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权和事权要匹配
2012年09月27日23:18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从10月1日起,昆山、泰兴、沭阳三个县(市)将作为江苏省首批“省管县”单位正式开始试点,按照省直管县体制运行。
以现有行政体制看,本次进入试点的三个县(市)分属苏州、泰州和宿迁三个省辖市,在地理位置上呈现苏南、苏中和苏北各一个;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上由南向北递减。
其中,昆山是全国“百强县”之首,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位于县级第一;泰兴则是苏中经济大镇和革命老区,与上属省辖市泰州市区接壤,更承担过国家发改委等诸多中央部委的改革试点;位于苏北的沭阳则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
江苏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孙学玉教授曾担任过国家“省管县”课题负责人,他认为江苏选择的三个县(市)极具试点价值,其改革经验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文件规定,试点中保持三个县(市的)行政区划不变、统计口径不变、干部管理权限不变,尝试在运作中实现由“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转变为“省-市、省-县”的二级管理,计划在2013年底探索完成。
总体而言,“省管县”主要在于“人权和财权”这两个核心命题,其他则是与之相匹配的政府事权的厘清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权限。
试点期间,三县(市)政府将直接向省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省政府各部门分配行政、经济资源对三县(市)实行计划单列,适当倾斜;工商、地税、质监部门也将相应调整为由省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依据方案,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省辖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均由三县(市)自行审批、管理;须经省辖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均直接报省审批。
参与设计“省管县”试点改革方案的江苏省财政厅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省级范围权限内可以协调的问题不大,从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的角度看,试点县(市)要更加积极主动获得金融、国税、海关、电力等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部委的支持。
“从办事的角度而言,总体上我们认为有些事项与省甚至中央部委直接对接会有利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步伐”,一位曾在沭阳挂职的官员对记者表示,这也是“十二五”改革的大方向。
事实上,在“人权”上,江苏所有县(市)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经由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其他干部则按原有体制运行,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在“财权”上,则早已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处设有市(县)科负责与县级财政对接。
从江苏现有的实践看,最繁杂的事情在于探索建立县(市)级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关系,这也主要意味着“经济管理权限”在省、市、(县)之间的重新定位。
实际上,近几年来淮安、南通、徐州、扬州、苏州等江苏省辖市都大范围进行了区划调整,如“撤县变区”、扩大市区管理范围等就是对“省管县”的一个积极应对。从本报采访看,试点县(市)普遍反映,因承担较多的公众职能,本级财力压力较大。
“省管县”的改革,主要在于消除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层级过多的现象,但也意味着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虚区实县”和“撤县为区”,以及中心城市模式和多层级的区域合作模式仍将长期共存。
作者:王海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