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救灾捐款莫以数字论英雄
锐评论
周竟 曹典
“4·20”芦山地震牵动国人的心。全国上下,不论企业、明星,还是普通打工者,都在慷慨地捐款,这份血浓于水的深情令人感动,但是以捐款多少评价爱心大小,对慈善排名,甚至对别人进行的“逼捐”,这样的做法实在要不得。
“这个企业很有钱,却捐的比同行少,以后再也不买他们家东西了。”“她每年广告代言费几百万,居然只拿出十万,太抠门了。”捐款原是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在网络上,一些站在“道德高地”的网民对企业和明星的捐款数额进行排名,赞扬捐的多的,鄙夷捐的少的,对还没表态捐的,甚至进行围攻。
如此暴力慈善,实在让人坐立不安。首先,自愿是慈善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掏口袋。对不掏口袋的,进行“逼捐”,是对私有财产的侵犯,更是对慈善本身的践踏。其次,善心无关数额多少,没有大小之分,捐一元钱和捐一百万元都是一份爱心,都应该被尊重。
以捐款数额论“英雄”,以救灾之名行道德绑架,只会伤害慈善,使慈善成为金钱游戏。这些观点一旦被一些伪善的企业和个人所利用,慈善则会变成一种攀比和“炫富”,这等于把灾难变成了秀场。对于慈善,我们应该更看重行善的本身,而不是钱的多少。
思想家阿伦特在论述善行时说,善行有一种“隐藏起来、不被人看见或听见”的性质。其实,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捐款时不一定要透露金额,这样不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压力,而慈善机构也要主动替他们保密。
眼下最要紧的是救灾,我们期待,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家能够同心合力支援灾区,少一些苛责和抱怨,多一分理解宽容。
新华社杭州4月23日新媒体专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版)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