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灾难报道切忌“语言腐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如何报道那些悲欢离合的事件,也考验着新闻媒体的道德指针。新闻也是人学,新闻语言得体,才能既报道出内容,又让读者满意;语言处理失当,则效果势必难尽如人意。一些影响重大的报道,如果语言欠妥,招惹众怒,也不奇怪。
河南某些媒体对连霍高速事故的报道最近就成了众矢之的:全文1300字的篇幅中,有1134字为描述当地政府官员如何辛苦工作,没有出现一次伤亡人员或家属的名字。
连霍高速事故伤亡惨重,举国瞩目。公众最希望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什么信息,新闻从业者应理解和尊重,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要求。报道这一事故,当地媒体占据诸多优势,但目前交上的答卷显然无法让公众满足。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报道伤亡惨重的灾难事故时,按行政级别介绍出场次序、按照级别分配报道字数的新闻报道行规已经不再适用。而从灾难报道的特殊规律来看,遇难者和事故受伤人员享有报道优先权,医务工作者、现场救援人员是报道的次重点。而在现场督导的政府官员,在灾难报道中,他们最佳的角色是配角。
不过,河南某些媒体的相关报道“反客为主”,罗列省市官员,把他们的指示和关切当报道重点,如果这样的报道是内部刊物的动态报道,倒也无可厚非,但大幅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扭曲了灾难新闻的价值观,把灾难报道变成了“媚官报道”。这种抬轿子的报道,说它属于一种特殊的“语言腐败”,并不过分。
新闻报道必须有人。救援行动中官员的言行并非没有报道价值,但具体到灾难报道,如何取舍新闻、突出谁,不只是个技术活,更涉及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相信那些参加救援的官员,不会真的在乎自己出现在新闻报道里没有,也不会核查自己出现早晚和字数多寡。如果这个判断没错,想必问题就出在个别媒体身上。这样的媒体和记者,对灾难事件和公众的感觉依然麻木,从惯常新闻报道方式报道灾难事故,看重官员分量、轻视伤情,无异于对公众资源和公共权力的挥霍,这种挥霍做法可以称之为不折不扣的“语言腐败”。
新闻报道出现的这种“语言腐败”,暴露出的问题是:一些媒体在报道公众高度关注的灾难事件时,仍在利用话语优势,避重就轻,涂抹事实。它们虽掌握一定话语权,但运用不当,将会成为干扰社会信息传播、滋生腐败现象的导火索。当政府部门在逐渐适应突发事件的应对时,一些新闻媒体也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那种本末倒置的报道,传播效果差不说,还给政府添乱,给公众心头添堵,受到批评,值得深思。
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
作者:刘海明来源环球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