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货币战:非对称性央行博弈(下)
2013年02月02日14:31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上期说到,日本央行充当了带头大哥,美联储虽前有超额流动性猛虎但也正趋于退出。那么,中国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呢?
相比美联储退出宽松的主动,全球名义上第一大央行中国央行则显得被动。
截至2012年11月末,中国央行资产规模达到28.99万亿元,较2012年1月减少5100亿元。2002年~2011年的10年中,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涨了8倍,现在出现负增长,基本可以视为一个拐点正在到来。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主要是因为外汇资产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2012年中国新增外汇占款增量呈现“断崖式”的下降,全年新增外汇占款仅4946.5亿元,创下10年最低。远低于2005年以来的历年水平,相应外汇占款增量占M2的比重大幅降至4.5%,2005~2011年期间这一比重平均高达35%,2007年最高曾达48%。
自从我国加入WTO,特别是人民币开始升值以来,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来源主要是外汇占款增加,但是当新增外汇占款剧降,流动性“盛宴”也将谢幕,货币供给也很容易出现“卡壳”。
2013年M2增速已定为13%,但考虑到GDP增速的下行趋势、外汇占款的继续减少(虽然去年末资本流出态势逆转,但2013年量很难恢复到以前),中长期信贷的继续萎缩、影子银行的清理等因素,中国货币将进一步收敛。
中国央行同样面临美联储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这意味央行每年要支付约3000亿的利息给商业银行。
无论主动与被动,美联储和中国央行退出的趋势渐明。那么全球第二大央行欧洲央行(ECB)呢?
1月30日,欧洲银行业偿还ECB 1372亿欧元LTRO贷款,还贷规模超出市场预期,但也有可能是个假象不知道多少LTRO贷款会回流成为短期融资,因为LTRO还贷日与每周MRO为同一天。
两轮LTRO总规模10185亿欧元,虽然本次还款相对于欧洲央行2.9万亿欧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有限,但毕竟是可喜的一步。另外,去年6月开始,ECB资产负债表已经掉头向下了。
但也有观点认为,庆祝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为时过早,欧洲央行此举或许只是通过OMT购债计划将一部分表内的敞口转换成了表外的无限购债承诺。
观察以上所提的四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美国像直升机腾空而起,欧洲像爬山中途歇息,日本像在海里颠来颠去,中国像炮弹发射一溜烟。
那么,作为去年货币宽松的带头大哥英国央行呢?
英国央行即将卸任的行长金默文称,需要通过国内需求的再平衡来避免“货币战争”。他在去年12月发出“货币战争”的警告。
但讽刺的是,英国候任央行行长马克·卡尼幻想着更多QE。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战的舆论热正将新兴市场引入连环效应。
印度成为2013年首个降息亚洲经济体,把基准利率下调至7.75%,同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向银行系统释放1800亿卢比的资金。
越南央行将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此外,韩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很有可能在下个月宣布降息。
这场货币战发酵已近一月,很多问题进一步清晰,我们不妨重新审视并总结一下。
2013年日本在政客的推动下大举QE,但业界也出现一种不同的观点日本QE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一是实行时间是在2014年,为何不是即刻?想来白川方明还在变相抵制,不过其4月任期结束后日本央行政策就难料了;二是每月12万亿日元的购买量,但10万亿日元为短期。
至于美联储,美联储虽然在全球拥有最实际的影响力,但从这4年的货币政策制定看,都比较审慎。2008年11月,美联储推出1.75万亿美元的QE1,注意,这个时间点在中国“四万亿”之后;2012年先是英国央行宽松,然后是欧洲央行推出LTRO2,而美联储直到当年9月才推出QE3。
如果美国经济复苏数据一般,美联储可能倾向于跟随策略,但如果数据向好,那么退出的进程将加快,先例是2010年美联储曾将贴现率提高0.25个百分点。
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称,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存在下行风险,因为一旦经济起步,利率就会戏剧性地上升。
高盛甚至预计,联储可能出台QE退出门槛,最有可能的是失业率7.25%,1~2年PCE通胀展望2.5%,同时通胀预期“良好锚定”。
随着货币战舆论的发酵,不管日本是不是在挑起货币战,此事可能不那么好收场。花旗认为,那些对本币贬值或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漠不关心的政策制定者很可能最终将赢得货币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央行推出宽松已有四年多,一个堰塞湖悬在头顶,退出是个趋势,但节奏与时点仍是走一步看一步。笔者在今年首篇宏观观察中表示,2013年是一个可能的转折点,也许这个转折点会比想象中的要快。(作者为本报编辑,微博:https://weibo.com/aijingwei)
作者:艾经纬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