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勇
如果把大商股份重组抛出的首个方案视作第一阶段,这时还只是广大投资者对方案本身的争论,那么新方案出台后的时段明显就是完全不同的第二阶段,虽然券商和机构基本都对改良版的方案给予了积极评价,但股价却是一跌再跌。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接
连几天的大量抛盘,显然不是普通投资者所为,后面应该有机构投资者的影子。联想到新方案出台前,茂业商厦意在董事会的临时提案,这或许已显露,第二阶段已成为各方为争夺控制权的一种较力。
大商股份一季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除去大商国际、大连国商及茂业商厦持有的股权外,基金、险资等机构合计持有21.07%。而大商国际作为关联方需回避表决,因此机构的态度至关重要,无疑成为双方争取支持的重中之重。
“看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机构在改良方案出炉后大幅抛售还是让人难以理解,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各方包括自己的利益,这一做法或有他图,很可能是一次高抛低吸的市场操作。”一位券商分析师如此对记者表示。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说,券商等相关操作方对新方案中增发价格的最后建议只有40多元,并没有那么高,但公司为了获得市场广泛认同最终把价格大幅上调到了53元,这其中应该有对控制权争夺的考量,以便获得更多的支持,也表达了大股东对未来业绩增长充满了信心。
上周五新方案披露后,虽然券商研报基本都是积极评价,但网上还是充斥了许多反对声音,认为资产估值过高,增发价虽然提高,仍不合理。而复盘后大幅高开的大商股份放量上冲到涨幅逾9%时,便有大量抛盘把股价打了回来,当天股价最终仅上涨4.40%。这也让许多抢盘的散户措手不及。接连几天的下跌更是让这些人牢牢的套在了里面。
“本以为会赚一笔,没想到会套里。”沈阳的一位王姓股民就表示了他的不解与疑惑。“大商在百货业还是有一套的,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沈阳的几个店都经营的有声有色,如果单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更愿意让大商国际来掌控大商股份的未来。”
对于未来,记者询问的几个投资者,多数表示不愿看到公司控制权的纷争,如果真到那一步,纷争的乱局肯定会影响到大商的经营和发展。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大商股份一旦陷入“控制权之争”,必将陷入经营混乱与人事动荡,势必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发展,受损害的是全体股东的利益。这种“多输”的局面,是谁都不愿看到的。
而对于最受争议的资产估值,有会计表示:“上海东洲是全国排名前三的专业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结果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不会因外力的影响做出不严肃的评估而损害自己的声誉。”而一位熟悉零售业的专业人士则表示,百货零售业更侧重于盈利能力和未来预期为定价原则。估值看起来高,主要是因为装入的资产盈利能力较强;二是一些新开店面刚开始赢利,账面净资产值仍然较低,还有就是许多是租赁店铺,帐面的资产较少,从表面数据来看,标的资产的评估增值率就显得较高。如果从这些资产的赢利能力来看,就好理解了。
尽管多数券商对新重组方案给予了积极评价,但受累大盘及多方面影响,大商股份的股价却依旧不断下跌,以昨日收盘价32.27元/股计算,其动态市盈率已不足十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大商控制权之争已经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最后谁能胜出,众机构的鼎力支持至关重要,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将会给出最后的答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