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最后一月,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激烈,高收益产品频频现身,不过如今看来,在这波理财热中存在的风险也不小。经济导报记者日前从银率网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共有7款产品未能达到最高收益,其中法兴银行的一款1.5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收益率为15%,但实际年化收益率仅有7.5%,缩水巨大。
据了解,法兴银行的这款产品挂钩股票,其收益与挂钩的股票价格相关,该款产品2011年5月发行,2012年12月到期,门槛1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5%。由于挂钩相关股票的走势并没有达到其产品设定的最高收益条件,该款理财产品到期后仅兑现了7.5%的年化收益。“一些挂钩股票的结构型产品,往往给出的预期收益很高,甚至有超过25%的,但是要达到这一收益的条件非常苛刻,几乎不可能,投资者应该对该类产品有所了解。”
建设银行(601939)理财规划师钟琴对导报记者表示。
导报记者注意到,上述7款理财产品中,除了法兴银行的一款,挂钩黄金、汇率的结构型理财产品也成为重灾区,其中
招商银行(600036)有两款看涨黄金的理财产品不达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3%,实际为3%),南洋商业银行则有4款挂钩汇率的理财产品不达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实际为4.3%)。
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表示,对标的金融工具市场的判断失误或时点选择错误,是结构型产品到期不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最主要的原因。钟琴则表示,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不可以一味追求高收益。
作者:时超来源经济导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