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将变身"艺术部落"拟投510万引进200名艺术工作者 |
集美龙舟池畔的大社,曾是陈嘉庚先生的故里,是集美学村的发源地;如今的大社,民宅空置达万余平方米,居民收入不稳,热闹不再。但很快,零散的出租屋,将引来艺术家入住;大社
200位艺术家的进驻,不但将为大社民宅增添不少色彩,更将为集美的旅游、大社居民带来良好的收益,集美大社将很快散发出全新的艺术气息。
民宅出租房空置近万平方米
位于集美最南端浔江社区的大社,是陈嘉庚先生的故里,是集美学村的发源地,也是当年厦门有名的渔村。700多年前(即元末明初时期),陈嘉庚的祖上陈氏族亲迁居大社,一直繁衍到现在。
靠海生活的大社人,在2002年厦门西海域整治后开始适应岸上生活。这些讨海人或因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找到工作。于是建出租房收房租,便成了不少大社人谋生的主要手段。“我们街道现在有1500多套房屋可供出租,其中大社片区就有2万多平方米。”集美街道办主任林志斌介绍。
这些房屋70%是出租给附近企业的员工,“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企业未搬走时,大社的房子就有近万平方米的空置,随着企业的迁出,这个数字还会增加”。林志斌担心,不少大社居民的生活将面临困境,同时也将影响街道的稳定。
艺术部落成大社新出路
于是,相关市领导和集美街道办决定,试着用大社的艺术气质,吸引艺术家入驻,将大社打造成艺术部落。这是大社人一条新的出路。
在2010年,这种尝试就已经开始。为了解决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及销路问题,集美街道将3500平方米的原集美商城改造成南堤艺术商业城,进行二次装修后作为艺术家的展厅及销售中心。一楼是陶瓷艺术体验区,二楼是国画、篆刻、油画等艺术区。免租两年,并于当年11月开门迎客。
“改造成果非常好,这里现在已算得上是全省最大的民营艺术商业城。”商业城运营商介绍,艺术家在这里可自由免费办展,而商城靠着艺术品的收藏、展览、销售等实现盈利,一切都已步入正轨。
艺术商业城的良好收效也给了大社变身的希望。下一步,引导艺术家走进大社就成了重点。
砸510万引200名艺术家
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政府补贴艺术家向大社的居民租房,把艺术家引入大社,形成集美街道艺术部落。考虑到大社的情况复杂,街道办最终决定由运营商向大社单位或居民承租房屋,再租给艺术家。街道对运营商按建筑物修缮面积、承租人数进行经费补助。
据介绍,试点区域主要在大社,初步考虑在嘉庚故居周边区域进行试点,可结合旅游沿线和具有特色的建筑物来进行选择,面积约1万平方米。“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引进200名各级别艺术工作者(含艺术院校师生)进驻大社。”林志斌说。
等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把艺术家引入大社居民的集中居住区。根据预算,试点经费需要510万元。
按照林志斌的设想,大社要走原创、高端的艺术道路,而不走油画市场普遍的复制、批量生产路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