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保荐机构变迁:6家公司破产 2家被中信收购
2013年04月12日1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回顾2004年的首批保代名单,难免会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概。变化快的不仅仅是保代们供职的公司,一些证券公司的名称也几经更迭。经过几年岁月的变迁,有些券商越发壮大起来,而有些则经不起资本市场的“大浪淘沙”,被迫退出历史舞台,这其中不乏曾经风光一时的券商。
2004年至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进入综合治理阶段。数据显示,再此期间,证监会累计处理31家高风险公司,对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19家公司被责令关闭,7家公司被撤销……一些首批获得保荐资格的券商也在那次的清理整顿中“应声倒下”,因为经营不当或者违规操作而遭遇破产或者被其他公司合并吸收。其中,有6家公司破产,包括大鹏证券、南方证券等,另有多家公司被收购,其中仅中信证券就收购了2家公司。
6家首批保荐代机构破产
巨田证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券商,但现在只能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巨田证券的前身是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2006年5月,巨田证券因未能按期完成整改,存在较大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被证监会采取了限制业务措施。最终在2006年被招商证券托管,此后黯然退出市场。
与巨田证券同样知名的是南方证券,2004年年初,这家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因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被行政接管。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关闭南方证券,开始清算。2005年8月1日,建银投资宣布以3.5亿元接手南方证券74家营业部和投资业务,2005年9月28日,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南方证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说到清算破产,大鹏证券的破产结算案是中国首宗审结的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案。2011年12月中旬,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案在法院审理终结,最终确认86家债权人债权总额共计43.9083亿元,实现普通债权清偿率26.51%。
大鹏证券于1995年1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5亿元;1999年9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大鹏证券增资扩股到15亿元人民币。2005年1月14日,大鹏证券因挪用巨额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被中国证监会取消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2005年5月31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月14日,大鹏证券资产负债率高达185.87%,已严重资不抵债。
除上述券商之外,在首批保荐机构中,还有不少券商遭遇了破产命运,比如,中关村证券、闽发证券、河北证券。
就像那句电影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管理混乱、内控不力及经营不当甚至出现违规造作,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公司财务、资金状况继续恶化,使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券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首批保荐机构
2家公司被中信收购
被托管或者被收购也是一些券商经营失败后的选择。德恒证券、汉唐证券被资产管理公司托管;天同证券被齐鲁证券托管;华夏证券、泰阳证券等券商则被收购。
2004年7月27日,德恒证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重庆市公安局立案侦查。2005年8月5日,证监会下达通知关闭德恒证券,同时委托华融成立清算组进驻。事实上,德恒证券并不是第一家由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经营的券商。2004年9月3日,信达托管了汉唐证券,从而使汉唐证券成为首家由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经营的全国性券商。
“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在资本市场也能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有的券商被淘汰,也有券商通过收购其他券商来加速拓宽销售渠道。2005年8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筹建中信建投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注册资本人民币27亿元,其中公司出资比例为60%,出资额16.2亿元。中信建投证券设立之后,将以受让华夏证券现有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为基础,按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2005年9月,中信建投正式成立,华夏证券成为历史。
另外,金通证券也是中信证券收购的。2006年11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顺利完成对金通证券100%股权的收购工作,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变更为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泰阳证券同样因挪用客户保证金而受到证监会处罚,证券资质受限制而被方正集团通过方正证券吸收合并。泰阳证券于2004年8月爆发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在湖南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控制期间,泰阳证券资金被挪用累计达到10.6亿元,客户保证金缺口巨大,资产状况迅速恶化,严重资不抵债。来源证券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