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阳
蛇年A股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经过了龙年的最后疯狂后,沪综指再度沉沦;不过,这似乎并不能掩盖创业板的疯狂。2013年沪综指与创业板指数,演绎了一出冰与火的交锋。在过往投资路径所依赖的增长面临终结之时,结构性的分化成为必然,但当创业板指数即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将突破1000点大关之时,投资者不禁担心这种分化是否到了收敛的时刻。
主题投资蔚然成风
创业板异军突起
尽管沪综指2013年冲高回落,由涨转跌,年内累计下跌0.98%,但这并不意味着A股缺乏赚钱效应。实际上,诸多题材在2013年的异军突起,已经令主题投资成为了今年A股的主旋律。
从年初的3D打印机概念、票房概念、移动互联概念,再到如今席卷A股的“特斯拉”风暴,A股市场诞生的牛股不计其数。
光线传媒、
乐视网、
三五互联、
金瑞科技、
比亚迪等此前乏人问津的个股异军突起。伴随着题材股的大行其道,各类题材聚集、新兴产业扎堆的创业板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2013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38.44%,若将统计区间拉长至去年的12月4日——本轮反弹的启动之日,则累计涨幅高达66.48%,且目前为止还看不到创业板独立牛市行将终结的迹象。这与2013年初多数分析师看好主板市场、看空创业板股票的预测大相径庭。
事实上,本次创业板的主升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2012年12月4日到今年1月中下旬,跟随着主板市场的反弹,创业板探底回升,期间创业板指数最大涨幅为35%,基本与主板市场同步;二是从2月初到3月初,在经历了1月下旬的横盘震荡后,创业板指数再接再厉,最大涨幅达到了18%,表现好于同期的沪综指;第三个阶段则是从4月中旬到目前,在经过了3月份与4月份的震荡调整后,创业板异军突起,期间大涨近20%,同期的沪综指仍在2200点附近徘徊。而正是这三次的主升浪,令创业板与主板市场走势的差距越拉越大。在主板市场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创业板股票的成交量却不断攀高,其中涌现出来的牛股更是不计其数。当然,这离不开投资者对于各类主题投资的痴迷,但更离不开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蓝海中快速成长所带给投资者的美好预期。
结构性分化或长期存在
上周五,创业板指数微跌了0.39%,盘中最高探至996.59点,冲击1000点大关未遂。同时,沪综指上涨0.62%,风格转换的迹象似乎初见端倪。
2013年以来,沪综指表现远逊于创业板指数,但这种现象的存在绝非仅仅因为A股投资者对于小盘股的青睐,或者所谓的A股散户所独有的现象。事实上,从最近一段时间的盘后龙虎榜表现来看,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主导主题投资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原因仍然来自于基本面的分化。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过往简单依赖投资带动的传统投资方式将难以再现,管理层正在逐渐改变过去“唯GDP论”的简单衡量方式,开始更加注重增长质量与结构转变,因此传统的周期性行业难以迎来真正的反转。在此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金选择“跳船”,放弃周期股的“低估值”诱惑,进而投身于创业板的蓝海中淘金。毕竟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大多来自新兴产业与内需相关行业,如果说沪综指代表着过去,那么创业板和中小板则代表着未来。
在GDP增速难以恢复到过往8%高增速的背景下,周期类个股业绩所受影响更大,而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新兴产业和内需型上市公司所受影响反而较小。同时有迹象显示,更多的财政投资将投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因此,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强。
可以预期的是,创业板指与沪综指的结构性分化将长期存在,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将放弃传统投资依赖症的判断。但是任何长期的走势都有可能产生短期的波动,在创业板指数与沪综指走势背离幅度过大的情况下,不排除两者的估值溢价短期出现收敛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对主板市场基于低估值而反转的判断都难以成立,投资者需要警惕周期股的低估值陷阱。在成长股涨幅远快于业绩增长的背景下,获利较多的资金可以选择去“捡便宜”,但需谨记“便宜没好货”,投资者千万不要把“便宜货”真的当成“传家宝”。当然,分红率较高的“现金牛”是个例外,值得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长期配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