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引领经济内生性增长新引擎在哪里

2012年03月02日02:36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随着增长动力的切换,房地产业将重新定位其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坐标。未来,中国理应以前瞻性的技术投入和高质量的技术改造引领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尽早落实一揽子经济转型方案,净化弥漫整个社会的浮躁财富观念。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力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

  章玉贵

  每年的“两会”都有太多令人期待的地方,经济领域尤其如此。

  如今,作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既有经济模式的弊病乃至下一步深层次改革的突破口等,不仅令国人牵挂,亦引起了世界银行、IMF等国际主要经济组织更大程度的关注。国人自不必对来自国外的“经改”药方过于敏感,亦不必对此有太多情绪化的宣泄。其实,在经济信息日渐对称、普通市场主体对经济形势认知水准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相信最了解中国经济沉疴,进而给出最优求救方案的,一定还是我们自己。

  中国经济在逐步告别人口红利、“入世”红利和国际产业转移红利之后,未来十年的增长动力肯定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之类的话题,学界已谈论很久了。而环视当今世界经济规模排在世界前六位的经济体,中国无疑是其中经济制度最不完善和整体技术水平最为薄弱的国家,国民福利水平亦是最低的,这就为经济持续增长种下了不利条件。

  中国备受肯定但不乏争议的经济高速增长奇迹,毋庸置疑会在世界经济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但笔者曾说过,中国过去30年里,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加上对出口的偏好,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器,这种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选择,只能算是一种次优的增长动力安排。今天,在中国的繁荣景象背后,世人看到的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中大国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惜寅吃卯粮的投资与生产狂热现象,正是这种次优安排无可避免的后果。

  中国同样无法避免美日曾经饱受其害的“房地产病”。先得承认,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率和边际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各级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房地产业的日益倚重也是一种工具性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做大房地产业来达到经济的短期繁荣,也并非没有先例。的确,政府卖地的可观收入是公共支出的重要来源,来自房产交易的税收更是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源。房地产投资见效快、收益高、产值大的特点使不少企业趋之若鹜。有恒产者有恒心,亦是中国社会古已有之的普遍观念。但是当政府和全社会都心为“房”役时,则不仅会扭曲财富增值模式,更会吹大房地产泡沫,最终的结果是财富分配失衡加剧以及泡沫破灭之后的全社会买单。

  可以说,房地产业既可以把中国经济推上云端,也可以成为中国经济走火入魔的重要推手。这些年来,在投资房产可赚快钱和大钱的市场环境中,刚性需求被投机需求所挤压,非理性的市场炒作取代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一部分富人掌握着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相当一部分房产,社会财富迅速向这些人集中,业已拉大的贫富差距经由杂草丛生的房地产市场的推波助澜,再次被拉大。更危险的信号是,部分既得利益者在攫取巨额财富后正利用政府对房地产泡沫可能破灭的顾忌直接或间接地干扰政府决策,使得政府常常难以下定决心彻底整治市场秩序,平抑房价。但是,只要是泡沫早晚难逃破灭命运。以至于连一向很少对真实世界的经济现象发表评论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泽尔腾也忍不住发出警告: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3%。泽尔腾的警告不无道理。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过大:投资的四分之一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不少地方政府税收的一半来源于房地产的贡献,超过6%的GDP由房地产业创造,与房地产业高度联动的产业超过30个,住房信贷更成为不少银行的生命线。

  由于目前中国的投资渠道狭窄且不畅通,普通市场主体将大部分财富配置到房地产领域,一旦泡沫破灭,财富蒸发,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将难以想象,后果恐怕要比美国和日本严重得多。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本位币,使得中国无法像美国那样在遭受国内经济和金融危机时可以向外辐射风险;而且在既有的政经格局下,西方主要国家甚至有可能联手打压中国,乃至集体做空中国经济。这种潜在的国家利益风险,恐怕是地方政府官员未必能洞察得到的。

  可见,把经济增长着力点寄望于房地产,既是工具性发展思维的体现,也是历史对各级各地政府责任感的考验,更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在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因为房地产泡沫破灭而经历痛苦转型的警训下,中国理应深耕经济转型,切实加大对智能化制造等先导性技术的投入,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与新技术产业化水准,使之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应是一种内生性的选择,依赖于市场主体基于既有的约束条件追求成长空间的持续扩大。就此而论,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不彻底,尤其是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已成经济迈向内生性增长的最大障碍。为此,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共识下,政府亟须营造条件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市场主体的普遍行为。引导企业在承接世界产业结构与技术转移,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对战略领域的关键技术投资,力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路径已经很清晰,随着增长动力的切换,房地产业将重新定位其在整个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坐标。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在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理应以前瞻性的技术投入和高质量的技术改造引领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尽早落实一揽子经济转型方案。净化弥漫整个社会的浮躁财富观念。切实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在挖掘和提升传统工业增长潜力和利润空间的同时,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力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使之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作者:章玉贵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