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2012年两会经济报道:白银时代 > 2012两会经济报道分析评论

于德清:不要再用“计划”的眼光看待人口

2012年03月08日07:04
来源:时代周报

  于德清 媒体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接受腾讯微访谈时表示,根据浙江的实际情况,希望国家在强调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针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让部分省市先行试点,适当微调生育政策。

  不管各方观点如何,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各方均对目前的人口政策不太满意,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调整。

  关于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经济学家、社会学者们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关于人口红利、老龄化诸问题毋庸赘述。就在前段时间,内地的人口政策还逼出了港人与内地孕妇的纠纷。现在,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或许在于,人口政策调整为何调不动,究竟难在哪里?

  在笔者看来,阻碍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来自根深蒂固的“计划”观念,认为人口也可以像经济政策那样靠计划、靠行政管制来达到目的;另外就是依托“计划”管制体系而形成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不想放弃严格的人口政策带来的管制红利。

  “计划生育”政策形成于“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初,彼时计划、管制仍然是决策者的主导思路。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思想来源就是马寅初的人口观。不能不说的是,马寅初虽曾留学美国研读经济学,但是他的人口理论的基础却脱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他的人口控制理论本质就是服务于计划经济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搞重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投入,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这些投入都来自国家。然而,当时中国的情况是,国家并无太大财力,势必要增加国家积累,抑制国民消费,于是,马寅初提出,通过控制人口而抑制国民消费。另外,马寅初也看到了,解决社会就业主要需要通过轻工业,但是,人口太多就会造成一个轻工业的规模过大,而这实际上就会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产生矛盾。当然,他也看到了,人口众多与耕地少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已经让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马寅初人口论所依附的经济体制已经不复存在。其思想中视为经济发展负担的人口,在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被重估,劳动力不但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而且,也是创新之源。

  近年来,随着工资上涨、劳工荒等现象,均表明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开始走向枯竭。显然,市场经济不但需要自由的劳动力,而且需要劳动力供应的可持续性。计划生育政策则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供应,令市场难以对未来的劳动力供应产生明确的预期。可以说,到了现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口政策与市场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到了不能不改的阶段。从理顺市场机制的角度来说,也应该尽快放弃人口政策的“计划”。

  乐观的信息是,人口政策调整的共识越来越多,改革人口政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金永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