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新规定影响不断发酵 机构或转向资产证券化
2013年04月03日1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银监会近日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在不断发酵。由于对资金池业务的严控,造成与之相关的“通道业务”受到打击。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等机构在被关上一扇门的情况下,或开始谋求新开一扇窗。
新规影响不断发酵
新规对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最大影响,在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限额管理,即: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资深信托人士刘擎认为,监管政策将使信托作为影子银行主渠道并赚取超额利润的制度红利趋于减小,这与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多次要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负担的主张相呼应。同时,一年以来的所谓“创新”已经迅速抹平券商与信托的业务差距,几乎信托能干的,券商都可以干,这导致社会总融资规模无法得到有效管控。新规的目的不仅在于管控通道业务风险,更有利于总量控制。
普益财富分析师范杰说,新规的出台的确对以腾挪银行信贷资产的通道业务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近期规模飞速上涨的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信合作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一位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市场总监对记者表示,新规将投资标的场外业务“一网打尽”,虽然并非银行完全受限制不能做这些业务,但需占用银行的规模和净资本。这有可能压缩银行投资场外品种的量,抢夺场内品种,从而造成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文件发布第二天,相关产品收益率就已全面下跌。”
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受限
需要指出,新规对银行资金池产品的限制,必然会影响到当下资金需求庞大的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
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治平预计,新规可能导致社会融资总量在二季度下降1500亿-2000亿元。这对基建融资形成一定压力,地产融资也会受负面影响。
市场最直接担忧的是即将到期的信托贷款能否展期。那些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项目,原本借新还旧的通道被打压,短期内寻找接盘资金并不容易,违约事件很可能不断暴露。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违约潮可能提早到来。此前由于流动性充裕、个人理财产品好销,2010年发出的信托基金、委托债权可以以发新债偿旧债的方式度过还债高峰。一旦高风险理财产品受阻,年内也许就会有一批项目资金链断裂。
亦有机构认为,新规出台意在规范及控制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及风险,且鉴于金融政策执行时存在一定弹性,对融资市场影响未必那么悲观。
机构或将全面转向资产证券化
从监管思路看,新规的出台是此前一系列监管规定的延续。从规范信贷类银信合作业务到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再到非标准化债权业务,可以预见在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腾挪信贷额度、变相放贷的思路没有转变的情况下,这类政策不会停止。
不过,有机构认为,从近年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来看,实际上存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金融机构很可能转而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
信托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规下发,当通道式影子银行规模收窄后,信贷资产证券化或将成为未来银行信贷出表的重要出路。企业债、私募债需求会大幅增加,同时把“非标准化债权”变成“标准化债权”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空间巨大。
李治平也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正道,所有在债券市场公开交易的品种均被视为标准产品。银行或自己成立资产证券化产品,或借道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将非标资产证券化,是未来较好的变通方式。
不过,刘擎提醒,目前许多信托受益权产品在层层打包继续证券化,这是值得警惕的风险,它将使信托产品的风险扩散而不是有效控制。同时,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转换形式就是私募债或者打包后的银行间证券化产品,但目前这两个市场割裂,债券标准、评级、流程不统一。不符合业务标准、风险较大的产品不断增加。
在刘擎看来,金融机构应该做自己真正擅长的细分市场,而不是什么流行做什么,什么利润大做什么。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