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或导致中国提前收紧货币政策
2013年01月14日17:27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证券网】(记者 魏枫凌)美联储上周五(1月11日)宣布,将会把2012年约889亿美元的收益支付给美国财政部。这几乎当于两个月的新增国债购买量,在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引发全球通胀忧虑。
“债券之王”格罗斯在2013年1月份投资展望中指出,美联储将收益交给财政部,在消除财政赤字并为政府免费融资的同时,进一步埋下了通胀的恶果。格罗斯预言,对于收益率已被压得很低的长期债券而言,其对应期限的通胀将会高企。实际上,美联储以2.5%的通胀水平为量化宽松退出门槛,已经超出了其2%的长期通胀目标,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把通胀传至全球市场。2013年美国债务上限即将来临,不出意外也将以再一次提高上限和购债而收场。
国家债务货币化不限于美国。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呼吁日本央行在101万亿日元的基础上继续释放流动性,而政府将为这些流动性创造10.3万亿日元的需求。但既然日本在已经批准的101万亿中仍然陷入通缩和衰退,新增10.3万亿的支出对于拉动需求的效果可能杯水车薪,结果只是国际市场流动性继续泛滥。
回到中国,通胀回升的影子若隐若现。食品价格已经推高中国2012年末CPI增速上升至2.5%,两个月内回升了0.8个百分点。近一个月来,CRB大宗商品指数上涨了0.96%,高盛综合商品指数上涨了1.69%,显示在经济企稳之际进口原材料成本开始上升。
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会在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受全球流动性起舞影响被迫提前收紧。在截至2013年1月11日的两周内,中国央行已在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净累计净回笼2400亿元,力度超过前几个月的水平。同时比较央行2013年11月2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2013年1月11日发布的工作会议纪要,“管理通胀预期”的表述变成了“控物价”,表明通胀的现实可能上升,货币政策转向抑或悄然而至。
然而,2012年末中国PPI为-1.9%,非食品CPI为1.7%,二者仍然在低位,表明经济的终端需求并无明显起色。如果货币政策被迫收紧,难免误伤经济复苏。
作者:魏枫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