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
如今,利率市场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利差收入。未来一旦彻底放开贷款、存款利率的下限和上限,
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当前的银行并非没有作为,但不少银行的创新举动仍然流于表面,甚至只是更改收费名目。如果仅凭这样低水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平的创新,中国银行业是无法实现彻底转型的。
前些时间,记者在业内听到一则段子,大意是这样的:在舆论压力下,早先停收银行卡的“密码重置费”,部分银行对此进行“创新”,转而收取“密码挂失费”。有客户反问银行,自己脑中设置的密码何来“挂失”一说?
这则段子中不难看出,这项收费在银行眼中很重要,尽管单笔业务所涉金额很小。反过来说,银行所谓的“创新”又多集中在同质化的低水平业务中,市场上很多创新产品都来自一个想法绕开监管。很多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也包括票据和信贷资产转让,银行通过创新的手段绕开监管并不十分困难。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来发展业务,不能再倚靠存贷差的发展模式。
2003年底,以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为标志的中国银行业第三轮改革展开,银行业开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创造出很多的特色模式。一些银行因此逐步成为世界百强企业,改革成效显而易见。不过,银行业收入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贷款存量已接近90万亿元,按最简单的方法计算,也就是一年期贷款利率减去一年期存款利率,即有3.33%的利差空间。而中国银行业特点是活期存款占比较大,贷款多是3年期至5年期的,这导致加权存贷利差远高于3.33%。若以3.5%的加权存贷来计算,乘以贷款的存量,再减去因为存贷比要求留下的不能贷款的资金,中国银行业一整年的利差收入在3万亿元以上。
但是,一旦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内地银行业的利润将受到巨大冲击。按照香港的经验,该特别行政区常年的银行业加权存贷差保持在1.5%以下,多在1.2%左右。假定内地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后,加权存贷差还能保持在2%左右,内地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将不到2万亿元。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加权存贷差势必将大幅度降低。对于银行来说,在保持传统利差收入的前提下,加大中间收入是减小利率市场化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近来,大多数银行开始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和提升发展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更广的范围看,中国银行业急需做出大刀阔斧的高层次创新。
作者:赵缜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