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有车,打车比较少,但是出差也会打车。跟出租车司机也聊过,他们最大抱怨是份子钱太高。我不是专业研究出租车制度的学者,我也做过企业,我想从自身出发去谈谈这个话题。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出租车司机租赁车不是从政府那里直接拿到经营权,而是有一个中介的环节。中介环节就是所谓的运营公司,收大家所抱怨份子钱的公司。我对份子钱的看法是,部分应该归于司机的报酬被公司所截留。通过出租车司机所说,实际情况也是这么回事。出租车公司只要拿到牌照,再转手租给司机,理论上不需要花一分钱。从司机那拿到押金,用押金来支付购车首付款,剩下月供的钱从司机份子钱里来。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现象。部分人通过特殊的政府资源,去建立运营公司,赚取利益。我在香港打车了解到,政府直接拍卖牌照,永远归属个人,属于自己的财产。有些人把牌照卖掉收回投资,这样就提高了积极性。
现在公司不愿意降份子钱的理由是,他们的报表很难看,回报率只有零点几,没法去降低,一降低他们就认为会亏本。
按照我的理解,现在北京的出租车供应明显不足。五年前没有这么明显,以前打车很容易,现在打车得提前约,头一天晚上还要和和司机打好招呼。供应不足情况下,政府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存量,调动存量的积极性。很多司机高峰期间不愿意跑,供应就减少。可以将黑车转化为合法化,进行存量的开发。第二是增量,现有近7万辆车还能增加多少。这面临新的资源配置体制。按原有方式把新增加部分让公司经营,公司转租给司机,还会出现当前的问题。我认为,一旦发生供应短缺的时候只能增加供应,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我们也考虑到其他约束条件,比如说道路的问题,北京拥堵的情况下司机不愿意跑。增加车辆后会不会加大拥堵。但私家车增加也是刚性,出租车增加后私家车可能还会因此减少,当然政府要进行有效调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