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林毅夫:产业政策应符合潜在比较优势
2013年03月20日03:14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大部分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政策违反比较优势。
昨日参加“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家中国峰会”时,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发表了上述看法。“一个成功的产业政策,必须针对这个国家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产业政策才会成功。”
他还认为,政府应当给尝试新产业新技术的人在专利制度或税收优惠方面给予补偿。
诸多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都失败了,但林毅夫并未因此否定政府的干预能力。
他认为,大部分政府会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很先进的现代化产业,但这个现代化产业资本、技术非常密集,可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人力资本有限,如果选择资本、技术很密集的产业,违反其比较优势,这其实是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这样政府想扶持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就没有自生能力。
“为了保护扶持这些在竞争市场中活不了的企业,政府给予保护、补贴,对市场运行施加很多干预,然后也会造成很多经济上的错误,还会导致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不好。结果政府本来产业政策是想帮助成功者,结果挑选的都是失败者,这是现在为什么大部分的主流市场反对一个国家采用产业政策的原因。”林毅夫分析说。
但林毅夫也称,政府能力有限,资源也有限,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选择那些对经济增长能够做到最大贡献的产业部门,利用有限资源、能力来策略性地扶持。
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一般是以发达国家做参照系,它们有什么产业,就去赶超。或者像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以发达国家制度体系作为制度安排,强调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
对比成功经济体,林毅夫认为,上述态度并不可取,“不是看发达国家有什么做什么,而是看自己有什么,自己能做好什么。”
林毅夫还建议中国在开发区或经济特区里面实行一站式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作用。“开发区发展好了,政府税收就多了,多了税收就可以改善其他地方。这还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本身也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
最后,他建议,政府应该对先行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偿。不过,他特别说明,最主要是补偿外部性,不是补偿自身能力。“先行企业有风险,那么政府提供一些补偿,这个量非常小,一些中国常用的税收上面的企业所得税三免两减,这样就够了。”
作者:张静 王琳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