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声东击西”意欲何为
2013年01月30日01:42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声东击西”意欲何为]
⊙王 勇
六个月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不顾德国央行的反对,强行通过了主权债务收购计划。可奇怪的是,至今这一计划从没有真正兑现过。六个月过去了,欧洲央行几乎没有购买什么债券,也没对利率做任何调整。1月10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0.75%的基准利率不变。而同期美联储推出了无限制债券买进计划,并发誓在失业率降至6.5%之前会一直保持零利率。与此同时,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了10%,对日元汇率上涨了25%。相比较而言,欧洲央行实际是在执行着强势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声东击西”究竟意欲何为呢?
外汇市场上交易的货币,依据币值和汇率走势被分为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强势货币是指币值坚挺、购买能力较强、使持币人具有较高的安全感以及汇价呈上涨趋势的自由兑换货币。相反,即为弱势货币。可见,一种货币的强弱,终究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强势货币就是世界对于一个国家诸方面的肯定,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可以提供给这个国家更强烈的成就感、安全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无价的。强势货币主要是通过强势货币政策的实施而具体体现出来的。从实际执行效果看,强势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通胀,维护强势货币的国际地位。但强势货币政策也有损于经济增长。
应该说,这半年多的强势欧元不仅在帮助欧洲央行对抗通胀,还在宣示对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信心。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升温以及风险偏好大幅增强,可能有机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吸纳欧洲资产。而且,在收益率微涨的地区,货币升值将会大幅提高潜在的投资回报,并使得买入债券更具吸引力。但是,欧元区经济依然疲软。几天前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11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3.7%,创2009年11月以来最大降幅。此外,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去年12月批发物价指数环比持平不及市场预期。意大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意大利去年11月工业产出意外下滑,季调后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0%,工作日调整后工业产出同比下降7.6%。
看来,欧洲央行在维持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方面,明显将天平朝着价格稳定方向倾斜。因为欧洲央行是按照德国央行模式和原则成立的,德国是欧洲央行的第一大股东,约占全部股份的19%。在组建欧洲央行的法律或公约中,欧洲央行的地位是独立的,并把反对通胀或维持价格稳定放在首位。德国因此非常尊重欧洲央行的独立性,从不对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指手画脚”。但自从欧洲央行决定购买希腊等国的国债起,德国央行同欧洲央行的矛盾与冲突就多了起来。无论是欧洲央行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还是实行长期再融资操作,包括去年9月决定实施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德国央行从没有放弃过抵抗。因为,德国央行的首要职责是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然后才是促进经济增长。德国货币政策的理念就是货币政策不能为财政政策买单,而德国也一直试图以这个理念来影响或左右欧洲央行。从最近六个月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声东击西”的表现来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抉择还是很给默克尔政府以及德国央行面子的,哪怕让许多成员国因此忍受一定的痛苦也在所不惜。
不过,在新的一年里,欧洲央行或许会将政策注意力从维持价格稳定转到促进经济增长上来。尽管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12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终值年率上升1.5%,月率上升0.5%。这无疑会更坚定德拉吉维护价格稳定的信心。但相比较之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当务之急还是促进经济增长。去年上半年德拉吉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出了一些促进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建议,比如要求欧元区各国坚决推进结构改革,增加竞争,降低高失业率;要求继续财政改革,通过减少政府支出而非增税来减少赤字,呼吁各国让渡财政权力,建立欧洲财政联盟;要求在削减公共支出的同时,鼓励私营部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尽管这些建议主要是向欧元区各国政府提出的,但不排除下一步在经济形势更严峻时,欧洲央行也会将货币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在经济增长上。
毕竟,只有欧元区经济恢复增长了,欧洲央行的强势货币政策目标才会真正实现。将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目标转变为维持价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支持欧元区各国坚决推进结构改革,应能增加竞争,降低高失业率。通过货币政策主动引导货币需求,刺激消费或金融消费,或能收到助推欧元区经济增长之效。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要真正着眼于发展经济,而不是仅仅为了保卫欧元、避免欧元区解体。要知道,“头疼医头”的措施最终会错失治理良机。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教学部副主任兼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王 勇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