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环评不能被地方利益绑架
2013年04月27日17: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红豆也能染红水”的采访回复,到“河南漯河市澧河污水一夜变清”的污水治理,从来不缺乏新闻素材的中国环保又添新戏码。前者中的河北沧县环保局局长保证,涉嫌污染的化工厂排放达标,后者中的漯河环保部门则宣称变黑发臭的河流附近没有工业污染源,但连夜从上游地区的燕山水库购买500万立方米优质清水稀释澧河污水。
现实中,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鲜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上述新闻之所以成为舆论焦点,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更具戏剧性而已。如此雷人事件折射了当下一些地方环保部门长期不作为、乱作为的懒政思维,而其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软弱无力和地方环保部门面对污染的力不从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环评常为地方利益所绑架,环保部门则无奈地为污染企业背书。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攻破的关键要塞之一。征诸现实,环保执法上“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现象长期存在,背后固然有法律设计不健全、环保标准过低、执法不严等客观原因,但关键一点还是环保管理体制不顺。
地方环保部门业务上受上级部门主管,官帽却掌握在地方领导手中,因此既要治理污染,又要遵从地方政府意愿,确保经济增长、财政税收,深处“尴尬”处境,结果往往是,在地方政府依然高度关注GDP的背景下,环保部门的治污行为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
尽快推行环保工作的垂直领导,摆脱地方行政的干预,不仅是现实所迫,更是大势所趋。这是解决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性基础之措。尽管呼吁多年,但始终未有实质进展,阻力之大可见一斑。但改革往往如此,下不了决心,就迈不开步子,错过一时,往往又要延误多年。
进一步放宽视野,还要着力改变目前的政绩评价机制。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真正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政府考核、政绩评价、干部任用机制之中。对不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不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行一票否决制,让环境治理不再成为环保部门的“独角戏”。
其次,要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否决权和监督权,扩大政府决策的信息公开和披露范围。对涉及环境影响的项目和决策,公开征求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此来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对环评新政的影响。 文/李绍飞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