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季度高级研讨会”在线调查
近日,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第41届“中国资本市场季度高级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研讨会首次引入了网上直播、微博互动等多媒体形式,吸引了上万网友上线参与。在与参会专家交流投资心得的同时,有数千网友也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通过在线调查的形式就后市观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完善等资本市场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盘近日来明显回调,但多数投资者对后市仍持谨慎乐观态度,在下调指数高点预期的同时,大部分投资者仍相信今年将出现结构性机会。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与退市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投资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正在发生变化。
⊙记者 浦泓毅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投资者谨慎看待后市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投资者对于今年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判断难言乐观。在不久前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中,工业增加值首次跌破双位数,使得市场对4月未公布的GDP数据持悲观判断。有70%的投资者认为,今年全年的GDP增速将在7%至8%之间,难以维持在8%以上。
而在通胀形势方面,大部分投资者则并不预期将有明显好转。仅有一成左右投资者认为,今年全年CPI增幅可以回落至3%以下,近八成投资者则认为,今年全年CPI增幅将仍维持在3%至4%之内。其中,近6成投资者相信国内
农产品价格波动将是影响今年通胀形势的主要原因。由于去年全年CPI增幅已在5.4%高位,若今年CPI增幅仍在3%以上,则通胀形势难言好转。
一边是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的迹象,一边是通胀之虎依然张牙舞爪。对于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情绪已在投资者中蔓延,认为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将整体好转或持平的投资者不足半数,近六成投资者认为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将整体恶化。
与此同时,投资者也相信,通胀形势未见好转将限制政府采用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在本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认为上半年央行还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的投资者不足3成,认为年内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多次的投资者仅1成。同时,有逾半数投资者相信今年央行不会降息。
年初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二季度实体经济与上市公司业绩将探至底部并在三季度实现反弹,目前在市场预期中这一过程将至少被延迟一个季度。尽管如此,投资者对今年的指数表现尚未失去希望,绝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今年A股将呈现多空博弈焦灼的牛皮市格局,仅有不足两成投资者认为今年A股仍将是一个熊市。
具体到二季度行情,17%的投资者看好二季度行情,认为指数将延续上行趋势刷新年内高点。而大多数投资者观点相对谨慎,认为指数将进入盘整期,在2142点至2478点之间震荡。具体点位上,投资者对于二季度高点的判断集中在2450点至2500点之间,低点方面多数投资者认为2251点底部较为坚实,仅极少数投资者认为沪指可能向下击穿2132点。
在投资策略方面,过5成投资者表示近期将等待指数回调后逢低买入,3成投资表示近期前景未明,将持币观望,2成投资者表示将积极买入。对于投资标的,看好环保、新能源、文化传媒等新兴产业概念股的投资者相对较多。
高度认同纠偏新股“三高”
在行情之外,今年以来监管层推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与退市制度完善两项最受投资者关注。参与此次在线调查的投资者普遍表示,支持监管层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新股发行中存在的“三高”现象,76%的投资者认为监管层应对此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其中,41%的投资者认为新股发行“三高”现象反映了现行询价机制存在弊端,应对此施以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24%的投资者认为,改善“三高”现象的核心在于确保拟上市公司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市场自会纠正其偏高的发行价格。同时,11%的投资者建议监管层根据拟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平均水平对其发行市盈率进行限制。
在新股发行体制方面,监管层今年以来正在探索多项改革举措,其中针对网下网上投资者定价权与配售比例不匹配的现象,监管层正在陆续推出包括提高机构网下配售比例、鼓励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发行询价等措施。
对于提高机构网上配售比例,绝大多数投资者表示赞成。八成投资者表示,机构资金量大、投研能力强,又在新股定价中占有绝对话语权,应当成为新股发行申购的主力。也有投资者表示,新股配售比例应根据网上网下的参与资金进行调整,以中签率趋同为标准。
而对于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受访投资者的态度则不尽相同,支持与不以为然者平分秋色。持支持态度者普遍认为,个人投资者对新股定价也应有话语权,目前实行的模拟询价在条件成熟后应向实际参与询价过渡。而多数不以为然者则表示,相比机构而言,个人投资者调研能力偏弱,即使参与询价也无法有效发现上市公司价值。也有投资者认为,即使未来个人投资者代表能够实际参与新股询价,其在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也无法与机构投资者相提并论,参与询价没有实际意义。
尽管对于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观点不一,多数投资者仍表示,如果未来被券商选中以投资者代表身份参与模拟询价,自己将仔细研究公司基本面,给出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
对于当前个人投资者是否应该继续打新,与会嘉宾,
东北证券研究所投资策略部经理郭峰表示,新股发行改革任重道远,目前还远未到位。是否打新首先还是要看发行定价,定位合理的,低于二级市场同行业水平的可以申购,否则就是投机,要承担风险。他同时表示,近日虽然有
人民网再现新股神话,但估计是特殊情况,大部分情况未来新股的收益率将大幅下降,甚至带来风险。
退市制度改变投资者态度
除了新股发行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的退市制度也是近期投资者关心的热门话题。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对待上市公司退市的态度已日渐成熟理性,有82%的投资者表示,优胜劣汰是资本市场天然属性,支持监管层完善退市制度。
对于未来A股市场出现上市公司退市的频率,投资者的看法则不尽相同。有47%的投资者认为,未来A股市场将与欧美成熟市场相似,上市公司退市将频繁发生。41%的投资者则认为未来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将保持较低规模和频次。另有12%的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退市现象未来仍将较为罕见。
调查结果同时还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创业板公司欲说还休的态度。尽管此前多数投资者认同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但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创业板公司,仅有29%的投资者认为出现创业板公司退市很正常,多达60%的投资者认为一旦出现创业板退市,应当追究公司高管、保荐机构的责任。
对此,参会嘉宾,资深市场人士应健中就表示,根据现有退市规则,未来三年中创业板公司估计没有可能退市。最有可能退市的则是主板中的一些*ST板块个股。由于这些股票占指数权重不大,所以对大盘影响不大,但心理上的冲击会比较大。
“按规则,退市之后转入三板,还能交易。但作为投资者还是要自我保护,你提前与绩差股拜拜吧,抓紧自己从这些股票上退市。”应健中在与投资者互动时如是说。
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正在逐渐改变投资者对于ST、*ST板块的态度。64%的受访投资者表示,自己正在开始有意回避绩差股,同时也有76%的投资者表示将在近期逢高卖出所持有的潜在退市股。
作者:浦泓毅 钱晓涵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