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真正所问的是:“我们的制度允许如此巨大的不平等伤害着我们,我们所受到的伤害是否多过于亿万富豪对我们的全部帮助?”答案是否定的。但从一开始你就能看出他为什么会得到错误的结论。诺兰将“富人”当作了一个没有差别的整体——坐拥着“巨额的财富积累”,他没有首先弄明白他们是如何得到财富的或者“拥有财富”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错误的前提,诺兰假设富人所持有的资本是闲置不动的——在他想来就像堆放在保险柜里——资本除了在市场中钱生钱以使富人更富有外就没什么可做了。但无一例外的是,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的上榜富豪们,其手头上的现金,与我们标注在他们名字旁的净资产数额相去甚远。巨大的财富来自于拥有积极进取的企业实体。投入的资本可能会换来成功和财富,正如上榜富豪们那样,但也可能以失败告终。
大多数亿万富豪的资本都已在运作中,并非常有成效。以埃伦·穆斯克(Elon Musk)为例,他因最终买下了一处房产而制造了新闻。之前他一直都是租住其中(与其余我们这些平民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我们估计他的财富约有24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于其在特斯拉汽车(Tesla Motors)、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太阳城(SolarCity)公司的股本。这三家公司中有两家正在努力解决世界能源问题。而将来万一这些能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三家公司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逃生之路。不是每一位亿万富豪都投身于如此令人振奋的追求中,但总的来说他们的资本都在运作中而没有闲置在保险柜里。
于是,诺兰对这些亿万富豪们的要求——更快地分发更多钱财——经常是不可实行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需要从公司的收成中获得原始资源,然后再将收益捐给慈善事业。对一些人来说,后一种方式听上去不错。但一派经济学观点却持有不同看法。以迪尔德丽·麦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为例,她称自己所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为“创新者”:
我们认为与1800年相比,现代世界的富裕程度至少是当时的15倍,这并非像那些悲观的财富积累说学者所说得那样——由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对第三世界的剥削,他们的观点有误。世界变得更富有是通过发明了低成本的炼钢术、电灯、海上保险、钢筋混凝土、咖啡店、锯木厂、新闻报纸、自动织机、廉价纸、现代大学、晶体管、廉价瓷、公司、轧钢厂、妇女解放还有铁路。
创新需要的东西有很多,但革新者一定必不可少。而且如果我们打算向火星移民,我们更想让埃伦·穆斯克带头冲锋陷阵——而不是一些临时拼凑的新股东。就像我们更愿意由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来掌控苹果(Apple)公司一样,乔布斯创建了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并一门心思地启动了移动计算。乔布斯在创办苹果和创造那些产品时是否不带个人欲求?非也。他享受财富、名誉和权利(而且众所周知没有向慈善事业捐任何钱)。高额津贴令他干劲十足,比尔·盖茨(Bill Gates)、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以及成百上千的其他富豪们也是一样。
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的节目《你的世界——卡吾托主持》(Your World with Neil Cavuto)认为麦克洛斯基的观点是对美国社会草率的分割,节目上嘉宾主持斯图亚特·瓦利(Stuart Varney)指出现在99.6%的“贫困”家庭中有电冰箱。“现在许多贫困家庭所住的房屋中电视机、手机、电脑一应俱全。”瓦利说道,对那些敏锐的福克斯新闻频道观众来说,这暗示着“别再哭穷了,你没有那么穷。”
那个论据很傻,但其前提不容忽视。多年来美国人(包括穷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显著提高,而这并非是由于当地的食品货架上出现了额外的供给,而是由于电冰箱和手机的发明、大规模生产以及低价版本的推出。现在在美国海外没有电话线的地方,曾在美国和日本等富裕国家作为先驱的移动宽带技术,正拉动整个地区直接迈入21世纪。简言之,创新是成功的关键——没有创新者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而创新者的确经常变身为富豪。
(声明:世界上一些亿万富豪的财富来自于继承。另一些则没有对慈善事业捐出可观的财富——甚或无此打算。有些人同时符合上述两类的界定。但也有很多既是创新者又是赠予者。这个世界因他们而更美好。)
但让我们回过头来说穆斯克。2002年,当贝宝(PayPal)以15亿美元的价格被电子港湾(eBay)收购时,这位南非裔美国人向员工们大派薪水。作为这家在线支付公司的创始人,他的股份为其赚得了数亿美元,而这些财富足以舒舒服服地过上好几辈子。当时他是否应该将财富悉数捐出呢?这无疑会引起大轰动,而那时他也能够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帮助。相反,他选择了再度投资去谋求更多——也许他认识到了亿万财富加上自己的创新优势可以做更多好事。随后创立的三家价值非凡的开创性公司,似乎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全世界都将从中受益。裨益首先来自于穆斯克创造的就业岗位和技术,其次来自于他最近在“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上的签名。穆斯克最终捐出的个人所得早已超出了他十年前所能给予的。
但为了辩论,也来听听诺兰的观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没有投资就突然拥有了大量现金以处理世界上看似棘手的问题。好的慈善也需要创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Melinda Gates)从他们所做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压力,这并非因为他们正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散财,而是希望有什么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慈善应当是可持续的并且是有成本效益的——这样它才会尽可能长久地帮助尽可能多的人。解决这些问题,有谁能比当今最成功的问题解决者更出色?而且即便对他们而言,这也并非易事。在去年6月于纽约城举办的福布斯400慈善峰会上,美国在线(AOL)创始人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的表述也许最为精辟:
我们都知道这很困难。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如果你所做的只是开开支票那你就完了,这实际上有点像投资一家公司。一位风险投资家开出支票,但风投家提供的真正价值在于给出专家意见指导如何利用投资以及帮助企业家搭建关系网络——他们可以为企业带来有用的人脉。努力吸取同样的经验并将之运用到慈善上,在我看来十分重要。
因为诺兰首先没有理解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他不能明白单纯地开支票——打开保险柜——本身不是目的。亿万富豪慈善家——那些真正关心让世界更美好的人——已经发现很难这样做。这些难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有原因的,需要有部署地加以攻克,而不是巧舌如簧地让富豪们散财。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应该在对抗疟疾和提高内城教育之间如何分配?怎样最好地对抗疟疾?蚊帐?疫苗研究?健康教育?谁将保证资金没有被滥用?
而且如果,当比尔·盖茨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从拥有并经常翻阅《莱斯特律典》(Leicester Codex)中又获得了乐趣,那就让他保有它好了。拥有了可消费的资金,没有一个人会终生都豪无享乐——比如,驾乘一辆漂亮的汽车、享受周日的早午餐或者拥有一件无价的工艺品。没有人要求诺兰放弃使用Mac电脑或者不再观看路易斯·C.K.(Louis C.K.)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可他却对以下观点感到很不舒服:
人们应当给予,拥有更多的人应当给予更多。世上有许多富豪不值得欣赏,但也有一些值得我们钦佩。他们在工作始终做出了有意义的创新,并且在慈善事业中慷慨付出。他们是好富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