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交强险开放 赴美签证提速

2012年02月16日01:5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习近平副主席访美之行昨日结出最重要的成果,中美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为双方的利益关切和有关表态,出具了一份内容极为丰富的清单。

  美国当地时间2月14日中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后,按商定,中美双方发布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议 定的《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下称《联合说明》)。

  其中向外资开放交强险市场、赴美签证便利化等颇受各方关注。

  伴随着政治成果的揭晓,中国采购大单也初现规模,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14日晚举行的吹风会上透露,与习近平副主席同期访美的中国投资贸易访问团和六个分团共计采购美国大约271亿美元的产品,主要是芯片、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以及农产品等。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认为,《联合说明》的内容丰富,双方姿态很好,但也有专家认为部分内容落实尚存难度。

  “单子很全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平衡地包含了中美双方的关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本报表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不论是中美经贸谈判,还是中美经贸联委会,虽然也会包含中方的关切,但至少比重明显没有这次这么大。”。

  但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对本报评论称,除了美方承诺的签证便利化以及中方承诺的开放交强险属于技术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其余的18条都存在落实的障碍及操作空间。

  务实沟通TPP

  令国际贸易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最大热点是第7条,中美双方同意分享各自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中日韩自贸区协定》等区域自贸协定中的相关信息。

  2010年11月的APEC期间,日本媒体还在热议,日本是否会加入由美国支持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同时又不至于冷落了更加偏好东盟+3(即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中国。

  两年后,随着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经开始务实考虑加入TPP的可能。一位国际关系权威人士曾对本报表示,目前中国政府已经不能回避TPP强有力的发展态势,并开始认真考虑加入TPP的步骤与可能。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TPP从建立伊始,一直对中国有回避的态度。

  宋泓对本报指出,此次成果显示,中美两方正在就此进行积极的信息沟通,避免可能出现的信任问题。

  而赵忠秀亦对本报表示,过去,美国在创建TPP规则,有意把中国排除在外,不邀请参加一些关键谈判;而中国国内对于TPP也有很多争议,有很多人认为根本不应该就TPP与美方接触,这次的成果表明,这是美方的一个重要姿态,就是挑明双方的怀疑,乐意分享相关信息。

  另一个重要的突破是第9条:美方继续支持与中方就民用最终用户和民用最终用途的商业物项开展高技术贸易。当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按照美国相关法规,提交了申请“经验证最终用户”所需的所有信息后,美国政府承诺及时受理申请。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飞机市场准入的承诺;实际上却包含了中国的预先的安排。

  “这表明,中国已经在为自己的"大飞机"项目进入国际民用航空市场打下预防针。”宋泓指出,“这是一个有预见性的行动,中国正在努力研发"大飞机"项目,并且在新加坡航展上收获了一些订单,要飞国际航线,目前还很需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如果受到了刁难,未来的阻力就会比较大。”

  赴美签证提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联合说明》的整体来看,中国政府承诺开放交强险,以及美国政府务实推动赴美签证具有比较明确的可操作性,将成为成果落实的首要突破口。

  第15条提出的指标相当具体:2012年美国在华签证处理能力将提高40%,以确保80%的非移民类签证申请在收到后3周内确定面谈。美国将启动一个试点项目,加快有关申请人的非移民类签证申请的处理速度,包括对某些风险度极低的申请人提供免除面谈的能力。

  中青旅市场推广部总经理葛磊对本报表示,这是对赴美旅游的实质性利好。

  “目前,中国居民赴美旅游发展的瓶颈就是签证问题,如果一旦松动,就会让我们的产品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仅仅限于目前在东西海岸的十几天的路线了。”葛磊说。

  中青旅出境旅游公司美洲中心经理张惠玲则对记者说,一般来说,到了旺季,就是暑期6~9月份之间,都要提前大概3个月的时间进行预约面试,但现在政策出来以后,使原来预约周期缩短到2~3周的时间,对游客来说选择余地就更大一点。

  交强险外资分羹

  而中国的交强险也在开办六年之即,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市场。

  《联合说明》第16条称,中方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在完成修改相关法规等程序后,将正式颁布实施。

  去年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在参加第17届海峡两岸及港澳保险业交流与合作会议时曾透露,保监会已向国务院上报了对外资开放交强险的报告,2012年有望实施。

  此前,法规规定仅中资保险公司可以开展交强险业务。

  然而,交强险开办以来,便一直受到“巨亏”质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10年,交强险经营亏损增至72.4亿元,亏损面同比扩大了43.7亿元,其中,承保亏损97.1亿元,同比扩大44.2亿元。除了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实现微利外,32家开办该业务的公司全部承保亏损。

  虽然业务本身巨亏不休,但交强险业务带动了车险业务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这对于外资财险公司有不小的吸引力。多年来,诸外资财险公司一直呼吁放开交强险。

  一位外资财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认为,由于外资财险公司不能经营交强险,客户须在两个公司分别投保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增加了投保和理赔等环节的难度,延缓了理赔时效。

  此次交强险终向外资开放,在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袁颖晖看来,有利于增加市场竞争,促使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水平。外资公司则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以及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截至去年底,国内共有21家外资财险公司,市场份额仅为1.09%,仅有三星、国泰、安联和现代等几家外资公司开办了商业车险业务。诸业内人士认为,交强险开放后,短期内不会对当前市场格局产生太大的改变。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