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发改委放权,用市场融化坚冰
国家发改委终于开始放权了。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属于发改委的投资审批权有25项。媒体用了“坚冰撼动”的字眼。
这些年,虽然权力庞大有“小国务院”之称,但国家发改委一直置身于机构改革之外。更为吊诡的是,它常常还牵头机构改革。刚刚过去的
大部制改革,没有触及发改委什么事,其实一点都不意外。项目审批权是巨大权力,没有人愿意主动放权。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黄文平今年在全国两会上曾表示,有部分部门抱着权力不放,经过多轮清理,部门保留的都是最舍不得放、含金量最高的审批项目。审批项目是含金量最高的权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国家层面,一个项目获得通过,涉及的金额动辄就是数百上千亿。
核心的问题是,审批项目涉及的金额再高,和这些发改委的高官有什么关系呢?企业家任志强很多年以前,曾经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政府官员拿的薪水很少,承担的责任很大,因此是一种“劳役”。他是针对美国高官说的,但衡诸中国,似乎也适用。中国官员的表面薪水,比美国更低。在“劳役”的意义上,如果级别一定,收入不变,则权力越大,意味着“劳役”的强度越大。审查一个项目,要耗费巨大的精力,难道把这个权力分散或取消,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喝茶看报不是更好么?他们真的是“为人民服务”上瘾?或者说,我们应该换个思路:审批权所提供的巨大寻租空间,让我们的高官们误入歧途,欲罢不能?
最近落马的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就被指控利用职权为其妻、子所任董事的公司背书,试图骗取银行贷款。在落马之前,他突击核准了近50个能源项目。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在此之前他压着很多项目不批,得罪了很多人,在自己摇摇欲坠的当口,他审批通过项目以防墙倒众人推。
刘铁男之前何以“压着项目不批”?是他相对更坚持原则,还是胃口更大,一般的租金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索取?你更愿意相信哪一种?
国家发改委本身已是一个巨大的利益渊薮。不知道它应该为北京成为“首堵”之城承担多大责任。总之一到节庆日前后,外来的车辆在北京尤其多。我们平常说“跑部钱进”,如果算不上诬陷,那这个发改委该是大家最热衷于跑的部委之一吧。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有经济学家说,不改革发改委,大部制改革没有意义。这话够狠,也算一语中的。民间戏称发改委“管天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道尽发改委在这个浮华世界的大包大揽地位。
据报道,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确立了国家发改委负责核准的项目多达80余项。2007年曾就后者提出调整计划,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外公布。2008年的上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家发改委就曾提出要及时修订调整投资核准目录,但最新的目录至今还未公布。这俨然是一部暗箱作业的历史。坚冰的确难以打破。虽然在取消下放的117个项目中,涉及发改委的还不及四分之一,但它或许预示了一个开端,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经济弊端日显之际,简政放权才会被提上日程。发改委的未来命运,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决策者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韩福东时事评论员)来源华商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