发行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以目前的IPO询价制结合网上定价的发行方式,并未使新股发行价格确认得到充分的市场化认证;股票的发行价格定价权尚掌握在少数基金等机构手中,而占比更大的普通投资者并未在确定定价权上完全参与进来。

  市场化“纠葛”

  一系列的新政,让各方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禁提出疑问,新股发行制度彻底改革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有市场人士表示,2006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即审批制变为核准制以促使新股发行迈向市场化的步伐前进了一大步,但仍留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当新股发行真正实现了买方市场化时,其实也离海外股票发行制度,即注册制不再遥远了。

  但是,多数来自市场的声音对此并不认可:虽然改革IPO审核制度的呼声很高,但从根本上变革发审制度并不符合国情。

  刘保民认为,“对于市场热议的发审制度应向注册制转变,目前还有三大条件并不具备:法制环境及经济发展现状不允许,投资者不成熟,监管职责难于过渡。”

  “目前新股发行中,一方面发行人与承销商利益捆绑,他们不愿意通过加大机构配售比例的方式压低发行价;另一方面,占据着新股绝大部分申购量的普通投资者又毫无定价权,导致新股发行长期处于双高状态(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新股破发成灾。”上述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表示,当下改革的关键,并非是将现有发审制度跃升到注册制度,而是在新股发行中,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