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记者 胡刘继
整理|本刊记者 徐建凤
民企“幸福指数”
宁向东(主持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民营企业家们对于2013年企业的生存环境会有怎样的判断?
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如果跟十年前比,有所恶化,大抵和2011年差不
多。十年前,国有企业比较困难,各地政府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解决税收、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那段时期民营企业的日子最好过。随着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实力不断增强,以及机制进一步灵活,缴纳的税收也随之增加,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日子也自然就不如以前好过。王玉锁(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地去看。以前民营企业很小,处在整个产业分工的下层,对环境的感知不是很强。但是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增大,对环境的感知也越敏感,心理素质也越脆弱。因此,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应该考虑到企业这种动态的环境需求,使得环境更适应企业发展。
孙珩超(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对于国家政策、行业特点和先天优势,一些国有企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获得了高额利润,但是实际上垄断行业已经开始受到市场冲击。垄断再严密也有市场空缺,依赖政策盈利的手段不可持续,这将给民营企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刘积仁(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当环境特别宽松的时候,企业的生存能力就会退化。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不应该和环境绑在一起,因为过去的环境无论你如何依赖,想再回去都是十分渺茫的。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况且也没有哪个社会越发达,社会运行的成本越低;其次,未来10年,互联网产业还能像以前那么高的盈利,不那么容易了。
田溯宁(中国宽带基金董事长):近五年我一直在做高科技的投资,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确实没有太多的管制,也许创新和管制是两种不同的力量,但是实际上管制的文化无所不在。目前,整个社会氛围对创新、冒险是在开倒车。中国经济要转型,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在文化、社会氛围方面就要鼓励创新、容忍失败,鼓励更多年轻人的首选工作是创新、创业、创造财富,这才是中国经济长远的动力。
沈南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所处的行业,以及在该行业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比如,2012年对光伏产业企业而言,是绝对的寒冬,但是对健康产业、医疗卫生产业、互联网行业的企业而言,市场环境的影响非常小。每个企业在自己行业里的地位,也决定了其感觉到不同的环境。
总体而言,对中小企业来讲,至少从融资角度,民营企业的环境比以前好。当前民间资本相当活跃,风险投资、PE投资都在追逐一些好企业,同时A股IPO上市尽管在2012年稍慢一点,但是民营企业上市已经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主体。
新商业模式
宁向东:你们觉得民营企业应该如何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中的生存环境?
王健林:我觉得,现在民企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宽容。具体到房地产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政策的稳定。自2008年以来,差不多半年一变,如果没有预期和准备,企业很难受得了如此变来变去。万达从事的行业比较多,但不是没有边界的扩张,而是相关多元化,基本上是围绕盖房子这个核心主业在转,不会盲目地多元化。任何一个企业做大之后,都会相对多元化,只有极少数特殊的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专注在一个行业里。企业是单一行业做强做大,还是多元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能不能做好,实现盈利。
刘积仁: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还想保持利润率的空间,依靠什么?首先是创新,依靠出售技术、知识产权,而不是依赖个人实现盈利;其次,商业模式需要转型。从以前依赖人来获取利润,转为依靠服务。我的企业正在从B2B的IT公司转为BBC的服务公司,也就是为过去的“B”提供从“C”上获利的解决方案,只有B活下来,我才可能有发展空间,才能与其共享收益。
孙珩超:16年,我就做了一件事——炼油。苦日子过惯了,垄断也好、夹缝也好,我也没有感觉了。任何垄断行业里都有发展空间,关键是做还是不做,如何认识。即便是国家不垄断,资本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是必然垄断,竞争的手段就是垄断。实际上,当前国有石油企业做主导,允许其他主体进来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现在的环境,就是在国家政策给予一定空间和引导的基础上,依靠竞争者来打破市场垄断。
王玉锁:目前,民营企业都在做相关的多元化。新奥也不例外,一大一小,大的是清洁能源行业,小的是文化旅游。实际上,新奥清洁能源领域就做三件事:一是市场分销;二是向海内外购买资源的同时,也在向资源领域延伸,以平衡谈判能力;三是未来的传统能源模式下,需要新的能源技术推向比较高的现代能源体系。
沈南鹏:很庆幸,我管理的资金是几百亿元,而不是几千亿元。如果是几千亿元,可能我不得不投资中国的制造业。虽然制造业也有优质公司,但总体而言,制造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几百亿的资金规模,我就可以去寻找在整个产业当中效率最高的行业去投资。因此,作为基金,我们这种中型规模、小型规模,可能反而是优势,可以首先选择经济活力最高、资本效率最高的行业。
作为投资者,最愿意看到的是行业里产生的突变性的商业模式,或者是产生突变性价值的可能性。其实做投资跟企业家一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比较容易采的葡萄都被采掉了,越来越变成了差异化竞争。
田溯宁:做了三年云的投资,最难回答的问题还是云是什么?未来云的变化,对人的生活、企业的影响如何?创新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而云的时代,可以将人一生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未来人可能会有两种资产:一是存在银行的金融资产;二是存在云上的经验和知识资产。云正在解决工业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大量生产又实现个性化,工业革命生产的东西都是标准化,而在云的时代,由于计算能力、网络的无处不在,未来每个行业都会发生个性化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会怎样?
宁向东:各位对2013年经济形势如何判断?
王健林:我预计2013年经济形势比2012年有所好转,但也不要期望太高。目前,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中国经济出现大幅度跳跃性发展可能性不大。此外,货币投放量过多,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货币过度宽松的局面不会出现,不过基于中国政策的连续性,2013年会比2012年适度宽松一点,但也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预计2012年G D P增速大约是7.7% -7.8%,2013年大约是8.5%。
王玉锁: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将主动调控的因素考虑在内,也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去两位数发展的阶段是处在相对简单生产的产业阶段。随着我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从简单生产过渡到复杂生产阶段。复杂生产的阶段不会出现“大跃进”式的发展。基于此,我认为2013年经济会比2012年稍好一点儿,GDP增速大约是8%。
刘积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会比较平稳。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所有的资源都不会像原来那么宽松,未来的财政政策也不会像过去那么宽松,现在所做的一些计划,未来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挑战,而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在上升,竞争也在加剧。但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区域,因为中国具有可持续的消费市场,形成了全球企业到中国投资的趋势。
田溯宁:经过三年从概念性争议,到基本的产品出来,2013年将是云计算增长非常好的一年。实际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连在一起,会有一个新的高速的创业期和生长期。另外往往在经济低潮的时候,企业都追求效率,而追求效率就希望新一代IT的解决方案来提高效率。
沈南鹏:无论是2013年,还是更长远的未来,差异化竞争越来越重要。一些严重过剩的制造业,可能会永久处于寒冬,不会出现反弹。对于任何一位企业家而言,关键是企业选择的战略方向,战略选择以后能否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差异化产品,意味着将有很强的技术在后面驱动。
孙珩超:新的消费需求,会刺激一些新的行业在2013年出现,而且一些新的行业已经赶上新的发展机会。目前,传统能源面临着挑战,需要在发展方式和结构上做调整,新能源、清洁能源也给传统能源带来了冲击。因此,传统能源应该和清洁能源紧密结合。总体而言,2013年经济还处在增长的态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