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2012年两会经济报道:白银时代 > 2012两会经济报道最新消息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利率市场化倒逼银行改革

2012年03月10日12:04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郑桂兰 北京报道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是唯一来自城商行的全国政协委员,他在经济界34组参加讨论。闫冰竹今年的多项提案都与中小银行、中小企业密切相关。他认为银行分类监管的分类标准需要调整,以往的分类不能体现银行现状。

  同时,他认为利率市

场化是趋势,银行必须调整业务结构应对未来的冲击;他指出,中小银行受冲击较之大银行会更大。为了落实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今年北京银行将多管齐下,加强小微金融服务。

  《华夏时报》:我们注意到您在提案中讲道,目前对银行的分类监管还是按照原来的归类进行,这已经不符合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请您具体谈一下这个问题。

  闫冰竹: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目前这种按照历史出身(将商业银行分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等类别)进行分类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反映我国银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也不利于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首先是分类名称已经不能概括各自群体的特征。如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再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分类群体名称,已不符合银行的现状。其次是同一类别商业银行的发展出现分化。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超过2万亿元,规模最小的仅为1000亿元左右;城商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超过1万亿元,规模最小的不足百亿元。规模相差巨大、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方向迥异的商业银行,仍放在同一类别监管,不利于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也不利于保持监管政策的一致性与公平性。

  建议参照国际银行分类标准,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方式:一是创新监管方式,实行以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监管评级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具体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等,这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二是结合监管评级,实施差异监管政策。针对“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确定不同的政策导向。如大型银行,监管政策可引导其发展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银行。同时,建议根据监管评级对每一类型商业银行进一步进行细分,实施差异化监管。三是实施动态监管,定期对分类进行调整。由于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分类也应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商业银行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华夏时报》:您对利率市场化怎么看,对银行业有何影响?

  闫冰竹: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可称为银行继上市之后的“第二次革命”,是一次重要的制度性变革,也将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整体上来说,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提升国际化视野,建立市场化机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率风险管理、资金价格管理能力将带来巨大挑战。

  利率市场化必将推动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一般而言,大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会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或将更加巩固,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可能进一步被削弱,部分中小银行也许将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因推进利率市场化,造成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仅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就有200多家中小银行倒闭,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剧烈波动。

  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当遵循“逐步推进、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时间和节奏上,应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承受力以及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保护期。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革。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利差逐步缩小,这将对我国目前盈利模式过度依赖存贷差的商业银行带来严峻挑战,对银行加快转型步伐形成倒逼机制。应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经营转型,再造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形成多元化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

  《华夏时报》:今年两会一个热点议题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事实上中国不缺钱,而是缺乏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有效机制,您认为这方面银行可以有何作为?

  闫冰竹: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从银行层面看,必须深刻认识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关系。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离开了实体经济,银行业就失去了生存之本,银行利润就成为无源之水。这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增强对实体经济的信心,切实破除“去实业”迹象。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建议给予中小银行差异化政策扶持,继续对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化资本管理要求以及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业税等,激发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北京银行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各项要求,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节能环保及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华夏时报》:加大中小、小微企业的融资是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北京银行在此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闫冰竹: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既是北京银行发展的自发性根本需要,也是北京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要求。目前,北京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1000亿元,户数4274户,领先同业。我们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提升小微金融战略定位,对小微企业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项考评,优先投放小微信贷,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力争在未来5年内实现每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均超过200亿元。同时,积极制定并推出针对500万(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发行方案,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金融债券。

  二是加强专营机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事业部的垂直管理职能。进一步做强中关村海淀园支行“信贷工厂”,充分发挥“信贷工厂”服务小微企业的流程优势,推动小微业务实现“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企业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小微金融服务。

  三是加大小微产品创新力度,针对北京市小微企业以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文化创意型企业为主的特点,在持续打造“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三大行业特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文化创意、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的小微企业发展,为基于供应链、产业链、科技园区及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提供批量融资服务。

  四是持续优化小微金融管理,进一步优化500万(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实行批量化贷款。重新梳理小微企业“全流程”业务操作模式,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五人审批模式。同时,整合完善北京地区4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职能,提升专职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为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融资、理财、资本运作等一整套的金融服务操作模式,满足北京市广大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