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改革需要统筹协调
2013年02月20日01: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
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
十八大召开以来,各界对下一步改革的讨论很多,我赞成其中三个观点,一是对推进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要有充分的估计;二是一些学者认为在不碰“高压线”的前提下,推进改革的空间和余地还是非常大的;三是现阶段改革需要统筹协调来推进。在学术界,专家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对推进改革的设想。可以发现,不同的专家对改革的重点领域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也说明今后的改革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协调推进,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改革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路
如何进行经济改革的总体规划,包括重点领域、时间表和路线图?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模式导向,就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模式,设计改革的方面和重点领域。另一种是问题导向,从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出发,拎出需要进行的改革重点,然后再根据相关部分的关系进行配套。从既往的改革实践来看,第一种思路不仅会引起较大争论,也不一定符合实际。即使形成一个总体方案,也很难实行。所以,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路。
什么是最重要的问题呢?我认为莫过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到底面临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体制根源是什么呢?依我看主要是五个突出问题:一、过分依赖投资驱动,储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二、过分依赖外需驱动,内外部经济不协调;三、增长模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四、传统竞争优势不断减弱的同时技术进步推力不足,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形成;五、收入差距大,公共服务不均,社会管理面临较大挑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不断加大。
研究分析导致上述问题和矛盾的体制根源,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职能错位的问题没有解决。这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政府对各类资源的掌控权很大,直接掌控投资和发展,这是导致各类盲目重复建设、粗放发展的主要根源;其二是财税体制存在重大缺陷,使得政府不仅具有很强的主导投资与发展的动力,也有很大的压力;其三是该由政府做好的市场监管和社会性规制领域(社会诚信、各种假冒伪劣、破坏资源环境)的制度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其四是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包括户籍问题等;
二是市场机制建设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一般商品领域问题不大,主要是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的问题没有能够彻底解决,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市场供求状况,包括各类有形、无形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也包括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问题等等;
三是国有部门的制度缺陷。其突出表现之一是垄断(不公平竞争)和低效(免费占有国家资源)问题;突出表现之二是国有资本功能定位、战略布局、管理体制以及由此决定的收益分配等问题;
四是科研和教育体制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影响文化软实力。
厘清问题是改革的重要前提
可以发现,发展方式面临的每个问题都不是由某个单一的体制性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个体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种体制性因素,也不是仅构成某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的原因,而是构成多个问题的原因。换句话说,发展方式的多个问题与导致他们的多个体制性因素是互相缠绕、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因此,必须充分分析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才能做出统筹的安排。同时,对每个问题,又必须做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才能明确究竟需要改什么,改到什么程度,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等。
比如,不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不仅由投资和外需主导的模式很难改变,资源环境问题、市场监管和社会规制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等等,都难以改善。因此,十八大已经把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确定为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我们需要改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改,并不十分清楚。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主导和发展型政府是中国的最大特点,是 30年来中国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发展型政府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适应发展阶段变化,不改肯定不行,但改到什么程度,需要研究。
进一步讲,政府主导、发展型政府是怎么形成的?首先,地方之所以有很强的动力,这是由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安排,以及由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等促成的。其次,地方也有很强的压力,这也与现行的财税体制有关。因此,不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政府主导模式就很难解决。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现行财税体制,不仅是导致投资增长模式的体制根源之一,也是制约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根源之一。没有有效的财力平衡机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应当如何安排、地区之间的财力平衡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既保护各地发展的积极性,又能解决我们面临的发展问题。
再比如,大家现在对国有部门的垄断和低效问题诟病很多。但改起来似乎又十分困难。到底是什么问题?有人说是既得利益问题,但既得利益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领导也难辨真伪。怎么办?根本是两条:一是要把国有经济、公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共产党领导基础的关系、与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关系等说清楚,这需要理论界做持续不断的努力。另外,就是要推动建立独立的、权威的改革领导和协调机制,否则,再好的改革也难以推动,或者在实践中大大走样。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