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次性发泡餐具5月1日起解禁,中国科协组织专家学者,阐明解禁理由。经济之声评论: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考验管理回收体系。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发改委此前已经宣布,从5月1日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使用,将会合法化。这就意味着之前被禁用了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解禁了。一言既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很多人不明白,曾经被看作是白色垃圾的一次性餐具,怎么又变得合法了?
中国科协今天(20日)上午专门召开通气会,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的科学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了全面阐释和解读。但是此事涉及环保和健康,很多人一定会对解禁之后的生产和管理存在诸多质疑。比如为什么在禁止了14年后的现在,才意识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可以大力发展的绿色包装产品;第二,这项产业重见天日,相关生产企业的准入标准和技术标准是不是要相应提高,要不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第三,我们不能让"白色污染"重演,目前的回收体系是否能靠得住、跟得上,能不能适应解禁的要求。
关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解禁,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不理解,怎么14年前严禁的东西死灰复燃了?特别是还有一些环保公益组织集体反对解禁。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原轻工业部科技发展司司长徐蓓蕾表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属于绿色产品范畴。
徐蓓蕾:我们认为发泡塑料饭盒是绿色产品,第一,它本身是没有毒的,不存在有毒物质,在使用过程当中是安全卫生的,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对人体无害;第二,在发泡塑料餐具生产过程当中过去曾经用过的发泡剂是氟利昂,氟利昂会破坏对大气层,现在已经改成丁烷了,不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第三,它的性能优越,比如耐油性、耐水性、耐压性、加工性都很好,而且性价比最高,有市场竞争力;第四,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强制回收和综合利用等措施解决。废弃塑料饭盒可以通过处理和加工变成再生资源,可以用作办公产品等,而且现在已经有产品还出口到德国做成园林里的凳子、井盖等。所以它是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应该属于绿色包装产品的范畴。
解禁之后,我们要面临很多难题,这正是业界以及整个舆论担心的地方。第一个难题就是,对生产企业如何把关。因为在没有禁止之前,很多白色泡沫餐盒都是一些技术不合格的小作坊生产的,环保技术、卫生质量都没法保证。对此,徐蓓蕾表示,目前有关政府部门正在着手起草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并提高相关产品质量标准。
徐蓓蕾:现在有关政府部门已经着手在起草市场准入制,不合规格的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是不能进入市场的,要有市场准入制,有一定的规模,达到一定卫生条件,达到一定的生产条件,这些企业经过批准才能进入行业。未来的要求会提高,还要强制进行质量认证,另外要发放生产许可证,要建立健全提高国家级的产品质量标准。
其实过去也是有标准的,过去卫生从原料抓起,1988年就有对聚苯乙烯的原料标准。另外对食品也有国家标准,1999年制定,2009年进行了修改,现在还适用。我们跟国际标准是同步接轨的,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产品出口到各个国家。另外我们还在着手准备修订和提高标准,因为与时俱进,要保证食品安全,这点是肯定要做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备受关注,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曾在铁路车站、长江及太湖等内河航运的客船上禁止使用这种餐盒,因为被人们仍在铁路旁、长江里的白色餐盒,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徐蓓蕾认为,现在百姓的环保意识在提高,政府部门也在研究建立管理回收体制,相信解禁不会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徐蓓蕾:当时形成这个情况有当地特定的条件,十几年前,老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现在这么强,他们随手就扔,尤其火车窗户是开着的,吃完就往外扔,这样服务员就不用打扫了。可是现在老百姓的觉悟提高了,而且有了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
而管理回收体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要有回收的体系,第二要有技术保证。政府部门也在研究建立起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回收网络,这要靠各地政府、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生产企业联合起来,包括老百姓的意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