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小额信贷:金融繁华之下被遗忘的角落
原标题 [公益性小额信贷:金融繁华之下被遗忘的角落]
本报见习记者 肖怀洋
根据央行数据,2002年到2011年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2.83万亿元,年均增长22.9%。这其中银行贷款以外的融资规模增加尤其引人注目,今年三季度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超6万亿,甚至连小额贷款公司都已增长至5629家,平均每年增加上千家。
与商业信贷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小额信贷却鲜有人问津,这样的反差再次应验了资金的趋利性。然而正是在这自生自灭的状态下,目前国内仍然有一百家左右的NGO小额信贷机构在苦苦支撑。缺乏有效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成为了它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此前国际援助及国内捐款是这些机构最大的资金来源,随着近日“普惠1号”公益性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成立,业内也开始探索商业渠道的融资新道路。
然而,首期一千万的募资额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需求,批发基金的模式也只是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发展一片迷茫。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对记者坦言,希望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呼吁尽快出台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管理办法。
商业小贷腾飞
公益小贷没落
今年47岁的何松林是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的一名普通信贷员,他平时的工作就是为贫困妇女放款和收款。
何松林从外表上看与普通农民没有任何区别,唯一不同在于之前曾做过代课老师,“这里的农民大多不识字。所以农户每次来借款我都要给她无数遍地讲解我们的合同。如果他们听明白了,既保障了他们的权益也避免了将来还款可能出现的一些麻烦。”
目前,中国有100多个NGO小额信贷机构,有1000多名信贷员跟何松林一样奔走在中国3000多个农村。经他们手放出的每笔贷款不过在数千元左右,而信贷员的工资也仅仅是维持当地正常的生活。
国内最早的NGO小额信贷机构出现在1994年,到了2003年一度达到约300家。
之前在社科院工作过的王灵俊接触到了最早的一批NGO,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时大多被称作是小额信贷项目,多是靠国际援助起来,逐渐发展为社团性质的民间组织。对于近十年来NGO小额信贷的日渐萎缩,王灵俊认为主要这类机构没有合法身份,难以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
杜晓山对本报记者表示,解决目前NGO小额信贷机构的困境也不难,只要依照银监会和央行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再出一个公益性小贷机构指导意见,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和管理办法,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公益性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近二十年,却并不为未公众所熟知。反倒是近几年商业性小贷公司飞速发展,让“小额贷款”一词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2008年《指导意见》出台,国内商业小贷公司发展到今年三季度末,已经增至5629家,贷款余额5330亿元。但是记者了解到,国内的小贷公司单笔贷款并不小,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数额很是常见。银监会对于小额贷款的定义也在单户五百万以下,而国际上通行的小额贷款额度却小得多,一般在人均GDP三倍以内。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刘玲玲教授认为,农信社、小贷公司这类商业性机构往往嫌贫爱富,难以真正满足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这就要借助NGO小额信贷机构,才能覆盖到偏远山区,为贫困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弥补了商业贷款的不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灵俊认为公益贷款小贷的意义在于,并非简单的捐赠,而是提供给贫困农户低息资金,让其发展生产。这种公益金融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的普及。
批发基金模式探索
公益小贷融资新路
杜晓山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农村小额信贷做的最好也是最大的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的中和农信,规模达到十多亿元,覆盖全国六十多个县。即便这样对于国内整个贫困农户群体,仍然是杯水车薪。况且,中和农信依托扶贫基金会及政府机构,资金来源不成问题,模式也并不具复制性。对于大多数的NGO小额信贷机构,融资仍然是其最大的问题。
业内也一直寻求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一个现成可以借鉴的便是批发基金模式。杜晓山介绍,目前国内有关部门还没有介入到这个领域,只是有一些具有公益意愿的企业和社团在进行探索,现在国内的批发基金仅有两家。
2011年10月,由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宜信公司联合倡导并发起了国内首只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普惠1号”,主要以批发式银行委托贷款的方式向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首期规模1000万元。基金以私募形式募集资金,存续期3年,预期年化收益率3%。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任侯琳告诉记者,3%的预期收益率甚至低于定存利率,这正是体现其公益性的一面,首期的募资也主要来自于有公益意愿的企业。杜晓山认为,批发基金最大的优势在于兼顾了投资者的财务回报和社会回报。
“普惠1号”将募集资金投放给NGO小额信贷组织,有五家NGO已经获得了首批的500万元资金。
“终于不必再四处找钱了,虽然数额不多,但因为却能覆盖到不少急需用钱的农村妇女。”陕西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负责人秦秀平显得非常高兴。据了解,陕西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女客户比例高达97.95%。主要贷款对象为农村妇女,这也是目前大多NGO小额信贷机构NGO小贷多年摸索出来的思路。
杜晓山告诉记者,除了“普惠1号”,友成普融也在与信托公司合作成立批发基金,具体方式是以溢价的方式通过信托公司购买具有公益、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向农户、贫困人群发放贷款而形成的债权。
虽然批发基金探索以商业募资的方式为公益性小额信贷探索出了一条融资新道路,但前景并不明朗。小额信贷专家王灵俊认为,批发基金不能仅仅依靠一些有责任心的企业支持,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扶持,为一些特殊机构开辟试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