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信贷破万几无悬念 四大行最后一周放贷超千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2日,权威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刚刚过去的3月份,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3300亿元,尽管略低于1月份的3700亿元,但这一数据已经显著高于2月的2160亿。
3月最后一周,规模高达130万亿元的中国银行体系再次上演了一场存贷款等量齐升的冲刺战。
本报记者跟踪监测的数据显示,四大行最后一周新增贷款投放超过1000亿元,这首先得益于中国银行体系季末超过2.3万亿的人民币存款大回流。
截至2013年3月末,上述四家大型银行人民币存款大幅增长23410亿,据本报记者监测,这意味着最后一周四大行新增存款超过2万亿。
“贷款审批完之后,等待提款的客户要求比较迫切。”3月25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如是描述今年一季度的信贷需求。他表示,今年以来贷款需求非常旺盛,但由于受到央行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的要求,分支机构的贷款需求尚且无法全部满足。
旺盛的信贷需求,相当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正如本报记者此前调查,“新型城镇化战略”大旗之下,2012年三季度开始,地方政府就已开始布局与城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商业银行也在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加大了项目的储备力度。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突破1万亿没有悬念,超出市场预期的8000亿-9000亿元的水准。”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按照全年新增贷款9万亿的规模测算,一季度新增贷款将在3万亿上下。
工行管理层表示,工行将本着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待城镇化融资,同时强调,“城镇化不是大搞房地产,大搞开发区。”
工行的态度具有代表性。此前,建行行长张建国也表示,在支持城镇化融资方面,建行将坚持商业化原则,在贷款选择、风险控制方面,城镇化金融产品跟一般性贷款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但针对城镇化,建行可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特色服务方案。建行是国内第一个下发城镇化金融服务方案的商业银行。
3月最后两日,四大行人民币存款回流近2万亿。而对于存贷比压力巨大的中小银行,存款季节性冲高仍有较强动力。上述国有大行人士透露,“存款回流主要以对公为主,发行理财产品仍然是存款调节必备手段。”
去年7月份,央行开启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政策,正在给股份制银行存款定价和净息差带来全面压力。
“去年四季度,交行息差为2.57%,趋势是向下的,今年压力还是非常大,重定价还有滞后反应,比如按揭贷款。”交通银行一位中层告诉记者,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贷款下浮到基准利率30%,存款上浮到10%的空间非常大。
存款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即便连存款基础雄厚的四大行,工行、建行存贷比都已突破60%。上述交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中小股份制银行短期存款利率已经一浮到顶了,大行目前还没有全部上浮到10%,未来市场化过程中,差异化定价会继续显现出来。”
因此,各家银行纷纷将稳定息差作为2013年经营工作的一项目标。
工行管理层表示,今年以来,净息差(NIM)出现下降趋势,1-2月份NIM下降近4个基点,预计一季度季报发布时,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下滑。其原因在于,存贷款重定价的许多工作将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完成。
工行表示,去年年末75%的存款和50%的贷款已完成重定价。到今年6月末,存贷款重定价的比例将分别达到90%和9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