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在银行间市场资金预期从宽松转向紧缩之后,昨日多家经营风格激进的商业银行股价应声跌停。一方面,钱荒将导致这些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并限制其信贷扩张速度;另一方面,流动性从紧的预期也容易让市场对其账上存量资产的可靠性提出疑问。如果紧缩预期持续下去,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瘦身过程,A股市场由此而剧烈震动并不足以为奇。
从技术上说,如果央行此后的新增货币供应降至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那么经由银行向整个社会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收缩效应将非常明显。首先,由于资金从宽松转向紧缩,银行的负债端必然将承受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其次,负债端的压力将直接传导至资产端,银行必然开始减持债券、同业资产甚至贷款来回收资金;最终,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端直接对应实体经济的负债端,以往能够从银行融得资金的贷款人会发现借入资金的渠道不复存在。其结果,要么贷款人激发出内生的融资能力,也即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存活下去;要么就只能吞下资金链断裂的苦果,最坏的情况显然就是破产。
同理,如果商业银行在整个去杠杆化过程中不能小心谨慎,那么在银行间市场上发生的资金紧张事件就会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蔓延开来。最坏的结果,就是本该“火中取栗”的商业银行,最终将不得不咽下“引火烧身”的苦果。
正是考虑到市场震动之剧烈,中国央行昨日也出面安抚市场情绪。但是,央行一方面表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含蓄地指出商业银行必须“按宏观审慎要求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在市场流动性出现波动时及时调整资产结构”。
很显然,央行确实认为有部分商业银行在加杠杆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太远,必须为自身面临的资金紧张状况承担经营不审慎责任。昨日A股的走势亦证明了这一点,资产结构不同的商业银行跌幅并不一致,经营更为保守审慎的部分商业银行跌幅相对比较小。
这一格局与此前的业内生态形成了绝妙的反讽。甚至在上周,一家股份行新任高管在行内高级会议中仍然要求分支行复制其他银行在同业和资管业务上的激进经营模式。他的理由是,市场不会给经营保守之人发面包,要想重整盈利空间,充分利用宽松的货币环境,刀口舔血在所难免。
这是过往数年银行业野蛮生长路径的最新皈依者。需要提醒的是,正如所有华尔街从业人员都知道的一句名言Don"t fight the Fed(不要和联储作对),在大势行将转换之时,银行是时候该想一想怎样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事了。不幸的是,这个转变过程难言一帆风顺。
作者:罗克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