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10月29日晚间利好消息速递(直播中)

2012年10月29日15:35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 [10月29日晚间利好消息速递(直播中)]
  本页面为直播页面,将不断更新内容,稍后请刷新阅读。

  中国水博览会与水务高峰论坛开幕 概念股掘金

  第七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10月29~30号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今年的论坛是在加快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的一间》情况下召开的,主题为“新水源·新机制·新市场”。论坛依托中国水博览会平台,由水利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主办。

  本届论坛将根据不同议题分为主论坛和分论坛。其中,主论坛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主题展开,分论坛则将通过水价、水务市场、水务资产管理、水质监测、水利信息化与灌溉现代化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探讨水务市场的未来发展之路、产业发展机制,促进社会各界有效沟通,充分发挥政策对产业的指导作用。

  同时,今年的论坛还将评选国内外对中国水务(水利)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将得到表彰,以典型推动行业和市场发展。

  分析认为,中原环保(000544) 兴蓉投资(000598) 中山公用(000685) 锦龙股份(000712) 万邦达(300055) 碧水源(300070) 巴安水务(300262) 首创股份(600008) 国中水务(600187) 钱江水利(600283) 南海发展(600323) 洪城水业(600461) 创业环保(600874) 重庆水务(601158) 江南水务(601199) 等水务概念股有望受益,此外,宝莫股份中电环保津膜科技南方汇通等水处理概念股也有望受益。

  福州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年底完成 4股受益

  据东南快报报道,福州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将于2012年年底前完成。从福建省住建厅获悉,福州市将围绕建设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以承办2015年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为契机,结合福州市规划工作实际,对七个方面内容进行重点规划编制及梳理。

  这七个方面包括战略规划、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城运会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福州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在9月底完成初期规划方案后,拟于11月初召开全国性专家研讨会,并于年底完成规划成果。

  在交通方面,今年年底前,福州将完成39项已编及在编交通规划的整合、提升及梳理工作,以及完成市区主要干道停车整治规划研究、过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旅游交通综合规划这3项。2013年年底前,完成城市交通白皮书、中心城区近期道路交通改善方案研究、旅游交通综合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站点交通接驳专项规划这4项。

  在专项规划方面,年底前完成地下空间利用、城市色彩研究、山体保护等7项专项规划;2013年年底前,完成基本生态控制线、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等13项专项规划。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上市公司中,实达集团阳光城永辉超市等福州本地企业有望获益,福建水泥等相关建材企业也值得关注。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以下为29日日间利好消息】

  我国将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相关文件将发布

  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制订的《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暂行)》和相关技术支撑文件将于近期发布。届时,全国统一推行的、自愿性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将在我国实施。

  《经济参考报》消息,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近几年已实行了多项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在节能产品方面,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即明确,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也提出,鼓励和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多款商品。

  据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唐丁丁介绍,早在2009年,该中心就启动了“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的研发工作。一年后,环保部发布了4项产品的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标准。

  对于目前节能产品、环保产品和未来低碳产品的多重认证体系,国内质检系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解释道,对于消费者而言,节能产品侧重于节约用能成本(如电价、水价等),环保产品侧重于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如木地板的甲醛等),而低碳产品则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环保部的“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仅局限在家用制冷器具、家用电动洗衣机、多功能复印设备、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等少数产品。

  曾作为外交部随员参与《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国内碳减排专家钱国强认为,实际上,多种认证彼此并不排他,未来谁能赢得企业自愿认证,在于谁能从财税部门那里争取到政府优先采购、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谁能赢得国际权威机构和发达国家的低碳标志互认,谁就能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缩写CQC)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认监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专项我国低碳认证制度研究”项目研究工作。CQC低碳与能效部部长田晓飞透露,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实行统一的低碳产品目录,统一的国家标准、认证技术规范和认证规则,统一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国家低碳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将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和发布。其中就包括《低碳产品认证技术规范》(简称“技术规范”)和《低碳产品碳减排评价指标》。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可以委托认证机构进行低碳产品认证。

  根据初步设计,低碳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冒用、买卖和转让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CQC的解释是:与节能产品、环保产品有所不同,低碳产品指的是与同类产品或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碳排放量值符合该类产品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中有关低碳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

  据悉,目前,“技术规范”中的低碳产品评价方案是在国家已有标准、市场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设置评价指标,每个指标设置一个排放限值。比如对家用电冰箱设置“可回收利用率”等低碳相关属性限值。

  据介绍,一旦政策落地,“技术规范”有望囊括4种用能产品和2种非用能产品。两者的区别在于,在使用阶段是否用能(如电力等二次能源,或者煤炭等一次能源)。比如北方建筑墙面上普遍使用的特殊材料,虽然安装后不直接使用能源,但能通过保温隔热,减少建筑内空调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两部门对申报“低碳产品”的厂家设置了技术门槛。具体而言,用能产品将采取“实验室检测”加“现场核查”和“追踪检查”的认证模式;非用能产品将采取“现场核查”加“跟踪检查”的认证模式。

  以家用电冰箱为例,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将公布各大区域电网的排放因子,国家制定的认证机构将对每一家生产企业的电能表进行监测,并将用电量分摊到每一个产品,简单地说,用电量乘以排放因子就是碳排放量。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四部门要求加快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关注4股

  中国政府网10月29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29日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指出,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

  在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方面,意见要求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各地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及相关学校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的支持力度,推动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业内人士表示,该意见的发布有望带动体育设施基建和器材的需求,体育产业板块的中体产业(600158)、信隆实业(002105)、探路者(300005)、青岛双星(000599)等值得关注。

  商务部赋予上海绿地能源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商务部公告,依据《行政许可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审核,决定赋予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舟山金泰石化能源有限公司、海南益岛燃气有限公司、银川宝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州石油有限公司、上海绿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赋予中化天津港石化仓储有限公司、上海中油中燃石油仓储有限公司成品油仓储经营资格。

  赋予中化天津港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原油仓储经营资格。

  注销温州海发油气供应有限公司、苍南县光鑫油品有限公司、温州市石化物资公司、温州市瓯海区石油公司、温州市石油贸易公司、河南省燃料总公司新郑石油销售处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注销台州市华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品油仓储经营资格。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山东黄金集团规划建设胶东百吨黄金生产基地

  山东黄金集团28日提出,将以渤海南岸的莱州市为中心,在胶东半岛规划建设一处年产百吨的黄金生产基地。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到2015年末,山东黄金集团黄金产量将进入世界前十,2020年黄金产量进入世界前五。

  业内认为,山东黄金“胶东百吨黄金基地”建成后,将超越澳大利亚纽克雷斯特黄金矿业公司,成为世界五大黄金公司之一,这对巩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产金国的地位,对人民币以黄金为筹备基础扩大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东南网架中标2.27亿元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一期项目

  东南网架(002135)10月29日午间公告,公司与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了杭州萧山三阳安居房开发中心对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一期(一组团)项目二标段的公开招标。26日,公司收到招标人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和浙江建工联合体为“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一期(一组团)项目二标段”的中标单位,中标总金额为人民币4.54亿元,其中与钢结构工程相关部分约为2.27亿元。

  本次中标金额中与钢结构工程相关部分约为2.27亿元,占公司2011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6.23%,该项目执行不影响公司业务的独立性。

  晨光生物取得3项商标注册证

  晨光生物(300138)10月29日午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正式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3项商标注册证。

  该商标的取得,有利于加强公司注册商标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公司品牌和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水利三大建设任务总投资将达68亿 2股受益

  河南省水利厅消息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三大建设任务”已在河南省全面启动。

  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水利“三大建设任务”总投资将达到68亿元。河南省水利厅表示,下一步,要紧抓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施工季节,确保今年年底前圆满完成“三大建设任务”年度目标和投资建设任务。

  分析认为,上市公司中,同力水泥中信重工等当地基建、机械设备企业有望从中获益。

  香港基金公会:今年基金销售将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李定邦今日在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时表示,虽然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但香港市场仍可靠稳,在过去7个月里,互惠基金的销售额达到280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4%。

  他预期香港全年的基金总销售额将达480亿美元,有望超越2007年的历史高位,并较2009年的金融海啸后的低位高出三倍。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广州液化气价逼近历史最高 2个股受益明显

  据市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9月份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均价为113.4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38%。进入到10月份以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均价为115.79元,而广州市内更是达到了129元的价格,逼近历史最高点。

  据中广网报道,季节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广州以及整个南方地区液化石油气的用量。中宇资讯分析师王惠分析指出,进入了10月份之后,因为冷空气影响日益频繁,而国内液化石油气的市场需求不断开启,特别是南方的用气大户,补货周期逐渐缩短,内多地液化石油气零售价格均呈现上涨的状态。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慧解释道,自9月份开始,夏秋交接之际,国内液化气市场需求便逐渐回升,进入10月份,冷空气影响日益频繁,国内液化气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启。虽然下游观望情绪仍在,仍难以阻止国内液化气市场坚挺向上的脚步,受出厂价不断上升的带动,国内多地液化气零售价格上涨。

  目前,国内液化气市场多空消息相织,冷空气的影响仍将不间断的到来,北方零售价格的不断上升或将损失部分居民用户,而南方终端需求虽在不断回升,但广石化、湛江产量的恢复及南炼的增量,将对意欲上行的市场形成压制,预计中线市场,出厂价格变化不大,零售价格的调整也将放缓。

  媒体报道显示,此前山东、湖北等多地已经出现液化气价格上涨。上市公司中,中山公用(000685)、广州发展(600098)等本地天然气企业有望获关注。

  人民币中间价29日创近半年新高 关注4大板块

  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2992元,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8个基点,创近半年新高。

  当日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中间价为:100日元对人民币7.896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275元, 1英镑对人民币10.130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6.521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6.3036元,人民币1元对0.4849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5.0031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汇率近期累创新高,引发相关板块屡有异动。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可能会持续走强,不过大幅升值的概率并不高,部分板块存在交易性机会。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而自7月25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逾2.5%。对于其走强原因,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认为,近期来看,多项宏观数据好于预期,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忧虑;同时受到海外宽松政策的影响,国际资本不断流入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走高。此外,美国大选对中国汇率问题的关注政策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谢亚轩指出,通过对历史上德国马克、日元、韩元和新台币升值因素的分析,证明货币汇率主要由经济增速、贸易盈余和短期资本流动所决定。其中,经济增长确定汇率的长期趋势;贸易盈余反映了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程度,因此经常项目余额与GDP之比决定了汇率的变动速度;而具体短期汇率波动的主要动力则来源于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就未来人民币的走势,谢亚轩认为,目前其汇率已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短期内即期汇率可能会持续走强,但波动将更加频繁;未来2-3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将放缓,但仍处于升值通道。

  “人民币处于强势,有利于原材料进口企业以及以外币来计价的资产行业。”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表示,房地产、券商、航空业以及造纸业将较为受益。房地产由于流动性较好,会随着人民币含金量的提高而显得更为值钱;券商同样也是受益于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追捧;对航空业而言,人民币汇率走高,将使飞机、航空燃油等进口物品的采购成本大幅下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3%会带来汇兑收益1.8亿美元;对于造纸行业,由于目前造纸行业的原材料纸浆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该行业的生产成本,高档纸业受到的积极影响更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丙烯酸价格连涨一个月 概念股或再受追捧

  自从9月底日本触媒公司储罐爆炸后,我国的丙烯酸市场价格已经连涨一个月。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多家市场监测机构提供的信息显示,从9月底以来,丙烯酸价格已累计上涨超过35%,达到年内新高点。

  据中宇资讯统计,截至10月26日,全国丙烯酸均价较9月末11400元/吨上涨4100元/吨,涨幅为36%。生意社统计也显示,丙烯酸价格从9月底开始出现大幅拉升,是今年涨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上涨,目前已累计上涨超过35%。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国内丙烯酸价格暴涨与日本触媒公司的爆炸有关。触媒公司是全球第四大丙烯酸酯生产商,年产能为58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0.9%。此次爆炸导致该公司38万吨丙烯酸装置停产,约占全球总产能的7.1%。

  日本触媒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国际丙烯酸及酯“三巨头”中的两家阿科玛集团与陶氏化学相继提高丙烯酸及酯报价。与此同时,北京东方卫星石化、宁波台塑等我国各大丙烯酸生产企业也先后多次提高价格。

  经过多次提价后,“相关工厂利润空间明显扩大”,中宇资讯分析师李丽分析说,按照丙烯10300元/吨,丁醇11400元/吨折算,丙烯酸生产成本为9000元/吨,而目前丙烯酸市场均价在15000元/吨以上,所以相关工厂利润丰厚,部分公司一度扭转了上半年的亏损局面。

  李丽说,此次日本触媒事故预计年内难以恢复,国内市场供给面紧张状况难有改善,后期国内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或仍有上升空间,但市场涨幅或将有所收窄。

  今年前三季度,丙烯酸生产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以龙头企业卫星石化(002648)为例,其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减少43.16%;营业毛利率20.22%,同比下降9.52个百分点。

  有机构预计,经过此轮价格上涨后,相关公司四季度的盈利将有所回暖。

  石化行业二季度以来的增速回落到目前已逐步企稳。虽然未来板块仍可能继续低迷,但内部的结构性机会仍值得关注。

  继草甘膦行情之后,化工行业又迎来另一子行业机遇。8日盘中,丙烯酸概念股爆发,沈阳化工、卫星石化强势涨停化工化纤板块。分析认为,石化行业二季度以来的增速回落态势,目前已逐步企稳。虽然未来板块仍可能持续低迷,但内部结构性机会仍值得关注。

  9月29日,日本化工厂触媒公司的丙烯酸储罐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其工厂现已停产。该厂是全球最大的超高吸水性聚合物(SAP)生产厂,每年可生产32万吨产品,占全球供应量的20%。近期以来,日本化工行业的几起重大意外事故,均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恢复生产的时间无法判断,一轮对SAP主要原材料丙烯酸的供应紧张预期逐渐增高。

  东兴证券化工行业资深分析师杨若木表示:“化工板块第四季度的表现虽仍需根据供求关系判断,但行业内的成长股值得关注。此外,关注突发事件,把握结构性机会也是一大思路,草甘膦和丙烯酸都是很好的案例。”

  鲁西化工(000830):第一创业分析师王皓宇认为,相比去年同期,公司尿素收入增加了33.97%。由于尿素出厂价高企,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左右,而原料煤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公司尿素盈利大幅提升,尿素毛利率由去年中期的7.91%提升到15.60%。尿素盈利的大幅提升保证了公司业绩的增长。目前公司化工产品盈利处于底部,未来的业绩弹性较大。

  江南高纤(600527):航天证券分析师何筱微认为,公司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营产品之一涤纶毛条是小纤维品种,行业集中度高,江南高纤市占率约70%,向下游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羊毛价格维持高位和服装潮流的变化使得涤纶毛条作为替代品需求进一步加大。另一产品复合短纤维的下游需求集中于个人卫生用品领域,市场增长迅速,且市场集中在国内,受海外需求减弱的影响很小。公司毛利率逆势上扬,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特征。

  巨化股份(600160):中信建投分析师梁斌认为,在产业升级的要求下,国内有机氟化工从含氢氯氟烃产品为主向环保制冷剂、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氟聚合物并重转型。公司是有机氟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的领头企业之一。公司产品种类齐全,产品涵盖主流制冷剂R22、环保型制冷剂R134a(全球最大规模)和R410,后者用于欧美出口家电产品以及国内高端产品。2013年起,中国将开始履行《蒙特利尔公约》,环保型制冷剂将更受青睐。

  烟台万华(600309):兴业证券分析师刘曦认为,三、四季度管道保温领域刚性采购需求逐步提升使得聚合MDI的需求较为旺盛,并对产品价格构成支撑,下游浆料、鞋底原液、氨纶等厂家节前备货采购的意愿增强,也使得纯 MDI的整体形势得到改善。MDI供给端偏紧,MDI行业的高进入门槛、有序的竞争格局使得其价格走势实际上始终强于大部分化工产品,尤其是今年以来,产品价格和盈利水平回升至近几年来的理想水平,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超出预期。

  天源迪科募投项目已投入使用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天源迪科(300047)的投资金额达5353万元的“新一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项目”已于8月底验收并投入使用,项目市场需求情况良好。

  公司在电信支撑软件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近年来通过原有业务拓展及收购等手段开始一些新业务,方向是IT运营服务及电信运营咨询等内容,新业务也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

  截至9:52,天源迪科股价盘中报11.76元,持平。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九部委酝酿八行业兼并重组 行业龙头望迎利好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最近,国务院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明两年是八大行业重组的关键时期,国务院要求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速度推进此项工作。

  据了解,部际会议的“备忘录”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五项重要工作。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定位,充分发挥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研究出台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服务。三是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部署,针对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措施。四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形成中央和地方联动、跨部门协调配合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机制。五是努力建设好企业兼并重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就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显得相当紧迫。”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相比之下,韩国浦项制铁粗钢产量约占韩国总量的60%,德国的蒂森克虏伯、美国的美国钢铁公司、俄罗斯的谢维尔等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本国总产量的比例都超过了20%。

  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小、弱、散的特点。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工信部认为,在这1000多家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生存十分困难。

  齐鲁证券:稀土行业或将出现行业兼并重组高潮

  8月6日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准入条件从生产规模、工艺装备、能耗标准、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国内稀土矿采选及冶炼分离行业的准入条件进行了限制;《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已经于2012年7月26日开始实施。

  分析:

  齐鲁证券表示,准入条件的主要内容:1)明确了稀土矿采选及冶炼分离企业的最低生产规模,针对目前尚未达到最低标准的在产企业,要通过行业兼并重组等手段尽快达标;对于新设立企业,必须达到最低标准,否则不予注册登记;2)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能耗、环保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对于未能达到该标准的落后产能,要加速淘汰。

  本次《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的提出,仍是中国政府整合稀土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政策延续,按照本次的准入条件,国内有相当比例的稀土矿采选及冶炼分离企业尚未达标;而随着准入条件政策的实施,稀土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行业兼并重组高潮。

  针对此前国内稀土矿采选及冶炼分离行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工信部大力推动稀土行业的兼并重组,目前行业的整合格局是:1)北方轻稀土资源整合以包钢稀土为核心;2)广晟有色或将是广东省中重稀土资源的整合者;3)福建省中重稀土整合以厦门钨业为核心;4)江西铜业集团将是四川省轻稀土资源的重要整合者;5)五矿集团、中色集团、中铝集团将是江西、广西、湖南等南方省份中重稀土资源的整合参与者。

  结论:

  齐鲁证券认为,2011年7月份以来,国内稀土产品价格出现了深度下跌,轻稀土产品的价格平均跌幅达到60%,中重稀土产品价格平均下跌了70%以上。本次准入条件的出台,有助于稀土产品价格止跌企稳,但价格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有两点:1)中国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资源产品,但由于2011年中国稀土产品价格涨幅过大,导致已经停产数十年的海外稀土矿重启,近期美国最大的稀土矿采选企业MCP宣布将大幅扩大生产规模,将全球稀土资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当前的5%左右提升至30%;2)稀土走私问题难以解决,稀土产品价格难以上涨;2011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仅使用了49%,这是实行稀土出口配额政策以来首次出现的配额过剩现象;2012年稀土出口配额和2011年相当,但上半年稀土产品出口量却同比大幅下降了43%,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2012年稀土产品出口配额的使用率将不足30%。

  在稀土价格难有表现的情况下,分析师认为稀土行业的投资机会重点在于行业的兼并重组。目前分析师看好厦门钨业对福建省内稀土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中色集团对南方省份稀土资源的整合;从行业的兼并重组角度,推荐个股的顺序依次是:厦门钨业、中色股份、广晟有色、包钢稀土。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三季报披露近尾声 四大行业成白马牧场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已经接近尾声,所有公司三季报将在本月底前披露完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10月26日),两市已经有1376家公司正式发布了三季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2%;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59%至3286.88亿元。其中716家公司实现业绩同比正增长,占比52.03%;660家业绩下滑,占比47.97%。有1243家公司盈利,占比90.33%;133家亏损,占比9.67%。

  虽然仍有九成以上公司盈利,但相比2011年,上市公司经营疲态尽显在上述1376家公司中,2011年三季度时盈利的有1288家,亏损的有88家。也就是说,今年三季报亏损面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这是从微观层面来看。而如果稍微将眼光放得宽一点会发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大部分行业都有着不同程度影响。

  只是在中国目前这种以投资拉动主导型经济为主的模式下,与投资有关的行业感受可能更明显,而另一些属于大消费领域的行业所受波及相对较小。

  在申万一级分类下的23个行业中,只有10个行业出现业绩同比正增长。增幅最快的是食品饮料,35家公司共实现了230.36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9.32%。其次是以电力、环保为主的公用事业类公司,55家公司共实现183.77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2.48%。此外,地产、金融、医药等行业总体业绩也出现一定上升。

  而13个整体业绩出现下滑的行业中,不乏前几年风光无限的公司。如机械设备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0.45亿元,同比下滑4.72%。但是2009~2011年,在4万亿投资计划带动下,机械行业一度独领风骚。龙头三一重工(600031,收盘价9.16元)那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高达59.27%、112.71%和54.01%,今年上半年公司却出现了13.11%的净利润下滑。另外,黑色金属可谓是今年最惨的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暴跌导致全行业已经发布三季报的13家公司共计出现49.98亿元亏损,平均每家亏损3.84亿元。

  据证券日报统计发现,餐饮旅游、金融服务、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四大行业,业绩增长公司占行业已公布三季报公司家数的比例最高,有望成为业绩浪中表现抢眼的热点板块。

  房地产成社保和险资热捧对象 险资增持趋势明显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进入最后阶段,社保基金与险资三季度调仓情况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房地产股受到社保和险资的共同青睐,万科等股票重回机构视野;之前一直被摒弃的化工、机械等周期股也受到机构关注;而明星板块消费股“退烧”迹象愈发明显。

  中证报消息,截至10月28日,在已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现身23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社保基金对130家公司加仓,对62家公司持股不变,对47家公司减仓。在已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保险资金现身344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保险资金对181家公司加仓,对80家公司持股不变,对83家公司减仓。

  从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房地产成为社保和险资热捧的对象。在社保基金的重仓股中,华侨城A、招商地产荣盛发展等赫然在列,且均在三季度进行了加仓。社保基金共有104、108和102三个组合持有华侨城A累计2.47亿股,较二季度末增加1710万股。此外,宁波富达合肥城建广宇集团等也是社保基金的重仓对象。

  险资增持房地产的趋势更为明显。三季度,险资共出现在12只房地产股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除对卧龙地产福星股份进行了减持外,其余均为加仓或持股不变。其中,新进荣盛发展1218万股、华夏幸福1024万股、万科12059万股、北京城建682万股。值得一提的是,万科A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今年首次出现了险资的身影,中国人寿斥资约10亿元持有万科1.1%的股份。

  险资埋伏其中获益明显。以华夏幸福为例,该股上季度末收盘18.09元,而在10月28日报收19.9元,涨幅超过10%,同期大盘跌幅达7.15%。平安人寿三季度新进该股1024万股,考虑到该股三季度以来走势平稳,如果平安人寿建仓时机合适,该笔投资的盈利将超过1亿元。

  10月初,多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透露,在9月末出于博反弹的考虑,已大批买入“下跌无空间,上涨有机会”的地产股,这一操作目前已在三季报中得到印证。对于地产股后市,机构人士表示中长期仍会看好。他们认为,经历了银行信贷收紧、“金九银十”褪色、八五折优惠利率获取难度加大等利空之后,楼市已有所降温,未来不太可能再出台更严厉的政策。而多家房地产公司在熬过了低谷之后,纷纷开始在三季度拿地补库存。特别是在经济探底但无明显回升之下,未来房地产业仍会继续担纲“经济主导产业”,这意味着地产板块投资机会依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一直被机构所抛弃的周期股,如化工、有色、钢铁、煤炭和机械等行业,在三季度被社保和险资悄然布局。Wind显示,在已公布三季报公司中,险资现身6只有色股,5只为加仓,其中锡业股份被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和人保寿险三个账户持有约230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到2.53%。

  此外,险资重仓包括大连重工郑煤机等在内的14只机械股,仅有两只为减持。煤炭股也是险资加仓重头戏,包括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兖州煤业在内的10只煤炭股为险资重仓对象,仅中国神华三季度就被加仓超过3300万股,加仓幅度超过40%。以太钢不锈鞍钢股份、沙钢股份为代表的钢铁股同样出现在险资加仓名单中。

  社保基金则偏爱化工股。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出现社保账户的化工股共有20只,仅有两只为减持。其中,社保基金对康得新黑猫股份永太科技兴发集团多氟多等重仓股中的持股市值均达到或接近1亿元。与险资有所不同的是,社保基金对煤炭股兴趣不大,平煤股份兰花科创等均遭大幅减持,后者减持幅度更是超过50%。

  在股价方面,这些周期股基本与大盘同涨同跌,如大连重工、中煤能源、沙钢股份等三季度跌幅均在10%左右。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中国神华,作为煤炭龙头股,三季度末中国人寿共有两个账户持有该股超过1.1亿股,该股6月底报收22.48元,整个三季度走势平稳,截至10月28日该股报收22.8元,同比实现上涨,表现远远超过大盘。

  社保基金对个股的把握则更为精准。在其重仓的化工股中,康得新从6月底15.91元,一路上涨至最高24.65元,10月28日为22.95元,涨幅超过44%。社保基金105组合三季度新建仓该股超过750万股,收益预计将达到千万级别。此外,社保基金持有的黑猫股份、江山化工等化工股同样表现不俗。江山化工截至10月28日股价为8.79元,超过6月底的股价,实现了正收益。

  【点评】

  相比之前几个季度的追捧,从三季报来看,社保和险资对于食品、饮料和医药等消费概念股份的热情正在消退。三季度,险资对包括三全食品中粮生化三元股份安琪酵母天邦股份在内的多只食品股进行了减持,虽然也有对光明乳业西王食品的加仓,但减持的力度无疑是一年多来最大的。

  以三全食品为例,在半年报中,有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两个账户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但在三季报中,已不见了新华人寿的身影。三元股份则更为明显,一季报中,险资还持有该股超过950万股,半年报时这一数字已降为567万股,到三季报时则减少为288万股。

  医药股也遭遇了同样情况。三季度,险资减持了西南合成华北制药、江中制药、千金药业等多只医药股,社保基金则大幅减持了片仔癀。以片仔癀为例,该股在去年的年报中,社保基金110和604组合共持有490万股,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社保基金持有该股从380万股减持为二季度末的228万股,三季度末则只剩下112万股。而该股在7月创下119元的历史新高后,截至10月28日已跌回100元附近,社保基金逢高减持迹象十分明显。

  尽管部分消费股被减持,但酒类股仍是社保和险资共同关注的热点。燕京啤酒沱牌舍得等被险资大幅加仓,酒鬼酒老白干酒则为社保基金所增持。值得注意的是古越龙山,该股在一季度末时还仅有一只险资持有208万股,二季度末则有社保基金109组合和泰康人寿持有1020万股,三季报时社保和险资合计持有股份已达2060万股,比半年前增长10倍,该股近来走势也相对平稳。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盘徘徊在低位,周期股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后,很有可能在四季度伴随着经济企稳而迎来转机。因此,机构将之前埋伏在消费股中的“弹药”悄然转移,也是对此情况作出的预判。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王亚伟入驻前海 “私募之都”或迎转机

  作为中国私募基金的发源地,深圳“私募之都”的地位受到上海、北京等地的挑战。此次王亚伟的私募入驻前海,加上前海对私募基金的各种优惠政策,是否会带动新一批私募基金涌入前海呢?深圳“私募之都”的地位能否保住?

  据证券时报报道,一向默默无闻的前海湾,被当作深圳金融改革桥头堡后,慢慢地有了知名度。然而,真正让前海广为人知的,是近期王亚伟把自己创立的私募基金设在前海,前海的名气,因为王亚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

  近期,王亚伟复出的消息再次搅动基金行业,这位前“公募一哥”的私募基金公司落户深圳前海。近些年,大量公募、券商投资人士转型私募,阳光私募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国内私募发行的产品数已经突破2000只。

  作为中国私募基金的发源地,深圳的“私募之都”地位近几年受到了上海、北京等地强有力的挑战。此次王亚伟的私募入驻前海,加上前海对私募基金的各种优惠政策,是否会带动新一批私募基金,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争相涌入前海呢?深圳“私募之都”的地位能否保住?

  前海能否产生“王亚伟效应”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深圳共计发行801只私募产品,而上海发行701只私募产品,北京发行429只私募产品,深圳的私募产品数量仍居于首位,有着丰富的私募资源。在政策方面,深圳亦有所行动,今年,国务院批复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前海将对合格的企业按照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于在前海合作区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在财税制度框架下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

  同时,深圳依托香港的地域优势会越来越凸现。最近大陆热钱不断流入香港,从资金成本考虑,长期来看港股溢价会高于国内股票,香港股市或会越来越有投资价值。 未来深港一体化是种趋势。如果热钱由大陆回流也会首先在深圳寻找机会,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的不断规范和市场化,衍生品越来越丰富,投资工具也越来越多,一些投资于海外市场以及采取对冲策略的私募或将在深圳成立机构,伺机而动。

  更重要的是,王亚伟的私募入驻前海,必然是看中了前海的政策、区位等优势,这些优势是否会对其他意欲投身私募的投资人士产生吸引力?深圳一家私募的总经理表示,王亚伟入驻前海,有他的道理,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现在行情低迷,私募生存艰难,在前海优惠税收政策的吸引下,不排除未来有私募会迁址到前海,一些新的私募基金更是会选择前海作为注册地。

  深圳能否保住“私募之都”

  深圳私募基金发展最快的时期在2011年,全年发行私募产品达到356只,北京和上海分别为88只和225只,深圳一度被称为“私募之都”。但是近年来位于深圳的阳光私募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以今年为例,前三季度阳光私募产品发行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共计发行94款产品,然后是上海,发行81款,深圳则只发行了52款,而广州、天津、西安、成都等地私募发展也发展迅猛。

  近些年来,源乐晟投资、星石投资、东方远见、毕升投资等阳光私募纷纷离开深圳,落户北京或者上海。而国内前十大私募基金公司中,仅有金中和一家位于深圳。

  私募出走深圳有诸多原因,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各地都在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扶持力度,天津即将出台酝酿已久的《对冲基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海更具有国际化视野,且金融机构众多,辐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而北京获取金融信息的优势非其它城市所能比。”

  虽然今年以来深圳私募发展的速度有所减缓,但王亚伟的私募入驻前海,以及有可能产生的跟风效应,会否给深圳打造“私募之都”带来利好?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王亚伟的入驻只是个引子,正如深圳这个曾经的渔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如果前海在政策上不断给私募行业释放制度红利,深圳的“私募之都”地位不仅可以保住,还会越来越巩固。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海外资金加紧抄底A股 RQFII规模两月激增3成

  与近期A股市场低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海外投资者近期似乎正加紧抄底A股,近期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南方富时A50额度两度用罄,与9月初相比,10月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规模更是激增3成。

  南方RQFII额度两度用罄

  据证券时报报道,上周三,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其旗下RQFII产品南方富时中国A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额外申请人民币20亿元额度已经用罄,南方基金表示,根据市场需求,有再度追加额度的计划,时间则要看相关管理机构的批复。在此前的8月18日南方富时中国A50ETF发行的第一天,其50亿元额度上限一天即用完。

  RQFII A股ETF是今年7月才出现在香港市场的新品种,仅投资于A股市场,目前共发行4只,资产规模在过去两个月出现快速增长。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华夏沪深300ETF资产管理规模为44.09亿元,易方达中证100ETF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2.25亿元,南方富时中国A50ETF为68.03亿元,嘉实MSCI中国A股指数ETF为18.34亿元,总计152.71亿元。

  9月3日,RQFII A股ETF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06.93亿元,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一数字就提升了30%,在过去两个月内,已经有近50亿元的“真金白银”通过RQFII流入A股市场,显示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认可。

  看好中国市场

  国内一家QFII投资经理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有7%左右的增速,在全球经济体中仍有竞争力;另一方面,目前上证指数仅在2000点左右,沪深300成分股估值甚至低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在这个时候,他们非常看好A股市场,也在积极申请新额度。

  深圳一家担任海外主权财富基金顾问的机构也表示,作为长期资金,海外主权财富基金也非常看好A股市场,他们管理的主权财富基金首次申请的额度已经用完,目前正在申请新额度,对于新增额度,海外机构的态度是“有多少要多少”。

  香港市场更能反映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乐观态度。数据显示,上周一,在港上市的4只RQFII ETF中,有3只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其中南方富时中国A50ETF收报7.6元人民币,盘中触及7.62元人民币的上市新高,与此同时,成交量也持续放大,当日成交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较其上市之初日均成交2000万元放大约5倍。同时,易方达中证100ETF、嘉实MSCI中国A股指数ETF盘中同样创出上市以来新高。

  尽管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随着沪深两市下跌4只RQFII ETF大幅下挫,嘉实MSCI中国A股指数ETF一度触及上市以来新低,但截至周五收盘,其收盘价均较其单位资产净值出现溢价,表明海外投资者看好A股相关指数后市表现,愿意以高出净值的价格买入。

  数据显示,嘉实MSCI中国A股指数ETF以港元计价部分溢价率为0.93%,人民币计价部分溢价率为0.77%,是4只产品中溢价率最高的。此外,南方富时中国A50ETF和易方达中证100ETF溢价率分别为0.45%和0.21%。华夏沪深300ETF以港元计价部分溢价率为0.56%,人民币计价部分溢价率为0.34%。

  而同样与9月数据相比,9月3日,华夏沪深300ETF和易方达中证100ETF溢价率分别为0.17%和0.01%,南方富时中国A50ETF甚至出现折价0.05%,溢价率的走强说明投资者对A股的看法正在升温。

  南方东英总裁丁晨认为,RQFII A股ETF是目前香港市场唯一能直接投资A股的品种,该品种日前交投转活跃,与人民币恢复强势及内地经济见底回升有关。此外,他还表示,公司正考虑把南方富时中国A50引向双币双股,配合人民币固定收益债券基金及其他产品,为海外投资提供更多机会。

  截至2012年9月30日,外汇局累计核准、审批了21家RQFII机构共计39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其中,基金系RQFII投资审批额度合计290亿元人民币,用于RQFII ETF的额度为190亿元。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港股发烫 10余只新股趁热冲刺上市

  近日,在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催化下,热钱瞄准新兴市场,特别是资金可自由出入的香港。在此情况下,静寂多时的香港新股市场或将迎来一波热烈的新股行情。据了解,11月或有超过10家企业展开上市之旅,力争年底前成功上市,累计筹资逾400亿,其中集资过百亿的人保集团尤为引人注目。

  据证券时报报道,香港恒生指数自9月初以来反弹,至今已上升超过2000点,带动新股市场回暖。最先抓住市场转好这一契机的是复星医药,其从去年开始就在筹备H股上市,近日终于如愿以偿,将于30日挂牌上市,集资5.12亿美元。

  此外,人保集团拟于11月中启动上市计划,市场人士透露,人保或将于12月中旬完成H股上市,集资30亿美元(约234亿港元),如果顺利发行,将成为年内香港市场的新股集资王。人保早在今年6月通过H股聆讯,曾考虑于7月招股,但因市况清淡而搁置。

  在计划上市的新股中,以房地产商最多,共有4家。据悉,目前上海旭辉集团、江苏新城、南京金轮等多家内地房企已通过或即将接受聆讯,其中,旭辉集团已于10月22日展开推介,拟在港集资约23.4亿港元,暂定11月上旬开始招股,11月中下旬挂牌上市。而在上海B股市场上市的新城国际控股股东江苏新城,初步也计划最快11月进入市场,预计集资约15.6亿港元。南京金轮预计集资7.8亿港元。此外,香港富豪李嘉诚掌控的长江实业将分拆旗下的服务式酒店公寓Horizon上市,最多集资62.4亿港元。

  此外,还有郑州煤机集资46.8亿港元,惠生集团、亚美大陆、翠华餐厅以及床上用品商Casablanca分别集资23.4亿港元、16亿港元、7.8亿港元以及2亿港元。市场消息指出,床上用品商Casablanca今日开始路演,30日开始招股,11月13日上市。

  但是,鉴于港股市场的回暖主要是由资金带动而非基本面转好,即使能够成功上市,估值或不尽如人意,集资额也将大打折扣。

  据了解,已结束公开招股的复星医药国际配售本来足额,但最后机构投资者悔约,抽回一亿美元的投资,最后不得不将散户认购的部分公开发售资金来填补国际配售部分的不足,最终以招股价区间下限11.8港元定价。

  此外,在内地和香港共同大力打压房地产投机的情况下,业界人士预计,拟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或也只能以低估值上市。

  香港新股市场今年以来持续低迷,截至7月底,今年新增上市公司数目为47家,按年下跌25%;新股上市集资总额429.58亿港元,按年下跌77%。市场人士预计,香港今年或将不保其已三度蝉联的“全球新股集资王”称号。

  香港楼市新政立竿见影 多位财经高官力挺

  香港特区政府于10月26日宣布推出“买家印花税”及增加额外印花税措施后,香港过热的楼市迅速降温。象征香港楼市风向标的十大屋苑周末成交数据按周急跌42.9%,上周六及周日的成交量骤减至只有12宗,创近4个月来的新低,其中,有近一半的屋苑出现“零成交”。

  据证券时报报道,有香港资深地产顾问表示,香港政府宣布两项楼市新政的效果立竿见影,立即令原本炽热的交投气氛转为急冻。香港中原地产亚太区(住宅)总裁陈永杰表示,上周末香港十大屋苑成交量下跌是正常现象。他强调,新的稳定楼市新措施刚出台不久,买卖双方仍需时间去消化。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8日在个人博客上撰文称,于上周五出台的两项打击短期炒作的新措施是希望降低香港楼市泡沫风险,同时优先照顾香港永久居民的置业需求,加上增加供应措施的配合,期望可以纾缓香港楼市的供求失衡现象。他指出,即使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后未见有大量资金流入香港,但香港的楼价仍然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楼价向上的预期主导了市场情绪。他认为这种情绪很危险,与香港经济发展步伐背道而驰。曾俊华预计,外围资金净流入香港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难以预料最终会有多少资金净流入以及资金流向何时逆转。但他提醒香港市民要小心资金流向突然逆转的风险,包括造成汇率和利率大幅波动,并导致资产价格出现下调压力等。

  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政府出招是希望做到“快、狠、准”以稳定楼市,但市场不必担心引入“买家印花税”后会降低香港竞争力。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政府最新出台的两项措施已达到预期的成效,一手楼市的反应在预期之内,针对非香港居民买家的印花税将有很大的阻吓作用。他预期,措施推出后,二手市场可能持观望态度,成交量可能会受一定的影响。他指出,香港巿民本身就拥有很多“热钱”,因此政府要管理好巿民期望,让巿民不要以为在低息环境下楼价就一定会上升,他指出,当楼价与巿民薪金不成比例时,楼价便不能有长远支持。他透露,香港政府不排除将来还会再推出任何“税种”来稳定楼市。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表示,香港政府推出稳定楼市两招是“非常时期推出非常措施”,是要避免楼市泡沫破裂影响经济金融及民生,他认为增加额外印花税不会令市场供应减少。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半年来首次转正

  在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后,作为经济相对滞后指标的工业企业利润也开始改善,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半年来首次转正,当月实现同比增长7.8%。

  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240亿元,同比下降1.8%。尽管工业企业累计增速继续下滑,但已较1-8月3.1%的降幅有所收窄。而9月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这也是自今年3月份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首次由负转正。

  此前出炉的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无论是先行指标PMI,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均表明在前期“稳增长”措施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确立,而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也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

  数据还显示,从所有制结构来看,1-9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070亿元,同比下降11.8%;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7.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20509亿元,同比下降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8093亿元,同比下降11.4%;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0921亿元,同比增长15.6%。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将会进一步改善。

  新基金审批或取消 常规产品拟实行报备制

  上海某家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日前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未来新基金或将取消监管审批,改为备案制。“新基金从报上去,到最终批出来,管理层的意思是最多不超过20个工作日。”随后记者就此跟多家基金公司进行了求证,进一步印证了该消息。

  “此事基本已经确定下来了。一旦改为备案制,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随时上报,现行的几条新基金上报通道也就名存实亡了。”上海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知情人士表示。据该人士透露,这个消息是不久前证监会召集20家基金公司老总开会时讨论的。“国务院取消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跟基金相关的是取消副总任职审批,当时管理层和在座基金老总也就取消新基金审批做了讨论。”

  不过,上述产品部负责人认为,取消行政审批仅限于常规产品,而对于创新产品则依然需要进行监管审批。“一般股票型、纯债型等简单的常规产品,取消审批是肯定的。但是对于创新产品,我感觉不太会取消审批,之前创新产品要多次修改和论证、答辩,未来监管层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肯定不会放松这块。”

  据证券时报报道,海外基金产品的发行多数都是备案制。从监管层近几年在新基金报备审批上的一系列动作也可以看出,放松管制、逐步市场化是非常明显的趋势。2010年初,基金审批正式由之前单一通道改为多通道,2010年9月在偏股型、固定收益类、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创新型和专户一对多五条通道上新增创新通道,2011年初再添指数通道,2012年3月申报通道由此前的6条变为4条,可同时上报3只同类或者不同类的产品,新基金上报更快捷。

  当审批过程不再繁冗不再是瓶颈,发行渠道也不再是瓶颈,未来接受考验的无疑则是募集规模,一个真正的销售时代即将开始。“今年初曾有多家大型银行想精选新基金的托管代销数量,从今年实际执行层面来看,几乎没有做到。”一位基金人士表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银行渠道也无力扭转这种市场化的趋势,反而加速了基金业更深一步的市场化,未来基金公司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将会更明显。”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推荐阅读:

  【29日盘前利好公告解读 6股有潜力】

  中国石化炼油业务第三季盈利近30亿

  中国石化(600028)今日公布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公司实现营收约2.02万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约419.5亿元,同比下降30%。不过,上半年大幅亏损的炼油和化工板块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同时,中国石化第三季度推进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并启动了涪陵示范区页岩气产能建设。

  解读:

  据证券时报报道,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板块并未发生亏损。公司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炼油业务营业利润亏损164.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这一业务板块营业利润累计亏损了约194.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石化炼油业务实现了约30亿元的盈利。

  同时,此前拖累中国石化盈利能力的化工板块也有所好转,化工板块第三季度盈利约7.95亿元,而该板块上半年亏损20亿元。

  中国汽研全年净利增长将超30%

  中国汽研(601965)公布三季报,在2012年汽车行业整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却取得了净利润增长32%的良好业绩,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0元,且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长将不低于30%。

  财务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研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超过40%,但净利润却同比增长32%,这种良好态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着。公司一方面对收入占比高但营业利润率低的专用车制造业务规模进行控制,部分低附加值和盈利能力较弱的专用车规模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和营业利润率高的技术服务、轨道交通零部件和燃气汽车系统业务,导致整体营业利润率和盈利能力有显着提升。

  解读:

  据中证报报道,作为公司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服务和轨道交通部件等附加值高的业务今年营业利润率均超过30%,轨道交通业务达到70%,而专用车业务则不足10%。今年专用车业务收入占比从去年的80%下降到50%以下,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收入占比则大幅增长至50%以上,已成为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公司产品格局和盈利能力已有质的改变。

  公司募投资金投入的汽车产品研发与测试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7亿元,投资比例已超过60%,预计明年上半年将陆续投入使用,并逐步开始产生效益。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包揽1.2亿股定增股份 中捷股份控股股东“输血”

  因拟披露重大事项而停牌一周的中捷股份今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控股股东中捷集团拟借道定增大举增持,同时“输血”受困于资金链紧张的中捷股份,为公司多元化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方案显示,中捷股份拟以3.96元/股的价格增发1.2亿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中捷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中捷环洲拟出资4.75亿元“包揽”所有定增股份。增发实施后,中捷集团合计持有中捷股份比例将由19.89%上升至30.59%。就在增发前夕的10月20日,中捷环洲将注册资本增加至2亿元,新增资本1.2亿元由中捷集团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此次增资后,中捷集团持有中捷环洲股权比例由53%增加至81.2%。

  解读:

  据上证报报道,控股股东借道定增“输血”的背后,是中捷股份资金日趋捉襟见肘。中捷股份表示,近年来,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增加和经营业务的发展,公司负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 2012年9月30日,公司债务余额达到17.8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5.36亿元,公司面临的偿债压力较大,财务负担较重。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加,公司资产负债率也不断提高,2009年底、2010年底、2011年底和2012年9月底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80%、59.92%、 59.11%、62.43%。因此,公司欲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增加公司的权益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财务结构。

  资料显示,公司从2007年开始有意谋求多元化发展,当年收购了中辉期货55%的股权。今年6月,中捷股份又披露以1.97亿元“高溢价”收购内蒙古突泉县禧利多矿业100%股权。由此,公司转型成以缝纫机、期货和矿业为主要业务的多元化公司。

  大东南拟1.5亿元回购股份

  大东南(002263)公告,公司拟用不超过1.5亿元资金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7元/股,预计可回购2142.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5%。回购后,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将从63.76%减少为62.43%;控股股东大东南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从38.04%变动为39.43%。

  解读:

  据中证报报道,公司表示,近几年,公司业务取得较快发展,研发能力、经营能力大幅提高,已从传统包装行业龙头企业逐步转型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看好中国薄膜新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从历史看,目前公司估值处于低位。同时,公司拟出资1亿元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浙江绿海锂电池,子公司的成立是为了向上下游产业的延伸,积极向锂电池产业拓展。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中百集团二股东增持逼近二度举牌

  中百集团第二大股东新光控股还在继续增持。中百集团今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新光控股的持股量已经达到67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88%,虽较二季度末仅小幅增持了270万股,但离二度举牌线的距离已经不到100万股。

  解读:

  据上证报报道,新光控股的继续增持并不令人意外。这家在去年12月高调举牌中百集团的浙江民企,虽然一直不愿意表明其最终意图,但一不小心就露出了其长期投资的“野心”:今年8月底,新光控股董事长周晓光曾表示,如果(中百集团)股价再下跌的话,还会再买,理由是目前中百集团的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

  美的电器净利润持续稳步提升

  美的电器(000527)日前发布三季报,1~9月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实现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4.2%;1~9月毛利率为22%,同比上升4.2%。在家电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美的电器经营业绩趋势良好,毛利率和净利润持续稳步提升。

  解读:

  国信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念春表示,美的电器自去年年中率先在业内提出战略转型以来,通过提升经营质量、创新商业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深入推进,虽然部分产品市场份额跟历史高位的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但美的产品整体优势依然存在,美的品牌优势仍然突出。尤其是从年初开始,其产品毛利率和净利润水平均为历史最好水平,并持续稳步提升,美的电器未来仍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业绩暴增一览:

  江南红箭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92%

  江南红箭(000519)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4亿元,同比下降21.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28万元,同比增长192.73%;基本每股收益0.023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74万元,同比增长154.68%。

  新海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暴增410%

  新海股份(002120)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4.04万元,同比增长410.21%;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5.15万元,同比增长219.18%。

  此外,公司预计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14.21万元-7343.67万元,同比增长220%-250%。

  公告称,公司主营业务正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前期转让宁波新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股权,以及江苏盱眙县政府收储子公司江苏新海电子制造有限公司部分土地及附属建筑物获得收益影响。

  宋都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暴增逾二倍

  宋都股份(600077)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05.41%;基本每股收益0.283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68.26万元,同比暴增87904.60%。

  云内动力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08%

  云内动力(000903)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86亿元,同比下降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5.13万元,同比增长108.77%;基本每股收益0.074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15万元,同比扭亏。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陕国投A前三季净利增逾七成 7-9月暴增223%

  陕国投A(000563)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6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74.54%;基本每股收益0.3995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0.11万元,同比增长233.08%。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1581亿 增逾一成

  建设银行(601939)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12.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1.91亿元,同比增长13.79%;基本每股收益0.21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08亿元。

  公告显示,报告期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29.45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30亿元。不良贷款率1.00%,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拨备覆盖率为262.92%,较上年末增加21.48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建行资本充足率13.87%,核心资本充足率11.35%,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19和0.38个百分点。

  滨江集团7-9月净利润暴增逾十四倍

  滨江集团(002244)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96.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187.26%;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其中,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元,同比增长1441.9%。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