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财经评论 > 全球观察

林锡星:缅甸民主化转型不会一蹴而就

2012年02月16日07:13
来源:时代周报

  林锡星

  只有改革才能保稳定

  从2010年11月缅甸举行20年来的首次全国大选到现在,这个小国发生的一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新政府虽仍由军人支持,但上台后已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向政治对手和西方国家示好。在选举结束后的第6天,政府就宣布无条件释放被软禁了7年多的昂山素季。接下来,除了释放一批又一批的政治犯,新政府还下令停止一项西方和反对派持异议的大型水坝工程、放松对媒体的审查、让工会合法化、允许民众和平示威游行、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进行和平谈判,并且开始同昂山素季展开对话。

  缅甸政府这些前所未见的举动,如今却在短短一年多里陆续发生,确实令不少人感到惊讶。但也因为如此,缅甸政府改革的诚意受到一些人的质疑。

  缅甸政府启动改革无疑是为了安度2013年东南亚运动会、安坐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位、安办缅甸2015年大选。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缅甸政府已意识到改革才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最好方法。

  缅甸下一步的民主改革进程,将会是4月1日举行的议会补选,也是全球所关注的焦点。这次补选供竞逐的议席只有48个,它们都是去年1月国会首次会议后,议员获擢升为内阁部长而悬空的席位。即使民盟在补选中赢得所有48个议席,它在国会的力量依然薄弱,不会对当权派构成威胁。缅甸政府基本上还是不会允许反对派在政治方面占上风,缅甸真正的改革可能要等到下一届全国大选后才会出现。昂山素季若当选并且出任部长,也可能会令反对派内部的分歧加深,使民主改革进程复杂化。

  改善经济需得到西方支持

  缅甸新政府想要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就必须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为该国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因此,缅甸政府迫切需要西方国家的支持和解除制裁,与对欧美国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昂山素季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美国重返亚洲,极望拉拢缅甸。此外,美、欧、东盟、澳大利亚等面临经济危机,因而情愿一而再地放松对缅甸的制裁政策,以便尽快进入缅甸,大搞经贸、投资以拯救自己。

  登盛政府在元月13日再释放300名政治犯,并让昂山素季带领“民盟”积极为4月份补选备战,特意打造出一片宽松的自由、民主、人权、改革大气氛,紧接着澳大利亚、欧盟、挪威就顺势取消了全部制裁,美国派出大使与特使赴缅,东盟也积极准备大举社会经济“援助”,潘基文也声明要再次访问缅甸。

  据证实,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可能在今年稍后访问缅甸。如果他成行,将是美国与缅甸关系进一步改善的最新迹象。缅甸工商联合会副主席貌貌雷博士确认,工商联总会将进行改革,为此将聘请曾担任过美国政府经济顾问的东南亚事务专家、经济学家LexReiffel为缅甸工商联的经济顾问。

  “民族问题”比“民主”更棘手

  在缅甸,“民主”与“民族和解”是两回事,但民族冲突反过来会阻碍民主进程。缅甸不可能因为要“民主”了,“民族矛盾”就迎刃而解。缅甸的“民族问题”要比“民主问题”更复杂。昂山素季在与军政府对抗时,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支持她,因为他们是同路人。如今,昂山素季与政府“和解”,反政府武装并不会因她一声号召就放下武装,立即同政府和解。“民主”不是反政府武装的根本诉求。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利益问题,而不是什么“民主”问题。1988年军政府上台特别是缅共瓦解后,军政府与18个反政府武装中的17个达成停火协议,两者相安无事。为什么呢?因为军政府在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地区成立了许多“特区”。这种“特区”是政府与反政府武装未达成正式协定之前的一种临时性安排。反政府武装在“特区”拥有先前的一切权力,只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武装集团之间不能互相结盟。2010年缅甸制宪,要把反政府武装收编为边防军,战事又沉渣泛起。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最近在走访缅甸时就表示,缅甸政府若想要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结束与少数民族武装的战争。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也一直要求政府结束与少数民族武装的长期抗争。1月上旬她在接受美联社的访问时说:“除非我们能够取得种族和谐,否则我们很难建立起一个坚强的民主社会。”

  去年11月份,登盛政府在泰国大谈特谈“国内和平进展三步骤”:第一步,与非缅族众原住民武装力量签订停战协议,第二步,在众停战区实践经济发展蓝图,第三步,所有政治问题一律提交人民议会民主表决。

  缅甸军政府在权力交接之前对缅北的少数民族特区发动军事进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民主之前先把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收编为边防军,这种想法尽管比较合理但不会是一帆风顺;其次,缅甸民主化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在目前的“军主立宪”体制中,军人依然是国家政权的主导者。一个国家从军人政府向文人政府的过渡至少要经历两个选举轮替,就目前来看,昂山素季与登盛之间似乎形成了比较默契的合作,昂山素季认为登盛具有改革的意愿,而登盛则为昂山素季重返政坛创造机会。但缅甸的民主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购买”和平与民主:一方面要保证重返军营的将军们不会受到审判,另一方面则要保证军人在议会中获得四分之一以上的席位。在完成国家政治框架的重建之前,缅甸的外交政策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缅甸的改革看来势不可挡,但西方国家不能期望缅甸的民主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和该区域其他国家相同的水平。西方国家是否对缅甸有耐心,还要拭目以待。

  作者系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