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中欧基金周蔚文十载磨砺 厚积薄发(图)

2012年02月20日00:5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对年轻的资本市场来说,中欧基金周蔚文算是“老人”。最初从卖方研究员起步,2000年转战基金担任研究员,他研究过的行业不下十来个,并从2006年起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十余年的磨砺使其沉淀下来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与精髓。在他眼中,一切至繁归于至简,最重要的一点是,“赚公司业绩增长的钱”。

  “如果说这些年来有形成自己投资理念的话,应该有两点,一是赚公司业绩增长的钱,二是要灵活投资。”他表示,最喜欢的公司既要有故事可讲,又要有业绩支撑。对于只有故事而无业绩的公司,那是泡沫,是忽悠,更是投资上的风险。

  展望2012年,周蔚文表示,A股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但结构性行情值得期待。在此背景下,今年寻找细分行业机会、精选个股的能力将会更加重要。

  资料显示,自去年1月加盟中欧基金以来,周蔚文管理的中欧新蓝筹基金业绩表现较好,2011年在晨星体系统计的9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三。据悉,目前中欧旗下正在发行的盛世成长股票分级基金将由周蔚文担纲基金经理。 ⊙本报记者 郭素

  2012年考验选股能力

  中欧新蓝筹基金在去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四季度很好地把握住市场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净值逆市上涨的基金之一。翻阅资料,其在四季度减持了一定的医药、消费以及新兴产业相关的股票,而增持了一定的地产股等。

  对此,周蔚文称是“择时+选股”并重的结果。四季度减持的主要是一些超额收益已经较高的板块,很多基金都持有相关股票,且在政策和业绩上也没有新增的刺激因素。同时反观周期股,当时预计未来或有流动性改善等一定的刺激因素。

  而在全年的配置方面,则抓住了一些在经济下降周期中,行业更稳定、质地好、有前景的公司。周蔚文以曾持有的某只ST股票举例,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将资产重组,而被注入的一家电子行业子公司多年来成长性良好,判断其重组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果断买入持有。

  展望2012年A股市场,周蔚文认为更多的或是结构性机会。“股市方面,全年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涨,但由于宏观经济及资金面的限制,涨幅或不会很大。不过,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值得期待。”他如是表示。

  其背后的主要逻辑是,从经济小周期来看今年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见底。但从更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长率整体或将呈现“易下不易上”的态势。此外,虽然今年资金面情况有所改善,但在A股流通市值扩大等影响下,资金面也不会显得很宽松。

  “如果经济整体比较平稳,股市会有机构性机会。”周蔚文表示,“但是对指数的大幅上升不抱太大期望,寻找细分行业机会、精选个股的能力将会更重要。”

  “赚公司业绩增长的钱”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反弹行情,周蔚文表示主要是受政策面影响。养老金入市构想,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等,都提振了市场信心。而美国经济数据也显示出复苏态势、欧债问题未恶化,外围环境趋于平稳。

  “由于A股市场前期下跌较多,整体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在叠加政策面刺激和春节因素的情况下迎来反弹。”周蔚文进一步指出,虽然判断今年经济前低后高,但2012年资金面与经济面的弱平稳状态,决定了今年股市估值难以系统性提升。

  基于以上判断,周蔚文2012年的投资思路是,精选个股,赚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同时灵活参与波段性机会。

  “目前,A股的流通市值已经达到2007年高点的2倍以上。即使今年资金面所有改善,但仍不足以推动今年估值水平的大幅提升。”周蔚文指出,在2012年结构性机会下,细分行业精选个股的能力更重要。

  如何精选个股?在周蔚文看来,真正的好股票是用业绩说话的股票,“赚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已经成为其从业十余年来遵守的投资理念。“2012年精选个股是关键,在市场中挖掘出那些可以未来连续两年保持在30%以上业绩增长率的上市公司,这样的股票取得超额收益是大概率事件。”

  “我最喜欢的公司是既有业绩支撑,又有故事可讲。不喜欢那些单纯炒概念的个股,都是在吹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将对基金组合造成极大的风险。”他如是表示。

  而周蔚文也称,“找”也并非没有窍门,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从选股的时间效率出发,首先要提纲挈领地看哪些细分行业有发展前景,然后再下沉从行业中挑优质公司,重点是要看未来两到三年的业绩增长预期。

  在这一原则下,周蔚文表示对行业配置没有特别的偏好,2012年,前期连续超跌的板块、未来有望迎来拐点的周期性行业、医药消费、新兴行业等均有可能蕴含机会。

  感悟灵活投资

  作为从业时间较长的基金经理,周蔚文走的是从“研究”到“投资”的经典路线,并且,这一走就是十多年。从卖方研究员出身,再到买方研究员,周蔚文研究过电子、医药、计算机、旅游、家电等多个行业,并于2006年开始任基金经理。

  由于研究与投资都曾经历过,周蔚文对两者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切身体验,用他的话说,研究是打基本功,投资则是真刀实枪的现场发挥;投资,要比研究更灵活。而他也把自身这种经验融入中欧基金的投研体系建设中。

  “好的研究是,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他常向研究员灌输,进得去,是指研究员下工夫肯钻研;而出得来则要求站得更高更远,从宏观面、行业前景、社会发展这些角度来考察个股价值与机会。

  而研究员经常听到的另一说法是,“不要太局限于报表,报表反映现在和过去,而股票则是要买未来,要正确的理解行业机会,要开阔视野,这样成功的概率比较高。”

  灵活投资的另一特征是,正确看待研究与投资的失误。“顶尖级的大师也会犯错,投资总在犯错中成长。关键是,要承认错误并善于改进。如果投资能够做到百分之六十的准确率,就已经比较不错了。”周蔚文坦言,如果认定的东西市场6个月还没反应,那么肯定是自己错了,市场是检验决策的试金石。

  事实上,自加盟中欧基金担任投资总监后,除了传授自身经验,周蔚文也实行了一系列投研体系建设。如“TOP3计划”,每个季度找出几只股票深入研究,部门集体讨论交流。此外,给予研究员轮换研究不同行业的机会。这些举措,都有助于人才的快速成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